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歌奕鳴
說起民國時期的“渣男”,許多人第一印象往往會想到大才子徐志摩。不過比起今天要說的這位人物比起來,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看到這里大家可能就會很好奇了,誰會比徐志摩更渣呢?這個人也是個大才子,而且名氣絕不亞于徐志摩。早年,他以其才情橫溢、大氣磅礴的詩篇震撼文壇,被稱為“最能代表五四狂飆精神”的詩人。建國后,他卻寫下了一大批風骨盡失、不堪入目的詩文。他是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郭沫若,著名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首任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
郭沫若一生有三任妻子,另外還有幾個情人,可以說是風流一生。他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張瓊華。他和張瓊華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結婚當天進了洞房后,郭沫若才第一次看到了張瓊華。當他揭開張瓊華頭上的蓋頭時,他對自己妻子的所有幻想全部破碎了。
眼前的張瓊華長相五大三粗,鼻孔朝天。更令郭沫若難以接受的是,張瓊華還裹了一雙三寸金蓮。郭沫若在極度失望中,返身走出了洞房。張瓊華從入門的第一天起,就開始受到了郭沫若的冷落。
婚后第五天,郭沫若便坐船回學校去了。后來他在暑假期間曾回到家中,但每晚都睡在廂房的長凳上,絕不和張瓊華同房。1914年,22歲的郭沫若遠赴日本留學。不久之后認識了日本名門小姐佐藤富子,兩人很快墜入愛河,并于1916年在日本結婚。為此佐藤富子還和父母徹底鬧翻,斷絕了關系,郭沫若為她取名“郭安娜”。婚后兩人共生育了五個子女。
后來郭沫若返回國內,積極推廣新文化運動。1926年7月,郭沫若投筆從戎,隨國民革命軍北伐,歷任北伐軍總政治部宣傳科長,副主任。在北伐期間,郭沫若認識了時任漢口婦女部部長的大美女黃慕蘭,并對她傾心不已。兩人一度傳出了不少曖昧的桃色新聞,郭沫若還在自己的長篇小說《騎士》中,將黃慕蘭化身為女主人公金佩秋。
1927年,郭沫若參加了“南昌起義”,并在途中結識了“革命伴侶”彭漪蘭。起義失敗后,兩人在上海內山書店中度過了一段短暫的“蜜月”。1928年2月,郭沫若因受到當局通緝,拋下了彭漪蘭,逃回日本的家里。
1934年,郭沫若在日本認識了《大公報》駐東京特派記者于立忱。于立忱長得亭亭玉立,白白嫩嫩,兩道柳眉、配著滿口貝齒,說起話來有條有理,一見面就給人親切可愛的印象,這不禁讓郭沫若為之心動。而郭沫若在當時已是個很有名氣的大才子,加上他浪漫詩人的氣質,很快就讓于立忱對他癡情不已。由于兩人之間的頻繁往來,還讓郭沫若的日本妻子郭安娜深感不安。
1937年初,于立忱回到上海不久之后就自縊身亡了。于立忱在自殺前留下了十七字的遺書:“如此國家,如此社會,如此自身,無能為力矣。”
1937年抗戰爆發后,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郭安娜斷以及自己在日本的子女都斷絕了聯系。不久之后,郭沫若又結識了比自己小24歲的女演員于立群,而她就是郭沫若上一任女友于立忱的妹妹。
1938年,郭沫若跟于立群開始同居。1939年初,兩人補辦了婚禮。于立群成為了郭沫若第三任妻子。
和很多人不同的是,郭沫若一生沒有和任何一位妻子離過婚,也就是說,他同時有三位妻子。第一任妻子張瓊華一直生活在郭沫若的老家,一輩子勤勤懇懇侍奉郭沫若的父母,但郭沫若最看不上眼的人就是她。張瓊華一生沒有子女,她孤身一人直至終老。
家鄉的親戚朋友圍著已經功成名就衣錦還鄉的郭沫若噓寒問暖時,張瓊華只能像個陌生人一樣,站在人群的背后,默默注視著這個自己生命中唯一的一個男人,和他年輕漂亮的老婆。
張瓊華把自己的臥室,即當年與郭沫若的洞房打掃得干干凈凈,讓給郭沫若和于立群居住,買雞買魚盡心相待。這個一直生活在農村的小腳女人,沉默得像一塊石頭。
郭沫若為她寫了兩首詩,短跋中特地寫上“書付瓊華”四個字。
郭沫若當著新婚妻子的面打趣說:“你如果往后沒有錢用,可以拿它去賣幾個大洋。”
張瓊華的回答是:“就是餓死了,我也不會賣它。”
郭沫若在父親的喪事中,寫下一篇《家祭文》,喪事辦完后,郭沫若離開了樂山,從此再也沒有回去過。張瓊華把這篇長達七八千字的《家祭文》背得滾瓜爛熟,常常淚水盈眶。
1980年,張瓊華在孤寂中辭世,享年90歲,無兒無女。
這就是一個農村女人的一輩子,68年忠貞不渝的愛情、婚姻。
張瓊華明媒正娶嫁給郭沫若的68年里,只見過郭沫若三次面:1912年結婚見面一次,1939年回家奔喪見過一次,1963年去北京見過一次。
第二任妻子郭安娜在1948年的時候才從別人那里得到了郭沫若的消息,于是她攜兒帶女從日本趕到中國尋夫。好不容易才找到了郭沫若,結果郭沫若卻對她避之不及。郭安娜在萬分痛苦中帶著兒女回到日本。新中國成立后,郭安娜再次來到中國,加入了中國國籍,并在大連定居。
第三任妻子于立群陪郭沫若走完了后半生。1978年郭沫若去世。1979年2月,于立群從郭沫若生前留下的一些資料上才得知原來郭沫若早年和自己的姐姐于立忱曾有過多年的戀情,姐姐的自殺也很可能是因為郭沫若。巨大的精神打擊頓時把這位年過六旬的老人徹底壓垮了。1979年2月25日,于立群在北京故居自縊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