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昨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感覺挺有必要寫下來的。
昨天上午坐在辦公室,我提筆正在批作業。班里的一群孩子沖進我的辦公室,一個帶頭的孩子急沖沖地告訴我,丁老師,誰誰誰把一只青蛙用石塊砸死了。
當孩子告訴我這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我說我知道,讓孩子散去,可能就錯過了一個可能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我覺得應該借助這個機會給孩子做一些示范。
當時由于下課時段,時間緊急,我腦海中一閃,確定了一個粗粗的方案。
-02-
聽了孩子的報告之后,我將思路稍作整理。
先是安撫了在辦公室情緒稍顯激動的孩子們,再是馬上放下手中的筆。讓這些孩子帶我去現場。等到我到現場的時候。孩子們已經基本散去。
現場十分狼藉,種種跡象表明,一只可能幾分鐘還活蹦亂跳的小青蛙被亂石砸死了。邊上的石板上,還有斑駁血跡。
很快在教室找到了2名肇事者。這兩個肇事者自知理虧,低下頭眼睛不敢看我。我支開其他孩子,單獨與這兩孩子談談。
-03-
我是特別憤怒,沒有說一句話,用帶著生氣的眼神看著他們。孩子小,有好奇心,但是好奇心不應該帶有殘忍。此時此刻我必須用一種方式表達我的憤怒,讓孩子知道這件事情已經做得太過分了。
有的時候,發生了這樣事情,我們總是對孩子說,你看因為你的好奇心,把一只小青蛙砸死了,下次不要這樣了。
這樣輕松的口吻,孩子根本不會當這樣一件事情是一件事情。
當然純粹的生氣,也是沒有用的。
-04-
緊接著,我將這兩個孩子再次帶到現場,當然我們已經帶了掃把與畚斗。到了現場,我讓孩子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到這幅場景,心里有什么感受。到了現場,指責與評價沒有用。要讓孩子描述,并且說出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
通過描述與感受才有可能把這樣事情與孩子聯系起來。深刻認識到眼前的是自己所為。
對于感受,我還問了孩子平時自己生病時的感受,自己受傷時的感受。孩子說很痛,很難受。那你們想想現在小青蛙的感受。小青蛙在被你們用石頭砸的時候的感受。
孩子們說肯定很痛,小青蛙也逃不了,肯定很絕望。對于已經做出了傷害的事情,有必要讓孩子學會共情。
當然只是共情,也是沒有用的,更加應該關注問題解決。
在現場,我問孩子,看到這樣的場景,怎么辦。孩子們看著帶來的勞動工具,明白要做什么。一個孩子將青蛙裝到畚斗里,另一個孩子把一些小石塊放回了原處。
接著,我又問,怎么辦?
一個孩子說把青蛙倒入垃圾桶。還有一個孩子說我們把青蛙埋了。
我問,哪一種好。
兩個孩子都覺得把青蛙埋了。
-05-
于是,我們出發,去尋找小青蛙的“墓地”。繞著教學樓,最后我們選定一個圓形花壇的邊上為小青蛙的安葬之所。
找到墓地,開始挖洞。沒有工具,孩子們找來一塊小木板,拿來鏟土。也找到一塊長型的石頭,用來鑿洞。
洞挖好之后,孩子們輕輕把小青蛙放到洞里。然后用泥土將洞填好。
安葬完小青蛙之后,我們總沒有說話。我就問了一句,孩子們,你們覺得小青蛙是在這里快樂,還是在草地上蹦來蹦去快樂。
孩子告訴我,在草地上快樂,草地上可以跳來跳去,可以吃蟲子,但是在這里,小青蛙永遠只是在這里……
-06-
下午的班隊課。
孩子們已經坐好,幾乎全部的孩子屏住了呼吸。
我拿起班級的話筒。
我沒有點到兩個孩子到底做了什么。也沒有再做過多的批評。
拿著話筒,我許久沒有說話,孩子們也一直看著我。
我放下話筒,轉過身,打開電腦,電腦上出現一只可愛的小青蛙。我示意孩子背誦《小青蛙》這篇課文。孩子們背得特別認真。
背誦停止之后,我再次看著孩子們。我看到了有幾個孩子的眼睛里閃著淚光。
我拋下這一節課僅有的一個提問:我們應該怎么對待我們身邊的小動物。
下課之后,我在走廊碰到一個小女孩,孩子迎上來,手中拿著一個可愛的小玩偶,問我,丁老師,你能告訴我,小青蛙埋在哪里呢,我想把這個小玩具放在小青蛙那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