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的兒子開學九年級,到了人生很關鍵的第一關——中考。
孩子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可是,學習勁頭不足,被手機嚴重捆綁。同學心急如焚,讓我幫忙跟孩子聊聊。
我知道,這將是一個漫長的旅程,需要慢慢去改變他。
第一次跟孩子交流,讓孩子的思想發生了些許變化,也能夠按照我提出的建議去努力。可是,由于無人監督,自控力不強,孩子堅持不了幾天,就會又回到過去的狀態。
同學焦慮,著急,憤怒。于是,免不了對孩子指責,批評,孩子聽了非常煩躁,索性破罐子破摔,一點也不學了。
于是,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交流。其實,孩子在我面前表現很乖巧,也能夠認同我說的話。
可對于這個習慣了自由自在的孩子來說,執行起來確實很難。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和老師,不能期待太高,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他成長,不要期待“一夜暴富”這樣的速成,那是做不到的。
昨天,又讓孩子過來跟我匯報情況。同學提前跟我說,你狠狠地教訓他一頓,說狠點,不然這小孩改不了。
我不贊同同學的話,不打算這樣做。
我告訴同學,這孩子正處于叛逆期,如果在家你教訓他,在這兒我教訓他,他找不到任何的肯定和認同,他就會覺得自己已經糟糕透頂,那就索性啥也不做了,放飛自我,破罐子破摔吧!
同學說,好吧,小孩太難養了。
我問孩子:這幾天計劃執行得怎么樣?
孩子說:不好。
問:你覺得主要什么原因導致的這種情況?
孩子說:媽媽太煩人,天天說我這不好那不好,我很煩,就不想學習了。
我說:如果讓你媽不再嘮叨你,你會做得好一些嗎?
孩子說:一定會。
于是,當著孩子的面,我跟同學說:你要相信孩子會安排好自己的學習生活,你不用擔心,你只要做好他的后勤工作就行了。在他的學習上,你不要再指指點點。
同學說,好,我改變。
于是,達成協議,孩子自己安排學習時間他媽媽負責后勤工作,還有自己的工作,各司其職。
同學反饋,昨天下午背書了,做了一張試卷。我說,抓住機會,好好表揚一下他的進步,其他的不要多說。
但愿,孩子一點點變得更好!
教育孩子的三大黃金法則:
法則一:把孩子當人,尊重孩子的感受
法則二:不要太在乎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法則三:做六十分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