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朋友家玩,她家里的玩具那是真叫多啊,孩子才四歲,僅僅玩具車就有一百來個。感嘆之余我很奇怪,這么多玩具又怎么玩的過來呢?相比之下,我覺得涂涂的玩法,會更經(jīng)濟而且十分有意義。
涂涂玩游戲經(jīng)常會參與想象,第一次玩此類游戲,是一次在公園,看到地上有好多樹枝,我突發(fā)奇想,說給涂涂“煮面條”吃。撿起樹枝并折斷,作面條和筷子,就地摘下幾片葉子,作鍋和碗,置于旁邊的石凳上。然后將面條(樹枝)放在鍋(樹葉)上煮,煮好盛到碗(樹葉)上,并佯裝添佐料狀后盛給涂涂吃,沒想到,涂涂竟是十分的開心,有模有樣地把所有面條(樹枝)全部吃完(扔草叢中)。而且她不止一次地說還餓,要求再煮面條給她吃,如此往復愿意玩上好幾次。
這次的經(jīng)歷,似乎給了我們兩個人同樣的啟發(fā),以后經(jīng)常很有默契地玩類似的游戲,并樂此不疲。
在家的時候,涂涂會要求我和她一起“去買菜”,她會學著在超市買菜的情形,說出想要買的菜,然后作取袋子狀將菜裝入袋中,并拿去給阿姨過秤,最后去收銀臺付錢。買好回來的路上還會模擬過斑馬線等紅燈時的景象。
看到陽臺上很多的衣架,涂涂也會想起“賣衣服”的游戲。當然,道具也就只是幾個衣架,我們會模擬買賣衣服的過程,不斷地試衣(放在身上比劃下),直到款式、大小滿意后成交。她付錢的動作,即是她作從口袋中掏出來的樣子,而且會記得找零,如果沒有口袋,會想象作有口袋。
你們可能想象不到,不滿2周歲的涂涂會在大庭廣眾下,一個人模擬在快餐店點餐的樣子。她會先拿盤子,然后去點餐,告訴我她要點魚、百葉、菠菜和排骨湯后到收銀臺付錢,然后把食物搬到另一個地方蹲下,啊嗚啊嗚的作吃飯狀。中途可能會突然起身,說忘記拿勺子喝湯了,又呼哧呼哧跑到剛剛的地方拿勺子,或者會突然說忘記拿餐巾紙了又回去拿餐巾紙的。她玩這樣的游戲,只需要一塊空地,其他一件道具都沒有。但是她可以樂此不疲,來回奔走,且不說其他,即便只是鍛煉腿腳也是好的。
有時候在外玩的正盡興時,涂涂會來一句“媽媽,我們吃飯吧”?第一次我是以為她真的餓了,于是提議回家吃飯,沒想到她指著一旁的椅子回答說“就在這里吃吧”。然后又如你所想的,她會有模有樣地啊嗚啊嗚地吃起來,當然也會邀我一起的。
說實話,涂涂有這樣的想象力,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她可以自己想出類似這樣的玩法,當然和她有此類諸如在外吃飯、超市購物等經(jīng)歷是分不開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們應(yīng)該把對孩子想象力的培養(yǎng)放在教育的首位,而不該是一味地給孩子輸入知灌輸識。學習知識本不該是目的,而只是培養(yǎng)孩子各種能力和素質(zhì)的手段。而想象力,使人們生活的更加有趣,更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