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公主沒有宮號,一般被稱為某某內親王。這些內親王,因本身身份高貴,一般是選擇王室內部通婚。而做過伊勢神宮祭主(齋宮)的公主,那更高不可攀。與臣下結緣簡直癡人說夢。
但平安朝偏偏有人這么做了。
第一個是當子內親王。結局甚是悲慘,這位公主驚恐于父皇震怒,在母后勸說下出家,兩年便去世,死時僅有二十三歲。而男方藤原道雅,被剝去從三位官職,成為有名無權的左京大夫,雙重打擊之下,他行為荒誕無常,潦倒地過了一生。
我猜想這位殿下結局如此悲慘,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她父母都在自身難保——母親藤原娍子雖是皇后,冊封禮迫于藤原道長之威勢,居然只有三個人參加。而父親三條天皇自己呢,更是雙目失明,兢兢度日。人家藤原道長正愁沒理由逼迫他退位呢,這正好掀翻風月案。
不愛紅塵誤,偏得命茍延。如此凄涼之語,難以想見是一個治天之君所言。三條天皇對于女兒的姻緣,便是有心,也只能做無力吧。
第二個是式子內親王,對方是著名的藤原定家,也就是編纂《小倉百人一首》那位。日本還有能樂《定家葛》,正是講二人之故事。
能樂開頭講一位僧人在時雨亭遇見式子內親王的鬼魂,鬼魂抱怨說自己生時身為齋宮,與定家私通而結下罪孽,導致二人皆無法超生。不止如此,怨恨的定家化作葛藤纏繞在了她的墳墓,讓她只覺痛苦不堪。
要按一般能樂套路,那就是僧人絮絮叨叨地說教,超度,完事。然而這劇最神奇的地方是,被超度完了的式子內親王居然以一舞拜謝僧人,然后又回墳墓找藤原定家去了!
我要是那位僧人,內心一定是崩潰的——
你開頭那一堆的廢話,說自己又是罪孽深重又是不可饒恕的,搞半天您二位就是把我當工具人,為了你倆一蓮托生,天上人間唄!
式子內親王一輩子很孤獨,估計是母家不夠有權勢,終究也沒有門院的封號和地產,有機會成為像八條女院、建春門院這種可以左右朝政的人物。
但她用她擅長的和歌,讓她的府邸成為了天下人的核心。就連寫出《源氏物語》紫式部也說道:
“內親王的和歌并不見得有多么出彩,只是身處荒涼之齋院,有風花雪月之情境,自然能詠出美妙的句子?!?/p>
聽著是奚落,但紫式部這女人刻薄的對象大都名動天下,比如和泉式部(她說人家輕?。?,清少納言(她說人家自以為是)??梢韵胍?,這位內親王的和歌,以及她開辦的歌會,是多么受到當時公卿的追捧。
至于這二人,相愛而且活著的時候結局都不錯。我猜是因為當時正值平安朝末世,后白河法皇被一幫武士搞得焦頭爛額,沒什么心思管這種破事,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被稱作“不倫不類”的游藝皇子,說不定會說一句有趣呢?
但從式子內親王自己的處境來看,身處末法時代,連父皇都不能隨心所欲,她能有多大的自由呢?按慣例嫁給王室那是不要想的,當時是平氏當權,兩代皇后都出自平家。
便也只能孤獨地,在荒涼之地,詠誦哀婉的詩句了。
正如《小倉百人一首歌之戀》所言:我有的,只有和歌了。
人生在世,遺憾悲哀之事甚多。然而能在某個領域里安放心靈,便是人生的無上幸福。式子內親王是聰慧的人,所以她安穩而從容地度過了,這到處是不得已的人生。
風來寒意近,岸野泛銀霜。曠水停孤鶩,新冰徹夜涼。
是多么凄婉而優雅的句子。
至于最后一位,我忘了是從哪里看到的,印象特別深刻。
話說從前呢,都是讓東國的武士進宮做警衛。有一個晚上,風很大??词伢艋鸬奈涫靠粗桌锏钠?,嘆道:
“懷想我的家鄉啊,那里風中的葫蘆瓢,吹向東又吹向西?!?/p>
不巧被某個內親王聽見了。這內親王就把他叫來問:
“你說的什么?”
武士嚇一跳,然而還是描述了家鄉的景色。內親王說:
“你帶我去看!”
武士驚呆了,但他想了想,覺得這是命中注定的姻緣,于是——
他就背著內親王跑了!一夜之間跑了七座橋七個岸,速度快到路人連影子都沒看到,只說“一個很香的東西飛過去了。”
聽說當時女子穿的十二單唐衣有50公斤重。我看到這里時,覺得他不僅有勇氣,還真的身體好。
那后來宮里也沒辦法了,只能說讓內親王嫁到東國去。自此那里的人以有王室血脈為傲。
而且!再也不叫東國武士來宮里值勤了。
我覺得這個故事要是能發生,肯定是鐮倉幕府時代了。那會王家已經式微到無以復加,內親王嫁了也就嫁了;而所謂東國的武士無非平氏源氏,這幫人刀頭舔血,說不準還真有這個膽子。
不過看了這么多悲劇,總算有了一個好結局。顯然,一個好結局,需要天時地利,以及足夠的決心和本事。
如果不幸沒有這些條件,那也沒有關系。還記得式子內親王說的什么嗎——
我還有和歌,有和歌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