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朋友的公司里有個所謂的“讀書人”,平日里大家都很敬重他,畢竟在當今中國社會尤其是朋友所在的理財公司所有人都悶頭于苦心經營,拼命賺錢,反而是這位精神追求者顯得獨樹一幟,傲然獨立。
據說他什么書都看,而且什么話題還都能聊上幾句,你若和他仔細討論,他便也能從腦海中搜尋出書里的觀點與你辯駁一番,直到你繳械投降方肯罷休。
他也不謙虛,古今中外的大事小情隨他指點江山,評頭論足,開始時大家覺得觀點新穎、頗為驚嘆,但聽長了似乎也琢磨出了規律,用朋友的話說,一方面依舊堅持“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原則,有著特有的清高和傲氣,同時也似乎隱隱地悲憤于自己的“郁郁不得志”,淪落到和一幫腦海中只有錢財的人為伍,不甘心空奈何。
前一陣因為《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再次火起來的董卿在他眼里不過是電視臺里背稿的機器,沒有什么真才實學;公司里新來的實習生笑著聊到自己上學時最愛三毛,家里至今還收藏有她的海報,他笑話人家膚淺,該回去讀讀曹雪芹和魯迅;同事的孩子放假來公司寫作業,他跑過去教育:這個社會已經壞掉了,明明讀書才最高貴,但像叔叔一樣堂堂研究生畢業卻還是要俯首在眼前的銅臭味濃重的理財公司聽命于一眾專科生,你說說讀書是有用還是無用?
二年級的孩子懵懵懂懂不明所以,媽媽一聽炸了毛,讀書人卻振振有詞:你才讀了幾本書?你會教育孩子嗎?這位同事聽到這句話怒極反笑,她說你讀了那么多書,真的感覺到榮耀嗎?還是因此更加自卑,憤恨自己現在的生活?!別來影響我孩子的讀書觀,我讓她好好學習不是求她可以任意踩在別人頭上指手畫腳。
一開始鬧哄哄的辦公室忽然很安靜,讀書人臉色憋得通紅,扔下一句“你管得著嗎?!你懂什么?小人之心!”就匆匆出門了,直到下午也沒再出現。后來同事們議論,不知道他是讀書讀傻了,還是心有不甘意難平,總想顯示自己的出眾又似乎生怕別人說他如今不過爾爾。
朋友轉述完認真地問我,讀書在我們生活中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2
與這位“讀書人”相反的,鄰家的小妹花花乖巧可愛,大專畢業卻總是顯得怯懦自卑,畢業之后家里托關系將她送入一所研究院性質的單位,打交道的除了一眾關系戶大媽就是博士生、研究生,她在單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在婚戀市場上也是如此,大概因為工作、家庭不錯,介紹給她的對象學歷也都不低,有一些頗有品味,但花花總是心里打鼓,她上學時本就羨慕才華出眾的同學,沒想到到了婚戀大事時,反而束住了自己的心思和手腳,難掩失落。
她的解決方式倒是簡單直接:開始搜羅名家著作埋頭苦讀,有時不免和我討論起來,我頗覺有趣問她怎么突然愛上讀書了,曾經的小瞌睡蟲說變就變讓人驚詫。
她振振有詞,弗朗西斯·培根說知識就是力量,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說人話。
她低下頭有點不好意思,想多讀點書,和周圍的人或者相親對象多點共同語言,而且我看人家的文章都說了,女孩子多讀書看起來更加漂亮可愛有氣質。
話是沒錯,讀書本身也是好事,可我總覺得哪里怪怪的,心里說不上的堵塞。果然不出半年,花花沮喪的向我抱怨,姐,你說讀書真的有用嗎?我認認真真看了不少,也沒覺得自己靈魂升華,產生深刻思想了呀。
這時,我又想起之前朋友問我的話,讀書在我們生活中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3
首先,如今越來越多的人依舊認可和肯定讀書的價值而拒絕“讀書無用論”。我們經常拿中國的社會讀書環境和德國、日本這些國家比較,是因為從媒體到民眾大家都清楚地意識到了我們在世界范疇內和別人讀書、文化乃至教育方面的差距。
但同時是不是只要一股腦的讀書就顯得出眾和特別呢?我想,讓小孩子揠苗助長、但求甚解去硬啃晦澀難懂的古書古文不如在成長中言傳身教、慢慢滲透使他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而作為成人如果只把泛泛閱覽各類雜志、鸚鵡學舌復制觀點當成炫耀也實在貽笑大方。
當今中國社會通過讀書來實現階級提升的通道愈加狹窄,但欣慰的是這種方式反而以非官方教育的身份逐漸得到更多的重視。然而讀書真正的意義難道不是盡情地沉浸在書本中汲取養分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視角嗎?它本應是一個先輸入消化繼而根據自身經驗閱歷的不同分化理解最后逐步輸出的過程,輸出成你的視野、你看問題的角度、你的修養風度和行為模式,而不僅僅是一種姿態。
我們鄙視的是什么呢?鄙視在地鐵上看書的人,在微信上曬書單的人,甚至開始鄙視和讀書相關聯賺錢的人,認為這是虛偽的姿態,卻沒有人知曉和在乎這些在他們眼里惺惺作態的人或許切實達到了獲取書籍價值或者幫助別人獲取價值的根本目的,我們解讀到的姿態不過是人家無意間的姿勢。
我們還憐憫、甚至嘲笑那些看起來讀書多多、成績優異,卻沒有獲取相應經濟回報和社會地位的人,心里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自己玩著手機看著電腦卻回頭怒吼自己的孩子:還不快去讀書學習!如此氛圍下,可能孩子的心中也會困惑吧,讀書的意義何在?
我們崇拜和贊揚的大多數是稍微讀過幾本閑書的、一知半解但勝在口若懸河的“讀書人”,他們其實也最尷尬,比起真學者相形見絀,偶爾掂量自己的墨水也是心知肚明自怨自艾,最可怕的是這種人往往最挑剔,傳播著自以為是的價值觀,向上頂禮膜拜或者不識泰山,向下又看低眾人,似乎誰也比不上他學識淵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4
讀書難道不應該作為一種常態存在嗎?學問多的人得到敬重,愿意分享的人相互推敲,看到別人讀書既不惡意揣測因為大家都在做的事已經沒有必要炫耀,也不卑躬屈膝源于大家心中都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教育孩子不是再苦大仇深地說,只有讀書才有出路,而是讀書學習依舊是你想在日后獲取成功和更多權利自由的絕佳方式,除此之外即使最終沒有得到,你也不必再把它當作達到人生巔峰的唯一道路和救命稻草。它應該使你能夠更加冷靜自持的看待失敗和現實,然后根據每個人的理解和心志,有人奮起直追東山再起,有人悠然自得平淡過活。
所以最可怕的并不是蔑視讀書的人,也不是完全不讀書的人,而是和朋友公司里的“讀書人”一樣,自詡書讀百篇卻依舊過不好自己想要的人生。他舍不得放下身段,又沒有資格得到更好,就一直糾纏在“讀書使我與眾不同”和“讀書其實百無一用”的自我折磨中。或者還有我可憐的花花,一心艷羨讀書人自己卻抱有太過實際的目的去閱讀,過程是美好的,但一旦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就會質疑讀書的效用和意義。
在經歷了讀書無用的熱潮后,我們又開始盲目的鼓吹讀書萬能,似乎讀書能使男孩子變得更帥更富有,能使女孩子漂亮有氣質,從某種意義上講,有這種可能,而事實上,它不過是一個階梯和某種方式而已。我們甚至把讀書做分類,似乎讀古文比近現代文學更高級,詩歌比小說更有格調,可誰來告訴我們,古今中外那么多的文豪、詩人乃至哲學家,究竟該如何排名?
我希望有一天,因為讀書和教育的普及和常態化,有更多的人有能力分辨真正的名作大家,也不再驚奇和誤解生活中真正安享閱讀的人。當我們意識到讀書的價值和意義并付諸到每個人的行動里時,或許就會發現,讀書這種行為,其實也沒什么了不起:不是為了豐富心靈,不是為了提升氣質,不一定深化思想,不見得擴展視野,只是在潛移默化中給你的人生施加著可能和影響。
讀書,最好不要抱著急功近利的目的,想變得漂亮去健身美容,想穿得優雅去找尋合適的服飾,想賺大錢就拼命工作抓住機會,想嫁得心儀去逐步塑造自己。讀書,就只是讀書而已,它帶給你的好處只是可能,因為畢竟每個人的投入理解不同、認知角度不同,遇事處事的機遇和方法也不同。讀書不比數錢,每分每角盡在掌握。相反,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教會你看不同的世界、體味不同的人生、品讀不同的思想。
愿有一天,我們都能崇尚讀書,而不再把它當做工具和手段;愿有一天,我們都能安享閱讀時光,而非汲汲營營把讀書作為奢侈和崇拜;愿有一天,讀書猶如吃飯睡眠,已不值一提不必再為其振臂高呼;愿有一天,我們還有古人飲酒對詩的情趣,每人心中皆有點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