在火車上,和一對三十歲左右的夫婦聊天。聊起小孩的教育問題,妻子表示小孩貪玩,愛玩電腦打游戲比較苦惱。那么“打游戲”不好嗎?
1
其實沒有必要將電子游戲視為妖魔。
打電腦游戲,官方說法叫“電子競技”,也是一種體育競賽項目。國家體育總局于2011年將其定為第78個正式體育競賽項目。換句話說,它和110米跨欄、網球一樣都是正式的體育競賽項目。
電子游戲的魅力在于其既有趣、又有挑戰性,無意識中鍛煉了很多能力。電子游戲至于青少年兒童,就像美容護膚品之于女人,煙酒茶之于男人,保健養生品之于中老年人。每一類人群都有不具備免疫能力的東西。如此而已。
2
“打游戲”會影響孩子的將來嗎?
職業化
電子競技是國家正式承認的體育競賽項目,也就是說體育競賽從事的一切職業都可以適用。職業選手、陪練、教練、賽事組織管理者等等。
不同于那些傳統體育項目。電子競技的前端電子游戲是具備很多開發空間的。所以,一個優秀的電子競技職業選手退役后,還可以從事配合游戲的開發、體驗改進的工作。甚至,以后可能會走上動畫設計或游戲程序開發的道路。
手機、平板、電腦,只要你想,幾乎隨時都可以開始電子競技。在網紅崛起的今天,這樣一項極具魅力和便利性的項目,自然不會被遺漏。視頻網站的始祖Youtube上排名第一的網紅就是一個25歲的瑞士男青年PewDiePie,通過游戲實況直播兼賣一些零食之類,一個人年賺1200萬美元(約7600萬RMB)。
社交貨幣
在大家都在玩的時候,游戲就不只是游戲了,更是一種虛擬的貨幣——社交貨幣。它是一種談資,更是連接不同人之間的紐帶。作為一種連接方式,它有你們共同的情感和回憶。新生代成長起來以后,不會忘了那些年玩過的游戲。
3
關鍵真的在于“打游戲”嗎?
孩子通宵達旦讀書,家長是既驚喜又心疼;孩子通宵達旦打游戲,家長是有又氣又狠、還心疼。那為什么同樣通宵達旦做一件事,家長的反應差別是這么大呢?兩千多年來,儒家對國人的影響已經深入骨髓了。經商、務農、演戲、寫小說皆是三下九流;科學研究、能工精巧都是奇技淫巧。“天下惟有讀書高”。所以,讀書和其它的相比,幾乎可以不假思索地高下立判了。
今天,老師、學者依然受人尊敬;但三360行行出狀元已不再是一句政治口號。如今,只要是不違法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可觀的經濟收入,一樣是別人眼中的成功者,受人尊敬的。所以,關鍵的不是打不打游戲,而是找到孩子的興趣和天賦所在。這兩者合一的道路上,孩子容易走得更遠;而一旦出類拔萃,經濟收益和社會地位都是會有的。
最后,我跟他們夫妻倆講了一個故事。兩個同樣是有鋼琴天賦的孩子。一個是最貧困的村子普通農戶家里的,一個是一個城市中產階級家庭里的;一個在20歲進城之前沒見過鋼琴,一個從5歲就開始練習鋼琴,20歲也是各種大小獎拿得手軟;迫于生活的壓力,農村娃終其一生也沒有學過鋼琴,哪怕一次都沒有;而中產家的孩子是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
所以,小孩子還是盡可能地多見識、多經歷些不同的;這樣利于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天賦所在。家長要做的,除了盡可能多地提供增長見識和經歷的條件,就是適當地加以引導了。千萬不要自以為是的簡單粗暴地阻絕了他/她的選擇。堵,于自己和孩子的關系,于孩子的成長都不會是一件明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