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請個同學起來回答一下。”
明明20歲的人了,連單獨外出旅游都能夠輕松搞定。可每次聽到這句話,還是會心里一緊,條件反射地把頭一低,脖子一縮,恨不得整個人都貼到桌面上,只剩眼珠子暗中鎖定老師的位置,并隨時小幅度地挪動身體,確保前排同學成功擋住老師的視線。
簡直慫包一個。
不過據我所知,我并不是唯一一個害怕被老師點的人,問問身邊的朋友,大家多多少少都對此有點心理陰影。
我一個室友坦言,她做過最多的噩夢就是被物理老師點到黑板上去解題,受力分析圖怎么樣都畫不好,畫了又擦,擦了又畫,最后把一根粉筆都用完了,還是覺得不對。她急得快哭了,回頭一看,發現全班同學都盯著她,仿佛在等著她出丑,那種孤立無援的絕望,分分鐘把她嚇醒過來。
我安慰她說,那畢竟是夢,現實情況往往是大家都在絞盡腦汁地埋頭苦干,很少會有人在意你是不是真的答對了。
她嘆了口氣:即便如此,身處那種環境就是不由自主地倍感壓力。異常安靜的空氣本身就在逼迫著我發聲,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所有人都在等著我,可我給出的答案一點說服力也沒有,很無力。
“不會”這件事本身就很讓人煩惱的了,更雪上加霜的是,遇到一些變態的老師。
比如我初中一個老師,長得神似容嬤嬤,永遠板著臉,哪怕你答對了,她也不拿正眼瞧你,只是不耐煩地點點頭,擺擺手示意你坐下。如果聽到你答錯了,她先也不說話,然后突然用尖銳的聲音打破沉默:你能不能長點心!這種問題我講過多少遍了你自己說!全班大氣都不敢出一聲,等到她扶正了鏡框,平復了情緒,教室才恢復了悉悉窣窣的動靜。
又比如我們上學期的毛概老師,為了防止我們偷懶不思考,第一堂課就下了禁令:不允許說“不知道”三個字,如果真的要說,就要像劉胡蘭被敵人審問時那樣,拿出寧死不屈的氣勢。
可每次等被點的同學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后, 他也不評價,只是帶著詭異的笑把那個回答重復一遍,接著又點下一個人,直到得到他滿意的答案了,才繼續接著自己的話往下講,弄得大家莫名其妙。
不過好在,每次遇到威脅的時候,前后左右的人都會同仇敵愾,組成應援小分隊。
或者是小聲地提醒我該選哪一個選項
或者是用手指著書上的某一段某一行
或者是直接把寫滿過程的草稿本遞過來
或者是拿紅筆給我圈出題干中的關鍵詞
多少次都是靠著他們才化險為夷啊。
想想以前上小學時真的不是這個樣子的,每次老師提問話音剛落,大家就一窩蜂地舉手,有的甚至還舉兩只手,有的恨不得把手臂伸到天上去。那個時候,從來都沒有考慮過出錯會有什么后果,有的同學還故意追求語出驚人的效果,每次發言都必定讓人捧腹大笑,這樣的人反而很受歡迎。
也不知道是因為升學的壓力限制了我們在課堂上天馬行空地發揮,還是問題難度的加大導致我們時刻都繃緊了神經,亦或是年齡的增長讓我們越來越在乎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我們再也不會把回答問題當成是一件好玩兒的事情了。
老天保佑,可千萬別點到我!
誰知道這一次會不會點到我呢?
只希望在下個問題來臨時,我能有足夠的底氣,而身邊還坐著那么一群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