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賞我自己,首先,我必須認罪,早上自己心情不好,看到女兒抖霍霍地不想去上學,不由惡氣膽邊生,把她痛斥一頓……孩子蔫蔫地走了,我體會到了無力感、負罪感,以及歉疚。回想自己,越級跳頻,期待值過高,立刻反省,決定扭轉下午見老師的局面,要把事情引向好的一面……
感賞下午會見順利,讓老師對孩子改觀……
感賞孩子,在爸爸車上就開始問我情況,生怕老師對她不好,我開始打迂回牌,并且將老師的話進行正向改編。
回到家,先表揚她獲得進步,雖然成績仍不理想,但絕對有提升空間。然后和她排提升空間,哪里可以提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而不是一句總結,我努力了還是不行。是不是真的“真努力”,我把答案交給她自己思考。
繼續詳細描述老師的談話,略去緊迫的負面部分,提出老師的希望,給她希望,告訴她有希望,我和老師都有希望。編了個要和老師實時監督的匯報工作,她既感到壓力也感到配得感。
表達我一定支持她,每時每刻陪伴她的信心。同時對早上的不理智道歉,定了一個月考跳一跳可以夠到的目標。
在重重鋪墊下,她同意交出手機,在門廳作業。我和爸爸非常安靜,給她支持。這樣的情況下,提前一小時完成作業,效率奇高,我同時幫忙搞好錯題,也講解了兩題。然后她歡樂地抱著手機玩了十分鐘,哼歌洗澡。
此刻孩子和我之間的關系是一種愉悅在流動。阻力自然消失。
以下交流沒有讓孩子看到,目的是建立老師的好印象,老師是結果導向型思維,表達出立刻改變合作的后續,有助于老師對孩子的改觀。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