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8年高考,還有不到三周的時間。
其實,高考對我來說,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回想起那些曾經的日子,感到熟悉又陌生,耳邊仿佛回蕩著充滿汗?jié)n的考前宣誓。
黑板的左側,用鮮艷的粉筆寫著高考倒計時,作為文科生的我,做不完的文綜卷子,背不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粗糙的草稿紙上畫著墨西哥灣暖流和西風漂流,嘴里一邊嚼著面包,一邊碎碎念著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依然記得那句: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現在想想,所謂的披星戴月心無旁騖,真的只有在那段時間才能夠輕易做到。
高中三年,是我最不愿提及也最難忘記的一段記憶,它就像是一根豎立在青春皮膚上的刺,不能折疊,不能隱匿,只能任其生長。
其實,我們在回首高考時,更多的是,懷念那種心里有明確方向的踏實和堅定。
你有多久,沒有像準備高考一樣去努力做好一件事情了?
拼盡全力去愛一個愛了很久的人,哪怕得不到,也不愿放手?
不懼冷眼與嘲笑,努力撕掉標簽,想要用行動向他人證明,更是給自己一個交代?
一邊茍且生存一邊賺錢養(yǎng)夢,不想成為庸碌無趣的年輕人?
在深夜的練舞房一個人壓腿,為了節(jié)目效果躲在衣柜里錄電臺,戴著耳機坐在樓梯上背誦考研單詞,在三十多度的熱天穿著正裝擠兩個小時的地鐵去面試,為了心愛的人紋身,凌晨五點跑步減肥,每晚學習打卡。
我們像不曾失敗過一樣,勇往無前;我們像不曾被辜負一樣,冰釋前嫌。
為了那些所謂的不甘心,勇敢地,笨拙地,孤獨地堅持著。
你會不會在某一刻,覺得自己的生活再也不會變好了,什么也做不好,但又不甘心放棄,懂得的道理很多,卻依然過得很痛苦。
你會不會在某一刻,覺得整個心像石頭一樣,不想被打擾,不想愛任何人,不想說話,覺得自己枯燥的生活像過期的鳳梨罐頭。
你會不會在某一刻,覺得全世界都在欺騙你,付出得不到回到,抑郁到快要瘋掉了,父母不理解,朋友不信任,戀人不在身邊。
就好像:人間不值得。
每當我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抱著電腦看老電影,把薯片咬得咔嗞咔嗞響,大口大口喝下最喜歡的凍檸茶,等天色一點點暗下來。
我不會任由壞情緒像潮水一樣淹沒自己,不會數著日歷讓自己的夢想像過期食物一樣變質發(fā)霉,然后被扔掉,更不會像祥林嫂那般孤獨地抱怨。
因為我堅信,生活不過是一個色厲內荏的怪物,它一定也會餓會困會潰不成軍。
在這個流行喪文化的時代,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極其容易陷入一種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huán)。
急于表達,神經衰弱,敏感,孤獨,情不自禁抱怨,容易放棄,不愿意將就卻又做不到完美,經常失眠,間接性抑郁,喜歡為難自己,精致的利己主義,喜歡獨來獨往,很難堅持,渴望被愛。
其實,縱使我們不夠完美,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一事無成。
我曾在文章里寫道:
我們都是第一次做自己,不可能做到盡善盡美,好在我們有無數次復盤的機會,去重新開始,去無限接近那個更好的自己。有缺失,才會有執(zhí)著,不磊落,不快樂,不美不活。
學會尊重自己的真實情緒,大膽示愛,勇敢拒絕,直面回應,及時反饋,忘掉那些過錯和不被原諒的往事,學會表達,不再沉默,你要明白:忍耐不是美德,生氣才是。
正如《比海更深》里所說: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真正成熟的大人。
所以,還是勇敢做自己吧,哪怕是假裝,也要學會勇敢,雖然這并不容易,但很舒服,生活,不就是為了過得快樂嘛。
以前,遇到解不開的心結,會第一時間想到求助父母,后來,我沒有時時向父母匯報自己在做些什么,那些小事,對他們來說或許都是些沒什么大不了的矯情。
單純覺得,有時候,年輕人的事,父母不用懂太多,就像大人的事,孩子不必瞎操心,一樣的道理。
寫到這里,突然有一點想家,往年的這個時候,家里花圃的白芍藥都全然盛放了,香軟的花瓣上凝結著細密的水珠,折射出晶瑩的光。
可能在這樣一個時段,越來越難發(fā)現身邊的美,處于困頓和生長的邊界,與其說是掙脫,不如說是和解,與往事和解,與那個追求完美卻并不完美的自己,握手言和。
不得不勇敢的堅持,熠熠生輝的倔強,日漸荒蕪的記憶,以及守口如瓶的溫柔,都會在時間的洪流里,帶來美好的回報,付梓成書,傳唱為歌,留不住山河,倒也圈住了那顆渴望流浪的心。
我不是一個勇敢的人,但我的底色是期待。城南的花都開了,一切都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