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到過一段話,非常受觸動,是超模裴蓓說的:
『對一件事有興趣一點兒也不稀罕,幾乎每個人都有幾件自己感興趣的事兒。但興趣能說明什么呢?如果找不到內在的熱情和長久的持續力來支撐,很多興趣往往在短期嘗試后就放下了。當興趣和自身的核心價值觀,和穩定的內在驅動力高度契合時,你才會一直走下去。才會走得越來越深,越來越高。別把興趣當成借口,它不能代替實實在在的努力和鉆研。』
從上面的話中可以捕捉到幾個關鍵詞:興趣,熱情,核心價值觀和穩定的內在驅動力。興趣是起點,熱情是催化劑,核心價值觀是行為準則,這幾個完美融合,可以形成穩定的內在驅動力,這才是成功的源動力。
那我們先從興趣來談起,興趣是促使我們在某一領域成功的驅動力。做九數解讀時,對方問到自己最適合做什么工作時,我們通常都會問對方:你的興趣是什么?你真的了解你的興趣嗎?
最近聽了一堂微課——尋找你的職業興趣地圖,里面提到了興趣的三個分類:感官興趣,自覺興趣和志趣,深受啟發,分享者Linda姐是從業11年的資深HR。后來我上百度搜索,無意中發現了古典老師的一篇文章《如何養大一個興趣:興趣金字塔》,以下是摘錄這篇文章的部分內容:
『興趣分為三個級別:直觀興趣(又稱感官興趣),自覺興趣與潛在興趣(志趣)。
一、感官興趣
直觀(感官)興趣很好理解,就是通過直觀的感官刺激產生的興趣——冰激凌甜、火鍋辣、衣服好看、名車拉風、志玲火辣、劉燁很帥,基本都屬于這個類型的興趣,這是我們最原始的興趣。
我們的感官興趣是好奇、多變而不穩定。所以當你在吃完烤魚的路上,會突然對冰激凌感興趣,你被一件衣服吸引進商店,又馬上對旁邊的披肩感起了興趣。在這個層面上,我們和追逐毛球的小貓沒有什么不同,一旦那個球不在了,我們就轉過頭去,追逐路邊的一只老鼠。外界的刺激決定著感官興趣的長度和強度,這是我們最動物的一面。
也正是因為這樣,感官興趣讓我們當時很爽,卻又無法讓我們集中在任何一個事物上,形成能力。正如你刷完一天微博,或者大吃一頓自助餐后感覺到的那樣——沒有什么留下印象。
二、自覺興趣:樂趣
幸好作為高級動物,我們發展出更高一級的興趣——在情緒參與下,把興趣從感官推向了思維,也由此產生了更加持久的興趣——自覺興趣。
自覺興趣是認知行為參與的興趣。我們能覺出一首歌好聽。但如果能明白歌詞背后的故事與背景,知道歌者的經歷與自我詮釋,我們會對歌曲產生新的興趣,這就是自覺興趣。
自覺興趣比感官興趣更高級,第一個理由是思維的加入,這讓我們的興趣可以更加持久并定向在一個領域,從而在腦子里面形成回路,產生能力。而能力又反過來讓我們能體會和學習更多。
“能力—興趣”的循環,讓我們慢慢精通某項能力,打開世界。興趣推動學習,學習帶來了行動,在行動中發展出能力,能力又發展出更大的興趣。
自覺興趣更高級的第二個理由是,它能使我們不再依賴外界刺激,可以自己把控。
當我們把興趣的源頭從外求轉為內尋,我們就有了一個讓自己變得有趣的內在泉源,自得其樂的人最無敵。
三、潛在興趣:志趣
這就是人類最高興趣等級:潛在興趣,也稱為志趣。志趣的秘密不僅在于有感官和認知能力,還加入了更深一層的內在發動機——志向與價值觀。
持續投入的樂趣帶來知識和能力,而這些能力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樂趣。知識越來越多,能力越來越強,能夠做的事情越來越多。一個人越是強大,誘惑也就越多,那么到底哪一個樂趣能夠真正成為永不能滿足的樂趣,帶領我們穿越無常的一生?
答案就是:符合你志向與價值觀結合的那個。』
看到這里,可以清晰的知道,你的興趣到底是感官興趣,自覺興趣還是志趣呢?這三個興趣是可以升級的,從感官興趣,到自覺興趣,再到志趣,方法就是學習打造。只有當你的興趣是符合你志向和價值觀結合的志趣時,這個興趣才能成為你成功的持久驅動力。
所以,如果你的興趣僅僅停留在感官興趣,那要通過學習讓它們成為自覺興趣,并進一步發展為志趣。
找到了你的興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到熱情。中國古代大思想家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發現你的天賦》一書中說:"如果你熱愛某種東西,你一定會窮極一切將它做到最好。熱情是一種能量,它來源于一個人的內部動機,如果你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那你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身體狀態會發生一些變化,首先是精力充沛,其次特別容易沉浸在做的事情里面。就算身體上特別累,但心里還是特別愉悅。而且,在你喜歡的事情上,你可能比你想的更有天分。"
并且當你追求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時,機會就會意想不到地降臨,另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我曾聽到過一句非常經典的話:野心不能成就你的事業,但熱情可以,在這一點上,熱情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即使你做著自己稱之為志趣,并且為之熱愛的事,你也同樣會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會每份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能讓你感覺舒服,那是不是一旦碰到這些不舒服就退縮,放棄了呢?如果那樣的話,豈不是一輩子都一事無成?
其實,不管是你感興趣的還是你熱愛的工作,途中都會碰到一些困難和挑戰。
就像打游戲通關一樣,你從低級到高級,越到最后,難度越大,冥思苦想之后終于突破關卡,那種暢快淋漓的感覺,很多人都深有體會:既體驗了過程中的樂趣,又享受到了突破關卡之后的快感,同時也是對我自我能力的一種肯定。
對工作也是如此,即便是你最喜歡的工作,你也會碰到一個一個臺階,你必須做的就是去突破這一個一個的"坎",當你跨越這些障礙和困難時,你的能力才會有一種質的飛躍和提升,并且跨過短暫的困難之后,越深入越有趣,滋生源源不斷的動力。
就像我最開始學完九數回來,滿腔熱情,可是在準備和同學對練以及整個學習過程中又碰到很多困難,挑戰,于是產生拖延,懈怠的情緒,但是經過時間的積累,沉淀,慢慢就突破這些障礙,不僅越學越深入,掌握了很多的核心內容,而且越學越有趣。
這也是前文所提到的,興趣推動學習,學習又帶來行動,在行動中又發展出能力,如此便開啟了一個正向循環。
秋愷老師在《照亮幸福的坦途》一書中寫到:興趣若能跟天賦才華完全匹配,那是最幸福的事了,這個"興趣"即是志趣,所以,找到你的興趣,并與熱情相結合,再匹配你的天賦才華,這不僅是最幸福的事,也是你成功的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