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間:2020.9.27~2020.10.23
作者:霍達
以下是作者簡介
以下是內容簡介
文字組織能力差,還是拍一下書上的上傳來得快些(也有參雜懶性的原因滴)。
不過,既然閱讀完畢了,還是需要自己組織些文字稍微記錄一下,才對得起自己花了快一個月的時間看完。
本書以韓子奇的一生和韓新月的愛情故事兩條主線雙管齊下貫穿整個內容,最終兩條線索又匯聚在一起。作者的這種寫作技巧,讓讀者有種追劇的感覺,恨不得一口氣讀完,又舍不得快速讀完,因為太過于精彩,想要慢慢品。
我把這兩條線索分別記錄。
韓子奇,小時候是個流浪孤兒,沒有名字,只知道自己姓韓,被朝圣者吐羅耶定巴巴收養時,給取經名為“易卜拉欣”。跟著吐羅耶定巴巴一路向西朝圣,路過奇珍齋化緣時,被奇珍齋主梁亦清的手藝——琢玉所吸引,便請求留下學藝。因此師傅梁亦清請教玉王老先生給取名為:韓子奇。
梁亦清育有二女,大女兒叫梁君璧,小女兒叫梁冰玉。由于沒有兒子,手藝傳男不傳女,加上韓子奇是個聰明乖巧又忠實的徒弟,梁亦清把手藝全傳給韓子奇,韓子奇也不負師傅所望,很快就學得師傅畢生手藝,成為梁亦清的左膀右臂,也是奇珍齋的頂梁柱之一。
天有不測風云,不料一場劫難正降臨奇珍齋。梁亦清接到同行匯遠齋主蒲壽昌(他不會琢玉,是個買賣玉的生意人)的大單子——三年時間按一副《鄭和航海圖》琢成一塊玉。蒲壽昌找他琢玉,也正是沒有人的琢玉手藝更勝梁玉清了。他要以昂貴的價格賣給英國人沙蒙·亨特。
梁亦清三年時間只專注于琢這塊玉,家里作坊的事全靠韓子奇撐著。眼看著期限快到了,琢玉也到了畫龍點睛的階段了,梁亦清更是小心翼翼的琢著,生怕敗一筆,毀了這神圣的作品。
由于太過專注太過勞累,梁亦清的身體吃不消,又不放心把剩下的工序交給徒弟去完成,盡管此時的韓子奇完全能夠勝任此任務。他還是堅持自己完成,但還是沒能扛過身體,琢玉暈倒時順帶弄斷了鄭和手上的劍,醒來時知道玉毀了就急火攻心吐血而亡。
奇珍齋遭此大劫已是很不幸,可禍不單行,蒲壽昌盡管知曉梁亦清因此而亡還是假惺惺來吊唁,其目的就是要奇珍齋索賠。梁家不但傾家蕩產了,連梁家唯一能依靠的韓子奇也歸蒲壽昌門下。梁家只剩孤兒寡母家三人,靠大女兒梁君璧開茶鋪為生。
梁君璧不理解韓子奇的做法,覺得此時此刻韓子奇離他們而去是忘恩負義的漢子,但還是由著他去了。其實,韓子奇去匯遠齋是有他的目的——學習蒲壽昌的生意經。他在匯遠齋很低調,謹小慎微地默默做個琢玉的匠人,暗地里已經把蒲壽昌的生意經摸了個透,還習得英文。他用三年時間把梁亦清未完成的《鄭和航海圖》重新琢了一塊玉,在作品底部刻上梁亦清韓子奇的名字,目的就是讓買主找到手藝精湛的匠人。
當買主沙蒙·亨特找上門來,想見一下這兩位匠人時,蒲壽昌還蒙在鼓里——沙蒙·亨特怎么知道這兩個匠人。韓子奇在亨特的幫助下,回到奇珍齋,重振旗鼓,他至始至終都沒有忘記師傅梁亦清的夙愿。
直到回到奇珍齋,梁君璧才明白韓子奇為何跟著蒲壽昌走。梁君璧主動讓韓子奇娶她,這樣一來梁家孤兒寡母的就有了依靠。韓子奇也不負梁家所望,成了風靡時代的玉王,無人能比。在兒子天星百天舉辦了三天的玉展,讓玉行的同僚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玉王”的稱號他當之不愧。
要不是戰爭,奇珍齋也許順風順水的發展下去的。可天不遂人愿!日本侵華戰爭爆發,北平也威威可及,韓子奇對戰爭是沒有辦法的,可他無論如何也要保護他拼搏了半輩子收藏來的玉,他視這些玉比他自己生命還要珍貴。
亨特建議韓子奇跟他一起回倫敦,可梁君璧不走,她舍不得走,也放不下好不容易掙下這個家業,她寧可死也不走。無賴韓子奇帶著那些玉跟著亨特上了船,在船上才發現正在燕園上大學的梁冰玉偷著跟來了(其實此時的冰玉正遭感情受挫——戀人是個叛徒),她是想遠離家鄉去療傷的。
在倫敦,亨特幫韓子奇舉辦了玉展,韓子奇也在亨特玉行里幫忙,而梁冰玉則考上劍橋大學。倫敦生活雖然平穩但也難免生出寄人籬下的情感,韓子奇時刻惦記著北平,惦記著家里的一切。
他不知道家里正面臨著一場劫難。
韓子奇臨走前把玉行和家里全托給忠實的掌柜侯鳳山。為了更好照料店鋪與韓子奇妻兒,侯鳳山一家四口人搬到博雅宅住。侯鳳山主外,其妻子主內,照顧著梁君璧與天星。由于戰爭,民不聊生的,玉行生意很難維持。
梁君璧是個很潑辣的回回族女性,她覺得是老侯沒有盡心料理生意,自己找了幾個貴婦在店鋪打麻將,目的是想這些貴婦買些玉飾。第二天當老侯向她報告說店里丟了一只價格不菲的玉戒指時,她不分青紅皂白的誣陷老侯,是他拿了去。老侯氣得攜帶妻兒離她而去。
此時蒲壽昌又招收他為店員,老侯沒有辦法為了生計只好在他手下干活。一天忽然發現警察長手上戴著就是奇珍齋丟失的那個戒指,于是老侯向他借了去向梁君璧洗刷清白。原來正是那天與梁君璧在店鋪打麻將的警察情婦偷了去,真相大白后,老侯老淚縱橫,過于激動,三天后就含恨而死。
老侯死后,奇珍齋也徹底倒閉了,有人收購了它——蒲壽昌委托人購買。把玉行賣掉后梁君璧才知道買主就是死對頭蒲壽昌,悔恨都來不及了。
在倫敦的韓子奇無時無刻掛念著北平的家,寫了很多家書都杳無音訊。最后寫了封是寄到店鋪給侯鳳山的。不料這封信卻落到了蒲壽昌的手里(老侯已死,店鋪已被他收買了)。蒲壽昌擔心韓子奇回北平,就模仿了侯鳳山的筆跡寫了封回信,訴說家里的一切被戰爭給糟蹋了,君璧與天星跟著大姐(天星百日那天拾來的奶娘,戰爭讓大姐的丈夫和兒子都不知所向)投奔鄉下親戚也不知所蹤了。收到這信,韓子奇與冰玉悲痛欲絕。
倫敦的太平日子也沒過多長,戰爭還是打到了倫敦。亨特的兒子奧立弗在一次防空警報中沒躲過子彈而身亡,此時又收到假老侯寄來的信,雙重打擊,擊倒了梁冰玉。在異國他鄉對她窮追不舍的,對她百般好的男人說沒就沒了(要不是上次的感情被騙,冰玉會接受奧立弗的愛情的),家里的至親又不知所蹤,梁冰玉陷入了絕望中。是姐夫韓子奇喚醒了她,兩人日久生情,在國外就結為夫妻。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盡管北平的家已經不存在了,韓子奇還是帶著妻女帶著那些玉回國碰碰運氣,看看能不能見到家的遺骸。意外的是,門里面的舊人一個都不少的,妻子梁君璧,兒子天星,大姐都還在。丈夫面對妻子,無法啟齒與妹妹冰玉的事,妻子面對丈夫,無法交代侯鳳山冤死與店鋪的事。
事實擺在眼前,總歸要面對的。攤牌后,姐姐君璧容不下自己的胞妹,無賴冰玉忍痛割愛,把女兒韓新月留給丈夫韓子奇,孤身一人遠走他鄉。
回國后的韓子奇由于會鑒別玉器被選去政府機關工作,養家糊口,直到大姐和新月去世前,日子還算是平穩。1967年,侯鳳山的兒子帶著紅衛兵到博雅宅抄家,收藏了一輩子的,拿生命保護著的,藏在密室的稀有玉器被充公了,連偌大的博雅宅也只留前院三間房,供祖孫三代人住,其余的都充公了。至此,韓子奇才知道侯鳳山的死因。他一下子就病倒了,不久就長辭人世。
韓子奇平反時,政府要用購買方式把那些古代玉器收藏到博物館里,但天星沒有要政府的一分錢,全部捐送給政府。
冰玉離開三十三年后,回家探望女兒新月,才知道家里發生的變故,她心心念念的親愛的女兒的生命就定格在19歲那年。
現在來說說韓新月的愛情故事。
韓新月出生在國外,英語講得非常好。從小就非常認真學習,唯一愿望就是上燕大(北京大學)英語系。從小到大,特別懂事乖巧,爸爸哥哥還有姑媽(就是上面提到的大姐)都超級疼她,唯獨媽媽對她不冷不熱的。她不明白媽媽為什么對她這樣,隱約感覺爸爸媽媽每次吵架總跟她有關系。
新月如愿上了燕大英語系。第一天去學校報到就碰到了班主任楚雁潮老師,新月誤把他當作是同學,因為楚雁潮太年輕了,他是剛從燕大畢業不久被他的導師(教授)留校任教的老師。第一次見面,韓新月就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與楚老師交流,讓楚雁潮對她印象深刻。
不用說,班上16個同學,學霸非韓新月莫屬,英語水平沒能比得過韓新月。楚雁潮非常器重這個同學。一次偶然的機會,韓新月發現楚雁潮老師在翻譯魯迅的作品,準備出版。原來年輕的老師是這么有才華,新月打從心底敬佩著韓老師,立志畢業后也像韓老師一樣,為文學做貢獻。
但是天不遂人愿。韓新月得知父親摔跤進了醫院時,著急上火,快速跑到醫院見到父親時自己卻倒下去了——被查出心臟病。因為這個病不得不暫時停學,在家養病。剛開始醫生還說通過手術可以治療,只要身體不要出現其他的癥狀。然而,因為哥哥結婚,娶的又是自己的閨蜜,新月高興跟著去迎親,結果感冒發燒了。因為發燒,她的心臟越發嚴重,已經不能做手術了,而且也沒有其他辦法可以治療,只能保守治療——也就是新月的日子是倒計時進行的。
大家都瞞著新月。新月盼望著趕緊手術,手術后就可以回歸學校上課了。和家人一起關心新月的還有韓雁潮老師。每到醫院探視時間,韓老師即使在忙也都趕來看望韓新月,跟她說說學校的事情,讓她覺得同學和老師并沒有把她忘記。
得知韓新月的病醫生已經無能為力的時候,楚雁潮對新月表白了,這讓新月更是對生活充滿著希望。她堅信等自己做完手術就能痊愈,就能把學業完成,就能和楚老師并肩工作。
可最后還是知道了自己的病已是無藥可救了,新月心灰意冷,回想住院生病期間唯獨母親梁君璧沒像其他家人那么關心自己,就向姑母詢問她是否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姑媽被她這么一問驚嚇到突發心梗而死(其實姑媽心臟有問題已經很多年了,只是沒人在意她)。
姑媽的突然離世再次刺激了新月,在她向父親韓子奇詢問自己的身世后,懷著幼年時親生母親溫柔的笑容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新月的親生母親梁冰玉回國后去墳墓見新月時,遇見楚雁潮在墓前為韓新月拉小提琴,他演奏的是《梁祝》。
本書中詳寫了韓新月的葬禮。讓我們見識了穆斯林的葬禮,是多么的神圣的。
梁君璧是典型的回回族女性代表,潑辣、伊斯蘭教的忠實信仰者。不能容忍自己的妹妹,切斷兒子的愛情,阻止女兒的戀愛,絕大多數原因都是來自骨子里的信仰問題。
韓子奇一生追求玉,到頭來玉也不屬于他的。內心深處悔恨自己沒能跟著巴巴一起追求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