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的所有事情的難易,在你躬身去做之前,你都是不知道的。之所以你覺得它易或難,不過是那些曾經做過或是口口相傳的人那里了解到的。而且結論十有八九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容易。
2.別人家的孩子。家長不生產屁,只是別人家孩子屁的搬運工。于是我們發揚著比學趕幫超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不停的放屁和吃屁過程中成長起來。
——《別人口中的容易,之于你都是放屁》
3.就好像我喜歡一個人,又很難向別人解釋清那完美契合,絲絲入肉的感覺。你說我愛的人不好,我當然要第一時間反擊,但因為太愛,卻又語無倫次。
——《你所愛的美人魚,本該如此》
4.六爺不懂,這世道,老祖宗的東西,該不該是一回事,留不留是另一回事。
5.馮小剛嘴里吐出這倆字,太有味道。那是把煙草嚼嘴里的酸澀味。所謂的地痞流氓小混混,也不過是會打架的小老百姓罷了。穿的人模狗樣的,罵他千言萬語到嘴邊就只能吐出倆字-------壞人。
——《不言仗義,起碼講究》
6.看來我們所謂“曾討厭的模樣”,才是那個人無完人的、真實的自己。我們所希望長成的自己,不過是不諳世事時塑造出來的人世間不曾存在的美麗泡影罷了。
7.明明是從前的定義有問題,卻來怪罪自己生長的樣子。
8.現在想來,或許就是這樣,我們天真的以為,自己曾討厭的樣子是那么的罪不可赦,然而實際上他們可能只是比現在的你更優秀的模樣罷了,如那串你夠不到的葡萄,并不是真正的酸。當有一天你成長了,站在足夠高的位置,摘下那串葡萄享用時,又何必強行腦補這串葡萄是酸的呢?
9.曾經年少懵懂的我們,也未必是真的討厭如今有女人味的美麗優雅的自己。他們不過是面對未知的世界,那片茂密的玫瑰叢,怕扎到刺,不敢伸手去觸摸罷了。
10.然而終有一天,我們勇敢的站在玫瑰叢里,香氣縈繞,分外美麗,陶醉之余,又有什么必要糾結自己曾害怕的玫瑰的刺呢?
11.孩子的理想不過是個七彩的泡泡,迎著太陽,顏色是變個不停的。需要不斷地實踐,才會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與興趣所在。
12.不過是在追夢的路上,我們不斷地探索,了解未知的自己,然后長成了那個自己并不是真正討厭,只是不熟悉的人。
——《我們只是長成了,自己不熟悉的樣子》
13.相比于拿著手法與作用的公式套文章解題,我更傾向于接受先學會審美,感受美。也許應試教育必然存在些許無奈吧,慶幸我是沒有被條條框框的大尺子夾到心死的人。
——《從火燒云到呼蘭河傳》
14.我在我的筆記本上,演算紙上,練習冊上寫滿了一段又一段話。我嘗試著寫小說,寫劇本,并不為給誰看。他們就像我的一個個孩子,哄我開心。我在空間上寫滿了說說,在別人眼里莫名其妙的句子在我眼中卻五光十色。
15.幾天前,我一條一條地刪著三四年前的說說。有的人總是能對自己的過去下狠手,一口氣清空所有的動態,像是換了宗教信仰的僧人,將曾經寫下的經文付之一炬。
16.那些放在空間里的東西,幾乎都是沒人看的,可能會有朋友點個贊就滑過。但我無所謂,那時的寫,只是為了記錄心中的靈感。如果沒有及時地記錄下來,它便有如跑了氣的葡萄酒一般,再也沒有了那種氤氳芬芳,寫下來味同嚼蠟,徒增沮喪。
17.所以,那些你所熱愛的東西,可能不比碼農賺錢,也不容易當飯吃。但是,它是你絕望時黑暗中的火光,是你飽食終日時的消食片。
——《那些你熱愛的東西,或許是支撐你好好生活的最大理由》
18.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墒怯钟卸嗌俨粻幨怯胁恍乙鸬哪??他們爭過,然后不敢爭,不能爭,最后變成了不想爭。一些人往往只會用粗魯和愚蠢地用魯迅的這兩句話,卻不曾記得什么是悲劇。魯迅說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毀滅給別人看。
19.人們總是覺得“冰雪”和“聰明”是并列的,而非一種因果或遞進。
——《愿你在看臉的世界不曾絕望》
20.樓越建越高,馬路越修越長,扭秧歌的隊伍卻一天天變短,誰也不知道,他們還會扭多久。
我懷念那鑼鼓的聲音,思念那花花綠綠的手絹和開開合合的花扇。
我已懂得什么叫“踩著腳下的鼓點”,卻再也無法和著節奏扭腰。
我知道,這種逝去,每時每刻都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上演著。
21.看電影漸漸取代了看戲,普通話漸漸多于了方言,鋼琴漸漸擠走了古箏。
是啊,文化沒有錯,它,只是老了。
我們每天說著同樣的普通話,吃著相似的快餐,住著形狀相近的樓房。
秧歌,京劇,滬劇,婺劇,黃梅戲,統統略過。
我們跳著步調一致的廣場舞。
——《廣場舞大媽把秧歌隊奶奶趕跑了》
22.直到有一天我們也有了孩子,遺傳了同樣的直家長癌。早已忘記當年,自己的安全感是怎樣被偷走的。
末了,直家長癌們,求你們口下留情,救救孩子們,救救孩子們那消失殆盡安全感。
——《被家長偷走的安全感》
23.她的羽毛有些凌亂,碎玻璃片鑲嵌在身上,上午的陽光照過來,一閃一閃的。
——《鳥兒》
24.不過既然會計師們用賬本報答我,政商女子袒露胸口迎接我,還有那么多人擁護我,吹捧我,信奉我……
大家都叫我“規則”,既然我這么受歡迎,我是不是真的就是規則??!
我也一直幻想著真成了規則了呢!
——《規則》
25.成長,原來這么的順理成章。它不快不慢,不會隨著你的希望快快長大或者期待返老還童而改變,它只會像樹的年輪,像將綻的花,不緊不慢,悄無聲息,難以覺察的變化,然后在不經意間,你發現,一切都變了,似乎已經變了很久。
26.幾年后再看自己曾經的動態,冷笑自己的矯情,幼稚和自我,然后一條一條刪除。會也突然間熱淚盈眶,因為每一段路都不是白走的,都是必須經歷的,難以忘懷的,回不去的美麗青春。
——《成長本如此,順理成章》
27.一路上走馬觀花,怕也早已忘了初衷。星辰大海在我眼里是靜謐,美好而又壯闊的,是用來欣賞,而不是征服的。
——《可我的征途并不是星辰大海啊》
28.我再也不能用六百字寫出《我的媽媽是超人》的作文,就像媽媽再也做不了所向披靡的超人一樣了。媽媽老了。
29.但是,家有一母,如有一寶。有母親在的日子,就是節日啊。
——《媽媽,明天也過母親節吧》
30.生命本身即是尋找的過程,重要的不是思考,而是邊走邊看,如果實在找不到方向,閉著眼睛胡走一通也好。反正最終找到了什么,其實并沒那么重要——無論眼前的茍且,抑或詩和遠方。
31.我們是那么厭倦眼前的茍且,那樣憧憬著詩和遠方,卻繾綣著不愿做時間的朋友。
——《所謂眼前的茍且,也是遠方和詩啊》
32.我們最終還是挨到了終點。到了校門口,天已基本黑透了。師傅執意要拉我進到宿舍樓下,那一刻感動的想以后只做他的車,盡管最后還是一張鈔票,兩聲謝謝,各奔東西,天涯路人。
33.如果我們開始關注了角落里盛開的薔薇,發現其實她很美,那么為什么不也試著關注一下角落的角落,那一簇簇叢生的灰突突的狗尿苔呢?
34.也許狗尿苔永遠不會長成美麗的蘑菇,也不會變成可食用的香菇不能吃又不招人待見,在角落的角落里吸收狗尿的養分??赡怯衷鯓幽兀谀硞€夜里,他為一只過路的螞蟻遮過雨。
——《腳夫》
35.他們蜷縮在班級的角落可有可無,更可悲的——這個他們,終也不會成為我們。
——《班級的角落,那些人是否可有可無》
36.只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相比于刺耳的嗩吶,人們更愿意聽西洋管樂;相比于《百鳥朝鳳》這樣的文藝片,人們更愿意為炫目的特效和天馬行空的情節買單。
我看到了焦三爺的一絲竊笑。
——《百鳥朝鳳中缺失的味道》
37.原來我們如此重視的六一,它已然不該叫兒童節了。它甚至不再是個節日,只是一場消費者的淺娛樂和一部分人懷舊的引子。
38.可是排著長長的隊,汗從臉上,從脖子上流淌下來沁濕衣服,就是最幸福的時刻啊。
39.我只怕,如今人人都過六一,十年后,回憶起今天,沒有微笑。
當然,也沒有含著淚,而是嚎啕大哭。
——《如果人人都過六一,就沒有兒童節了》
40.所以,求人辦事,麻煩動動腦子,看看關系,注意語氣,畢竟誰也不欠誰的。別我發個朋友圈,你還要還在下面評論什么我怎么不回你消息云云。我那不是不尊重你啊親,是根本就懶得搭理你好么?
畢竟,我們不是患難與共、兩肋插刀的兄弟,也不是平起平坐、互利互惠的合作伙伴,甚至連經常聊聊天互相點個贊的朋友都不是,我們不過是彼此“灰名單”上的一員,你怎么就能把“舉手之勞”說得如此輕描淡寫呢?
41.人與人交往的最基本原則,換位思考,將心比心。發消息多走走心,而不是去像偵探一樣看這哥們是不是故意不回你消息,還在樂此不疲。
——《我不過是拉“灰”你罷了》
42.于是乎所有的這些傳統節日,在那些朝九晚五的地鐵族眼里,在那些在外打拼的打工族心中,都簡化成兩個字——放假。
43.麻木了,就回頭看看。曾經你為了一個節日期待過,興奮過,欣喜若狂過。找找那種令人激動的感覺吧。
——《端午節再忙,也買個粽子吃吧》
44.如果您是一位老師,請您做一個孩子情緒的引導者,而不是校園暴力的締造者。
45.老師可能是鋪路人,也可能是攔路虎。走過這段路,喝下這碗酒。前方沒有老師家長的日子,還得靠自己的雙腳,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老師,請您下手輕一點吧》
46.今天填志愿,不想多少什么,也希望你們不要說話,去認真聽聽自己的聲音。
那些給建議的長輩們,也別再說什么我的建議,只是個建議,你就聽我的吧,不然肯定后悔。
后悔就后悔,也請你高抬貴嘴。
——《你做選擇,真的傾聽自己的聲音了么?》
47.真正對性的了解,是建立在科學之上,坦誠而又嚴謹。它是你認真學習后的筆記,而非偷偷扔進床底的紙巾。
48.在你有處女情結之前,你更要有的,是王小紅李小花的情結,即對女朋友一顆真心。
——《你做了那么多次愛,卻不知道什么叫做愛》
49.撕逼的最后,發現只剩下兩類人,一類是一線“憤戰”的傻子,一類是幕后觀戰的投機者。
——《你有空去撕逼,倒不如好好提升自己》
50.在一排排貨架選購的時候,不要只被五光十色的禮物晃瞎了眼,不要被寫滿數字的標簽蒙住了眼。是時候抬起頭,看看你走心的禮物,送沒送到認你這顆心的人的手里。
別傻了,你才沒有選錯禮物。你選錯的,是收你禮物的那個ta啊。
——《別傻了,你才沒選錯禮物》
51.想到這些,忽然覺得心抽搐了一下,眼前的字也模糊了起來。身旁仿佛又出現了很多人,那是當年竊讀時的場景。
——《終于可以大大方方地讀書了,我卻好懷念那些竊讀的日子》
52.那一刻我還沒有意識到,我辜負了她多少的真心,也不曾想未來的三年會發生什么。我只是隱約記得,雪后的陽光從云中穿射出來,而我的心里的雪才剛剛飄起。
53.吻是我性啟蒙的開始,也是她情愫的終結。
我接吻只是好奇和萌動。而對于她,在嘴唇觸碰的剎那,她意識到她也并沒有真的那么喜歡我。
有這樣一句話我記憶猶新——女孩或許無法掌控自己的下半身屬于誰,但是她能控制自己的吻,給那個最愛的人。
那是個不愉快的吻。然而濕潤的嘴唇是無辜的,問題在干涸的心上。
一邊是本沒有走心的我,一邊是沒那么愛的她。
我們分手了。
54.青春年少的感情,有著太多的說不清道不明。
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被原諒,只因我們還年輕。當我們再度翻開這些往事,都能有說有笑。雖然當初它們看起來那么漫長,灑下了數不清的汗水和淚水。
未必非要出國,也未必非得墮胎。我們沒有偶像劇里那么轟轟烈烈的青春,但一條條短信,一件件瑣事,卻足以刻骨銘心。
我不會忘記,青春旖旎,那個曾倒追過我的你。
——《那個倒追我的女孩,是我青春里最美的回憶》
55.或許生活本該如此平常,像是長行的列車重復著它的軌跡,只不過你加了那么一點小小的期待,添了那么一絲小小情趣,到頭來,落得一丟丟小小失望。
56.我們常常用“黎明前的黑暗”給自己加油鼓氣,現在看來似乎很有道理。沒有了光源,你可以看到天空黑得發藍,像是用白光手電對著藍黑墨水的一側照,在另一側看。黎明前的黑暗,是沉睡著的希望。
57.生命里的小確喪無處不在,而小確幸卻總是來得突然。這或許來源于人本身的期望,也可能是欲望永遠沒有盡頭。
58.“正式”,一提到這個詞,很多人往往就失了興致。毀掉一首歌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設為自己的手機鬧鈴,毀掉一個興趣最好的辦法就是把它變成職業。
59.人們發明了機器提高生產力的同時,也創造了新的死法加速一些人的離開。
——《我眼中的狗肉城》
60.然而最滑稽的是,我們這一代人,在不知道什么是長征的幼齡,學了太多的長征故事。連誰打誰都不知道,你叫我拿什么去感動。
61.戰爭終究是殺人的,更何況是一場國人打國人的戰爭,沒有勝者。
所以說,長不長征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破繭抽絲以后,留下來的智慧,堅毅與勇敢,這些閃爍著人性光輝的一系列品質,它們本身就已光輝耀人,無須粉飾,便可代代相傳。
——《作為九五后,我所理解的長征精神》
62.小確迷,似乎這樣就好理解了——我們知道我們哪里糊涂,但是我們也不想把它想通了。
——《繼“小確喪”之后,我們未來該何去何從?》
63.失眠的痛苦來自于求而不得,而且這種反饋來得太快,以至于我們輕易地就會感受到這種痛苦。
64.求而不得是痛苦的。但是有些“不得“”要很久才會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經歷很多,部分痛苦也會隨之消弭。這是人生的常態。
65.失眠、神經衰弱或者厭食癥者,他們的痛苦是相似的,不但求而不得,而且是求并馬上知曉不得。我好困卻睡不著,我好餓卻吃不下,仿佛看到靈魂的湯匙從高處落下,你伸手卻夠不到,它摔落在地上,發出清脆而又無助的叮鈴鈴的聲響。
66.當我們找到痛苦的根源,本身就比盲目地痛苦著好了一大截。對于薛定諤的藥,我們作為冥冥之中的觀察者,我們只能接受造物的安排,但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其他的事。比如“不求”,暫時地不求睡著,暗示自己我就是想和三十四萬人一起醒著,暗示自己我的精力充沛幾天不睡覺一樣可以把工作做得很好。失眠的結果未必可以扭轉,但是心里的痛苦可以減少。
——《薛定諤的藥》
67.由極度的悔迸發出的悔恨波動,難以想象,難以描述,唯獨切身體會。即便切身體會,不同人也只是相似而不能盡然相同。就好像電磁波的傳遞,電生磁磁生電,然而不同的電磁波卻還有不同的頻率。
——《情緒小記》
68.人們需要相信些什么,因為太多東西需要解釋,太多苦難需要支持。高高的雕像被建造,無論是基督耶穌,彌勒佛還是其他,如果不能用來填補人們心中的空缺,解釋生活中的疑慮,立在那里變毫無意義。
69.當我們試圖用科學證明科學是對的而非填補內心虛無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被信仰拋棄,而選擇了現世的報答。
70.信仰源于相信,這話不假,但會誤導很多人。信仰更多的時候是一瞬間的事,而不是一個信任的累積??赡苁窃谀菢右粋€電閃雷鳴的夜里,你看到了天使,所以皈依基督;也可能是在對泉眼溪流的觀察中獲得了頓悟,所以雙手合十。
——《我們從未真正信仰科學》
71.文藝感無疑是一種審美體驗,很多時候源于一種生活的出離——在生活過程中的突然卡頓,像極了高潮爆發前的瞬間沉默。
——《烏云逼出閃電,然后有迫人心弦的美》
72.不知道是什么時候開始,“不談吃”漸漸成為了一種政治正確。年輕一輩聊衣服,聊包包,聊化妝品,聊寶馬,聊掙錢,聊創業,聊電影,聊八卦……唯獨到了吃這,她們齊刷刷的點著外賣,而且最為可怕的是,點什么從來不是因為想吃什么決定的,而是看金主的砸錢能力——有滿十五減九的,就不吃滿十五減五的,有能湊單一起點優惠的,就絕對不會自己單點——哪怕是自己有更想吃的東西。
73.小時候,喝完橘子汽水,坐在院子里的花壇上曬太陽,靜待胃里泛起波瀾。氣體上升,那清新的嗝響,仿佛宣示著擁有了整個幸福的世界。而如今,在麥當勞的快餐店,我們左手刷著手機,右手在可樂和漢堡之間飛快自如地轉換著,拿起,放下,再拿起,再放下……然而到了晚上,卻想不起來中午吃的漢堡究竟是雞腿的還是牛排的。
74.吃過,你就會發現,這世界不復雜——盛夏白瓷梅子湯,碎冰碰壁叮當響,湯在胃里,你在心上。
——《那些欲求不滿的人呵,都可以這樣被滿足?!?/p>
75.哲學家,一個被完全擠出公共話語的人,究竟在這個時代是不是真正重要的存在?
雖然人們常說“生活中處處有哲學”,但這似乎成為哲學一個更大的玩笑——在實用主義的影響下,哲學淪為了人們的實用工具,以所謂的道理方式存在著,充滿了前見與偏頗。
實用主義的背后,是求真精神的匱乏。
——《十三邀:誰在盛世衰落,誰又在唱挽歌?!?/p>
76.每一件事都幻化成一幅畫面,每一幅畫面都會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77.如今我哪也不敢去,沒有你的風景都是滿眼荒蕪。
78.勇敢地面對這一切,愿明天不是失戀34天。
——《失戀33天:我過得也還好,只是有些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