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20170219,上海日場。
多年前與一席結緣,在這個舞臺見過各種有意思的人、做著有意思的事。
開場前,視頻快閃過一席的2016年,一席去過的城市多了,講者們的片段很“一席”:各行各業,各種觀點,各樣風格的表達……多元,開放,新鮮。我看到一席的贊助商Logo下,標了“人文 科技 白日夢”。
今天的講者好玩。
“水越設計”介紹了她們的酵母計劃。約10人的設計團隊,集合社區在地人群的力量,在生活場景里改良視覺環境。比如:減弱店家招牌,令建筑能夠顯露出來;將菜場的老鋪,清潔并重新設計后令其煥然新生,而一間鋪子的裝扮能夠帶動其它鋪子共改良,從而令整個市場宜人起來;也有個項目,是將孩子們帶入菜市場,每個攤位的阿伯阿嬤,猶如專家回答孩子們各式各樣的問題,孩子收獲了知識,攤主有了成就感。……將設計的力量,融合進我們身邊的事情,令我們的生活環境發生美麗的變化!
鄔建安先生,則給我們帶來傳統文化中“妖”“魔”“鬼”“怪”的故事。原來,它們是4類不同物種。而結合鄔先生熱愛的皮影戲,他展示了來自民間的皮影圖像……件件妖嬈神秘且有張力……
他對我們文化里的、或者其它文化的神鬼故事隨手拈來,對道佛體系及其微妙關系也很多研究和觀點,實在是個奇人。
后來看到他的作品,才明白原來鄔先生是位藝術家。從傳統皮影而來的靈感,在他的藝術家精神世界里,幻化出繪畫的,皮雕的,剪紙拼貼的,和裝置的作品……古老的傳統,完全生出了新的生命和故事!
郭玉潔,一位寫作者。來自蒼茫沙漠中的小小綠洲。然而幼時的閱讀,帶給她與現實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她將它們存進了心里。長大后,離開家的那個小城,留在大城市,寫了多年城市中成功人士的故事之后,她開始寫城市里的普通人,因他們的故事同樣感人。再后來,她開始寫她的家鄉,小城,和家人的故事。朋友們驚異于她在寫字這件事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而她感覺,當她寫下某個人的故事,就如同”在想象的城市點亮某盞燈“,這盞燈,對于看到的人,自有它的意義。而,為那些可能看到這燈的人們寫下于他們有意義的故事,是郭玉潔持續書寫的意義。
她的語言樸素,語調平和,但是表達里的誠摯很動人。她對于書寫所表達的意義,正戳中了我的心。
鄭嘉勵先生,似乎最年長、卻是最有活力的一位。他做考古田野調查。隨口說話,就是一串段子,但又自有思考。
看著他,就覺得書齋和田野的不同。田野里走來的,虎虎有生氣,講話有力量,還能將事情說得很有趣。雖然,他的普通話真的有一點點聽不很懂。
瓶形宇宙,DreamBottle,年輕人們在世界和中國各地,用自己的創意和行動力,做起了很多公益事情。他們,讓“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有意思”。真是很棒的年輕人們!他們的舉動,會令我開始想,我能在生活中做些什么,令世界變美好?!
飛螞蟻,專營收舊衣物。90后創始人,有韌勁,將公益組織快遞公司避之不及的事情,堅持做了下來。
希望飛螞蟻的舊衣物循環利用的圖景能早日實現!我家的舊衣物,以后就交給“飛螞蟻”了。
一席的聚會,若在我的城市,我總會轉發,希望朋友們不會錯過;若我的時間允許,我也總會前去。因為,這里的人和故事,洋溢著單純的、理想的、開始做起來、并且還被喜歡了的氣息。這個氣息,能夠給我們的日常,帶來清新的風,和很多力量。
愿一席越來越好,期待在這里聽到更多人的故事。
或者,我也開始書寫我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