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每個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是奔著要白頭偕老的目的去的,但是很多時候,往往事與愿違。最后因為種種原因導致了離婚。但是在現下很多離過婚的女人,卻不愿意再婚了,這是為什么呢。
琴琴跟前夫離婚是因為前夫身染惡習,好賭,最后負債累累,還死不悔改,琴琴徹底心涼,才決定跟前夫去離婚的。她跟前夫有一個兒子六歲了,離婚后琴琴怕兒子在前夫那里教育不好,就自己帶過來了。
雖然琴琴的父母也勸過女兒,帶個男孩不好再嫁。但是琴琴執意要帶,父母都是農民,也很善良,見勸不動女兒,為了讓女兒安心上班,也攬下了帶外孫的活。這邊琴琴是城里一個中等超市的管理人員,工資不算高,但是養自己跟兒子是夠了,父母還年輕,能干活也不需要她負擔什么。
琴琴是想著,自己這幾年努力多賺點錢,等條件好些了把兒子接到上班這邊來上學。閑暇之余,她也想再找個靠譜的人跟自己一直奮斗。不過琴琴知道這事急不來,也怕再找到的又跟前夫一樣有惡習,也就沒有特意去找。
直到公司來了另外一個高主管,他年紀跟琴琴相仿,也是離異帶個女兒也是五六歲。經同事介紹,兩人相處了一段時間,各自都覺得還不錯,也聊得來,這位高主管也沒什么壞毛病,而琴琴對高主管的女兒也是當親生的來待。
但是在兩人即將談婚論嫁時,高主管卻向琴琴提出,讓琴琴能不能在婚后不要帶兒子一起生活,因為他們結婚肯定會要一個小孩,到時候三個孩子,怕家里承擔不了,女兒長大了是要出嫁的,但是兒子卻要買房娶妻,不過可以定期在經濟上支助一下琴琴父母,讓他們好好帶外孫。
琴琴說考慮一下,但是她心里早就下定決心了,她覺得自己已經是兒子的唯一依靠,父母會老,怎么可能不管兒子呢。她發信息給高主管,兩人的事情就此結束,她表示理解高主管,但是她也不能不管自己的兒子。琴琴想了下,如果遇不到合適的就算了,不論如何,孩子肯定是要放在首位的。
在案例中,雖然琴琴有心再婚,但是想要再婚雙方要考慮的因素都更多,如果這些因素不能一一解決,也會成為婚姻生活中的羈絆。
1、雙方孩子的因素,所謂的慈母心,說的就是女人對孩子。很多女人在離婚之后,想要再婚,但考慮更多的是自己的孩子。擔心的伴侶會不會對自己的孩子造成影響。
2、擔心會再次受到同樣的傷害。離婚的女人外表像一只刺猬,她們拒絕再次去尋找自己的幸福,有時候只是怕會重蹈覆轍,再一次讓自己受到傷害。
3、擔心自己配不上再婚的對象。有些女人離婚后變得很自卑,覺得自己離過一次婚,身份不一樣了,配不上別人。當然這種自卑的心理可能跟平時的家庭有關系,通過心理溝通是可以解決的。
張琳是在女兒十歲的時候離婚的,當時她已經38歲了,但是外表看著年輕又干練,跟老公離婚是因為雙方都沒有感情了。離婚后女兒跟著張琳。張琳父母都是退休老師,她自己碩士學位,在上海的一個高司做高管,自己有2套房,還有車有存款,家里條件也好。
離婚后張琳女兒是父母在帶,父母反正退休閑來無事,覺得有個孩子在身邊帶帶也挺好。所以張琳覺得這樣的生活還不賴。她也不是沒想過再找個人過度余生,但是相親認識了幾個男人后,她發現自己這樣的條件再婚是很吃虧的。
跟自己差不多年紀的男人,條件上大部分都不如自己,別說房車了,有些人連在上海生活都很吃力。而條件配得上自己的,年紀又比她大很多。
有一次認識一個男的,也是碩士學位,算是白領階層的,也有1套房,有車只比張琳大一歲,看起來各方面都跟張琳匹配。但是男人總覺得自己要高張琳一等,可能是覺得男人二婚是寶,女人二婚就更不值錢了。張琳不知道他哪來的自信,男人的收入還不到她的一半,而男人的父母還生活在農村,靠著男人養活,家里還有弟弟妹妹需要他去接濟,他有什么可得意的。
最后張琳想通了,她何必為難自己呢。現在的生活真的挺好的,女兒慢慢長大了,外公外婆教得很好,女兒也懂事。而父母的身體也尚好,還有退休工資,一家人有空還可以一起出去玩。
再結婚雖然可以多個伴,但是未必就能比現在過得更好,她還要承擔再婚時的不確定因素,為什么非要改變現在的生活呢。想著就想通了,也就不再去想結婚的事了。
雖然再婚能讓自己的生活多一個伴侶,讓自己不至于太孤獨。但是也不能保證就不會多出其他的事端來,畢竟婚姻是柴米油鹽的生活,不管是一婚還是二婚,在這樣的生活中,相互的摩擦是少不了。對于一個有過一次婚的女人來說,會這樣考慮也無可厚非。
1、現在的生活狀態很好,怕再婚會打破這種平衡。有些女人自身的能力很強,在離婚后過得也不差,她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害怕再婚會破壞現在的生活,所以干脆選擇不再婚了。
2、不需要依靠誰,也不想別人依靠自己。這類女人把生活分得很清楚,也是很強勢的人,她覺得自己的生活自己也能掌控,不需要別人再參與,而且也不想再婚被別人占了便宜,或者是不想再婚去看別人的臉色,所以也選擇不再婚。
現在這種人人平等的社會里,很多女人都跟男人一樣經濟獨立,甚至超越有些男人,她們有自己的主見,在婚姻中受到傷害也懂得即時抽身,而在是否選擇再婚時,也變得更加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