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下午,“溫州瑞安家長持刀殺害小學生案”的被告林建廈被執行了死刑。
2018年9月19日的下午,被告人林建廈的女兒與此案的被害者發生了矛盾,林建廈要求對方道歉未果,這位護女心切的父親竟然在21日下午攜帶刀具,在女兒學校的廁所里將這個9歲的男孩殘忍的殺害了。
現在,這個偏激的父親已經為自己極端的行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可是,面對兩個受到重創的家庭,我真的不知道該喜還是該憂。
孩子之間的矛盾怎會發展到如此無法挽回的地步?這位父親用如此不理智的行為讓女兒失去了父親,讓另一個家庭痛失愛子,這樣的父愛真的太可怕了。
愛不是踐踏生命的借口
案件發生后,網上傳出消息說男孩經常欺負這個女孩。在消息還未得到任何證實的情況下,已經有網友開始聲援這個父親的行為,竟然還在某些論壇上給予他“好父親”的美譽。甚至有網友說:“為了自己的女兒,也會這樣做。”
網友的戾氣讓我震驚,這件事情真的到了非殺人不可的地步了嗎?只因這愿意以命相抵的“偉大的父愛”,我們就可以罔顧律法,隨意剝奪一個9歲孩子的生命嗎?
我相信有些孩子在學校的確會受到別的孩子欺負,甚至會受到更嚴重的霸凌,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聲援女孩父親的網友,也可能是學校霸凌的受害者。我堅決反對校園霸凌,可是當孩子遭到霸凌,我們可以告知學校,可以訴諸法律,可以求助媒體,有很多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是以愛之名,為愛行兇。
如果這個父親真的如此深愛自己的女兒,他可曾想過,自己的行為讓女兒如何在自己的同學中自處?失去父親,讓同學倒在血泊之中的女兒,如何擺脫這個將糾纏她一生的陰影?比起那個欺負女兒的男孩,誰才是傷害女兒最深的人?
無論父母對孩子的愛有多深,也不能三觀不正,否則,父母的愛會變成一把刺傷孩子的利刃。
楊麗娟這個名字可能有的人并不陌生。她16歲開始喜歡上劉德華,從此一心想嫁給自己的偶像,是個瘋狂的粉絲。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的父親竟然變賣家產,甚至曾想過賣腎來支持女兒追星。這樣失去理智的父愛讓女兒越陷越深,不但要求和偶像見面合影,還要求和偶像獨處。被拒絕后,她的父親跳海自殺,留下12頁遺書,企圖用自己的生命逼迫劉德華就范。
在女兒失去理智的時候,這個父親不但沒有及時的規勸疏導自己女兒,還用自己的生命支持女兒的瘋狂行為,這樣不計后果的父愛真的偉大嗎?
小時候聽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媽媽很愛自己的孩子,要什么都給他,有一天這個孩子想要媽媽的心,媽媽也毫不猶豫的給他了。孩子高興的手舞足蹈,結果摔了一跤,心掉在地上摔得粉碎。可是媽媽顧不上自己碎了一地的心,卻關切的問孩子:“摔疼了嗎?”
給我講故事的人是想告訴我母愛非常偉大,可以犧牲一切滿足孩子的要求。可如今聽來,卻像一個恐怖故事。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非常珍貴的,再偉大的的愛都不能用生命來換,也不能以愛之名隨意踐踏別人的生命,否則這樣的愛只能讓人心生恐懼。
愛不是隨心所欲
我們的生活中并不常見這種過激的父母,但是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強加自己的意愿到孩子身上的父母卻比比皆是。
2008年豆瓣上成立了一個名為“父母皆禍害”的討論組,這個名字聽上去離經叛道的小組,卻迅速壯大到擁有12萬成員的討論組,大多數的成員都在原生家庭中受到過傷害。那些“以愛之名”的父母,更是給孩子帶來傷害的同時,還給孩子套上道德枷鎖,讓孩子無法反抗。
講述了三個面臨高考的家庭的電視劇《小歡喜》里喬英子的媽媽嘴里說著愛女兒、為女兒好,卻強迫女兒吃不喜歡的東西,隨意更改女兒的高考志愿,無視女兒對天文的熱愛,打碎了女兒用了好久才拼好的星球大戰的樂高模型。她隨心所欲的控制著女兒的一切,最終把自己口中最愛的那個女兒逼入絕境。
因為《我家那小子》大火的朱雨辰的媽媽,全方位無死角,幾十年如一日的伺候著已年入不惑的朱雨辰的生活。不讓兒子參與任何家務,干涉孩子的每一段感情,要求兒子找一個能夠接自己的班,繼續伺候兒子的媳婦。她看不到兒子內心的孤獨和寂寞,卻自豪的炫耀自己為兒子作出的犧牲。
這樣自嗨式的母愛,感動了自己,卻傷害了孩子。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
“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愛一個人是需要心里裝著那個人的,需要看見他的需求,聽見他心里的聲音,父母愛子女也應如此。
無論是喬英子的媽媽還是朱雨辰的媽媽,都以為只要有愛,就可以隨心所欲,對孩子的需求視而不見。孩子想要蘋果,卻拼命的往孩子的手里塞榴蓮,看不見孩子的手已經傷痕累累,而且孩子一旦反抗,就被貼上“不知感恩”的罪名。這樣的愛不過是包裝精美的利刃罷了。
你真的愛孩子嗎?還是為自己的不負責任找借口
咨詢師袁榮親認為:
“真愛是尊重孩子獨立的愛,真愛的父母懂得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滿足他不同的成長需求。”
這樣的愛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需要父母花費很多的時間和心血,還需要父母在適當的時候放手,給孩子成長的自由。這樣的愛,大多數父母很難做到。于是他們找到了一個表達愛的捷徑,就是忽略孩子的需求,只把自己認為對的和好的東西塞到孩子手里就好了。可是這樣的愛,不過是父母不負責任的借口而已。
“父母之愛子女,則為之計深遠。”
真正的父母之愛是要幫助孩子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擁有自由的精神,獨立的意志,而不是成為父母的附庸,宣泄不滿的借口,或者繼承自己意志的木偶。
去年大火的電視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里明蘭的奶奶盛老太太雖然不是明蘭的父母,卻是最好的父母的典范。
她是勇毅侯府的大家閨秀,為人深明大義,是非分明。她在明蘭失去了母親、被嫡母陷害的時候收養了明蘭,給了明蘭全部的寵愛。她把自己所有的人生智慧,持家識人的本事悉數教給了明蘭,并且請最好的教養嬤嬤教導明蘭。
她寵愛明蘭但是并不縱容她。教養嬤嬤因為她們姐妹不和,爭寵打斗,懲罰了明蘭和她的姐姐。盛老太太雖然心疼不已,卻沒有出手阻攔。明蘭心思深沉,瞞著奶奶,策劃搬倒了嫡母林小娘,為自己的母親報仇。盛老太太知道后第一次動手打了明蘭,氣明蘭瞞著自己鋌而走險,為了報仇致自己的危險于不顧。
她希望明蘭能陪伴身側,卻放手讓明蘭追求自己的幸福。明蘭出嫁的一幕真是看哭了很多人,盛老太太抓著明蘭的手,一向端莊持重的她第一次泣不成聲。但是她還是狠心的擺擺手,讓明蘭離開,因為她知道明蘭嫁了個靠得住的人,也有能力開始自己的生活了。
因為盛老太太的悉心栽培,明蘭雖然失去母親,也沒得到過父親的愛,卻完全繼承了奶奶的剛毅、聰慧、有遠見,協助丈夫奪回了家產,小小的年紀把諾大的家業打理的井井有條,也收獲了自己的幸福。
媽媽以前總和我說:“哪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不管是小貓小狗,生了孩子自然就會疼愛了。”很多人都以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沒有對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愛一個人也是需要學習的,不管是愛你的孩子還是愛人。父母嘴里說愛,卻只是肆意發泄自己的情緒,強加自己的意愿。這樣不理智的愛,不過是女巫手中的毒蘋果,表面光鮮,里面卻滿是毒藥。
就像“父母皆禍害”小組的創建宣言里說的那樣:
“反對不是目的,而是一種積極手段,為的是個人向社會化進一步發展,達到自身素質的完善。我們不是不盡孝道,我們只想生活得更好。在孝敬的前提下,抵御腐朽、無知、無理取鬧父母的束縛和戕害。”
批判不是目的,而是為了讓父母們看清什么才是真正的愛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用一生為父母們不理智的行為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