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張升遇老師在專欄中介紹了睡眠改善的微習慣:“每天一二三,睡眠就改善”。一二三,意思是 “早上一個點起床,白天曬兩分鐘太陽,睡前做三件事”。
首先,說一說微習慣。微習慣就是把你想養成的一個習慣,簡化成一個動作,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動作,不可能會失敗的動作。然后,堅持至少三周的時間,用來形成一個新的習慣。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現在不愛運動,想養成運動的習慣。如果有人建議你每天跑步三十分鐘,大概率你堅持不下來。但如果專家告訴你,每天就做一件事,做一個俯臥撐,堅持三周的時間,你很可能成功。因為你覺得不難,一個俯臥撐,五秒鐘十秒鐘就可以做完,太簡單了!
但是你可能會問,一個俯臥撐,對于鍛煉身體有用嗎?這點運動量幾乎沒什么幫助吧?這也能讓自己形成運動的習慣?研究發現,每天一個俯臥撐這樣的“微習慣”,能讓你養成運動習慣的概率大大上升。
其原因是:
第一, 一個俯臥撐,太簡單了,你的大腦不會覺得這是個負擔,因此不會有先天的抗拒。
我們很多時候很難堅持一個習慣的原因,就是因為太難了。想起跑步半小時,大腦自然想到的就是換衣服、熱身、跑步、肌肉酸痛、出汗、洗澡、吹頭發、再換衣服。想到這么多困難,大腦天然就放棄了。而一個俯臥撐多簡單!
第二, 當你開始趴下去做那個俯臥撐,你會發現好像再做幾個也不難。而且反正也趴下來了,做一個就起來好像不太劃算,不如多做幾個。做完了俯臥撐之后,你可能還會想,這么容易,我好像還有力氣做幾個深蹲,甚至做幾個卷腹。
只要開始了第一步,大腦其實是非常容易形成慣性的。 因此,不要給自己定太高的目標,讓自己覺得太困難,而是要用一個很小的,一定小到不能再小,肯定不會失敗的一個方式,來開始第一步,自然就會有第二步、第三步。
第三, 當你做完了一個俯臥撐,你的大腦會告訴自己,我挺有毅力的,每天都能實現自己既定的目標。
這種目標實現的快感,會給自己一個人為的犒賞,激勵自己堅持下去,慢慢地也就形成了習慣。相反,如果難度太大的任務,兩天沒堅持下來,腦子開始懷疑自己,懲罰自己。連堅持下去的動力都沒有了。
所以, 微習慣,是把一個你想養成的習慣,簡化成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動作,一個絕不會失敗的行動,堅持三周以上的時間。
下面,再說“每天一二三,睡眠就改善”的內容——早上同一個點起床,白天曬兩分鐘太陽,睡前做三件事。我們一個一個來講。
第一,早上同一個點起床,包括周末。
這非常非常重要。很多人覺得平時上班太辛苦,周末應該睡一睡懶覺,這其實是很不好的。因為人的大腦對睡眠節律來說是不分周末的,要形成固定的睡眠節律,需要我們每天都堅持。
這個做起來也沒有負擔,你只需把你的鬧鐘調成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會響的模式,就能幫助你每天都同一個點起床。等你堅持了三周之后,你就會發現,自己早上在同一時間就會醒,晚上到某個時間就會困——這就是你身體的晝夜節律!盡可能堅持這個節律,是提高睡眠質量最重要的一件事。
第二,白天曬兩分鐘太陽。
為什么是兩分鐘呢?其實就是讓大腦不會覺得特別的有壓力。兩分鐘,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在戶外,可以曬曬太陽,可以做做活動,走走路。如果你覺得還挺舒服的,可以多走一會。
戶外的活動和日照,不但能夠讓你白天的精力更充沛,還能夠極大地增強晚上的睡眠驅動力,讓你晚上睡得更好。
第三,是指睡前有三個動作。
哪三個動作呢?也很簡單,
一是把窗簾拉好,房間調暗,避免藍光。
二是把房間的溫度調到22到25攝氏度,讓環境能夠涼下來。
三是給自己一些有意識的放松,比如看一看書,聽一聽得到,做一做冥想或者放松反射練習。
“每天一二三,睡眠就改善”。每天同一時間起床,在戶外曬兩分鐘太陽,睡前做三個動作。這幾件事雖然微小簡單,但如果你堅持做,就一定能感覺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