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伊始,我從圖書館調到了中文系擔任教師。這種調動,是基于學校的用人需求,也充分考慮了我個人的意愿。我是學中文的,又喜歡上課,使累點,我想我也會甘之如飴。
可是,在新崗位工作幾個月后,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有些老教師跟我說,上課提不起勁,有種上夠了的感覺。
——當紛繁的行政任務,突然其來的任務性檢查和花樣百出的教學評比一次次落到教師頭上時,那種疲于應付的慌亂感,真的會一點點消磨掉一個老師的激情。
我要坦白說,我也是這樣——很多次頭昏腦漲時,不想上課,只想躺在床上。
當這樣的念頭一次次出現時,我意識到這是一種多么可怕又諷刺的退化,而且他來得那么快,這可是我曾經夢寐以求的中文系課堂!
所以,到底是誰錯了?我一遍遍問自己。有時候想著,眼淚就流了下來。
——為著這頻于應付的生活,也為了講臺下同樣累到課間趴在課桌上睡倒一片的可憐的孩子們。
我不怕累,但我害怕沒有意義的忙碌,他讓我感覺生命的美好時光都在瑣碎中耗盡了。當我整理著那一摞摞根本看不懂的表格時,我禁不住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但另一方面,我也不得不承認,即使是過著這種我覺得毫無意義的疲累生活,也并非一無所獲。
這種所獲更多的來自是對家人和生活的重新感悟。
——在從前的崗位,所有的工作我一人都能應付,便不特別覺出家人的重要。但現在,我難以想象,沒有他們,生活會亂成什么樣子?
上周,丈夫出差了,從前他出差,我是從不會想念的。因為他走了,我一切照樣能應付。
可上周,我累到發燒了,許多繁雜的事務依然要親力親為,我才體味到能隨口說出“哎,幫我拿下快遞”“哎,上不了網了你快看一下”的日子就是生活里藏著的愛的點滴。
那些忙碌到深夜的時刻,回望寂靜空蕩的房間,心里竟開始期盼他能快點回來,覺得只是跟他吐槽一下這糟心的生活,甚至在他面前胡亂地大哭一場,心里也會好受一些。
從前,孩子是跟著我睡的,孩子夜醒的時候,丈夫也會很耐心地和我一起哄孩子;他出差的幾天,公公婆婆就主動把孩子抱到他們房間了。
半夜醒來,孩子哭鬧著要找媽媽,兩位老人盡力地哄孩子“芊芊,媽媽病了,明天還要上課……”,也絕不會推開門說一句:“實在哄不了,你來吧。”
他們不善言辭,但是那種質樸的善良卻是潤物細無聲的。
剛去了新單位,行政的任務分派下來,我一頭霧水,去咨詢從前負責的老師,那位女老師和她的老公總是那么熱情;還有其他的幾位同事,雖然他們自己也忙到不可開交,卻還是力所能及地給了我很多幫助。
那幾段和同事一起加班的日子,雖然很辛苦,卻也使我們很快就變成了相熟的朋友,可以一面翻閱資料,一面暢快地吐槽。
有幾位老師聽說我喜歡寫作,還在百忙中抽出時間,與我探討文學,幫我引薦人脈。這種不求回報的熱心腸,讓我感受到人文學院淳厚的人文精神。
還有從前的老同事,有什么難處找到他們,總是第一時間幫忙解決,并沒有一點生疏的感覺。只是,我竟忙到連認真跟地他們說聲謝謝的時間都沒有。
就連我那兩歲半的寶寶,也變得懂事了。
晚上,她經常跑進我的臥室,拉著我的手說:“媽媽,不看電腦了,陪芊芊玩!”我拗不過她幾次三番的糾纏,只好陪她到客廳做會兒游戲,跳會兒舞。可我心里還記掛著沒干完的工作,和她玩的時候一點也不專心,還算計著時間,十分鐘不到,我就跟她說:“寶寶,媽媽現在要去工作了,忙完了再陪你玩。”
其實,我知道這是哄孩子的話——等工作忙完,已是深夜,孩子多半已經睡下了。
她蹙著眉仰臉望著我,喃喃地自語:“哦,媽媽要看書學習了”,一雙小眼睛里盛滿了落寞,但她還是放開了我的手,坐在一邊安靜地自己玩起了積木。
她那安靜又懂事樣子,把我的心刺得很疼。
母親見狀搖頭說:“芊芊這孩子真懂事呀,我看啊,不是你陪她玩,是她看你在電腦前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心疼你,叫你出來活動活動!要不是她每晚纏著你出來活動這十分鐘,我看你的身體早就垮了!”
還有我那可愛的學生們,無論多困多累,上課的時候他們還是用一雙晶晶亮的眼睛望著我,那種專注,時刻提醒著我到底為何站在這里。
為了幫我完成比賽,那些明明已經聽過的課,已經學會的知識,卻還要委屈他們裝作耳目一新的樣子,配合我表演一番。對此,他們沒有嘲諷沒有抱怨,而是對我報以了最善意的理解。
有個同學下午在宿舍背英語時閉著眼睛(她有閉著眼睛背書的習慣),結果被紀律部的同學記了過,理由是下午兩點以后在宿舍睡覺。這個學生被記過后,第一時間給我發了檢討,她手寫的檢討拍成照片,發到了我的qq上,那密密麻麻的字跡,足足有四頁信紙。
她說:“老師,對不起,我給咱們班抹黑了,我下次一定注意,爭取改掉背書閉眼的毛病。”
我能說什么呢?我安慰只得她:“改變不了的就要學會適應,打起精神來,好好學習。下次,再有特別不合理的記過,你們告訴我,我替你們去溝通一下。”
她回了一個笑臉:謝謝您,老師,你真好。
唉,其實,我什么都沒有為他們做,可孩子們的心就是這樣純真。
還有一直在后臺默默守候的讀者們,前天太累,沒有更文,只發了一條道晚安的語音。但瞬間,我就收到了三十多條回復:奇奇,早點休息!別太累。奇奇,你的每篇文章都看。奇奇好喜歡你的故事,感謝你……
這一段忙碌的日子,讓我意識到我是一個多么無能的人:除了上課和寫文,我什么都干不好,什么也不會干。可這樣的生活也讓我意識到我是一個多么幸福的人:笨拙的我給家人和朋友帶來了那么多煩擾,可他們卻依然用最坦蕩無私的胸懷包容著我,幫我頂起了這紛擾的生活。
或許,這就是生活吧!——在疲累中感受極限不斷被突破,于無意義中尋找意義,在不幸中感受幸福。
而這種對幸福的敏銳感受力,正是支撐著我們在泥淖中一次次掙扎著站起來的勇氣。
親愛的你,無論何時,請不要丟掉這種能力。
PS:我不是工作狂,也不欣賞工作狂的生活狀態。我要盡快地適應,一年到期,無論如何我都要把生活還給自己和家人。為著工作的目的,讓家人無條件無止境的付出,我覺得是一種可恥并失敗的生活方式。
你們覺得呢?可以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