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入手了ipad+pencil之后,一直在不斷探索ipad所能在生活和工作當中扮演的角色,越探索越發現ipad所能做到的事情只能是想象不到地驚艷,只要大開腦洞就能夠發現很多很便捷舒適的操作,并大大延展了人以前需要大量勞動才能到達的邊界。
強悍的手寫筆記notability
notability是ios端一款手寫筆記,自從購入了帶apple pencil的ipad pro以后,notability就是我用來工作和學習必不可少的伙伴。
一句話,我只后悔大學沒這玩意。
導入pdf等類型的文件并手寫
notability支持導入pdf
,docx
等類型的文件,既然是手寫筆記,就肯定支持apple pencil的流暢書寫了,并且可以選擇筆的顏色和筆觸大小等等。
錄音
notability還配置了錄音功能,如果有筆記來不及記下來的還可以在課后回聽,然后再補充上。這個功能特別適合于聽線上課程,聽講座,會議時候記錄要點。
notability的錄音功能也一點都不含糊,還支持倍速播放,前置15秒,降環境噪聲等高級功能,十分有利于之后總結。
更改樣式
notability有很方便的更改樣式和選中移動的功能,這也是我對notability愛不釋手的原因之一,這個特色功能有利于修修改改。很多時候我們寫了一定的筆記,想要修改文字的位置或者是筆觸的顏色,都可以直接選中拖動,或者選中更改樣式。
快速自選區域截圖粘貼
notability支持選中并快速區域截圖,這個功能雖小,卻很實用,因為ipad只能夠直接截屏,然后再調整大小,但是利用notability我們可以只截取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然后粘貼到其他筆記軟件,比如ipad本身自帶的備忘錄就是一個很好的軟件。
結合分屏
本地浮動分屏導入照片
可以直接在軟件旁邊開一個浮動的分屏幕,自己用拖拽的方式直接將圖片導入到notability,這樣操作非常靈活。并且,還可以結合ios設備之間獨有的airdrop功能,在培訓或者開會的時候可以用iPhone拍照ppt后快速導入到ipad的notability中。
notability自帶分屏記筆記
notability本身還自帶了分屏幕功能,也就是支持同時打開兩個文件,這個好處就是方便我們一邊閱讀的時候,同時做摘錄筆記,尤其是結合之前的自選區域截圖,做筆記常用的操作:截圖-做備注就這樣輕松實現了。
結合xmind制作思維導圖
11.9寸的ipad對我來說有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size剛剛好,尤其適合用來做思維導圖。一般來說,電子思維導圖一般是通過手機或者是電腦進行繪制,但手機有個不方便的地方是屏幕太小,再其次是很容易點錯地方;電腦的話無法直接與屏幕接觸,改起來需要用鼠標點來點去,體驗不好。
而xmind
在ipad上面變得很實用,ipad本身尺寸就足夠,如果要選中字體比較小的,用apple pencil精準點擊即可,并且可以用手指快速縮放,十分靈活。
看ted做筆記
我最近在周末抽空開始每周看一個ted視頻,并且做好筆記,ipad從某種程度上為視頻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可以倍速播放ted,隨時截圖并調整截圖的區域,導入到notability中,用apple pencil記下一些要點和體會。
GTD日程管理:本地日歷+滴答清單
使用ios本地日歷
ios系統本身的日程管理推薦一定不要錯過。看起來蘋果自帶的日歷和提醒事項平淡無奇,但是!如果你真的會使用的話,你會發現超級方便。
ios原生的app其實都是有相互關聯的,這點也是之前在瘋狂面試的時候才發現的。因為如果總是要用好幾個app分別出發前查好地址,設好提醒等等是十分麻煩的。而ios的日歷可以使用siri語音安排好日程,然后設置好地點(會有自動補全操作),日歷可以根據你的位置自動查找好路線和所需時間,并且將這部分時間納入到出發時間中,當天會在出發前就提醒,只需要點一下日歷的地圖就可以自動跳出路線。
一周可能會有好多面試,如果能夠接收到面試通知就查好路線,輸入到iphone或者ipad中,當天出發前15分鐘提醒,點一下日歷預設置的位置即可以自動打開地圖和導航,不用記憶哪天幾點有哪場面試,十分方便。
滴答清單
利用滴答清單進行事項管理,我主要是創建3個清單,按照GTD的方式進行。
滴答清單經過幾次的更新,已經具備了番茄鐘,打卡,日歷等功能。其中日歷當中的安排任務功能是我最喜歡的功能,你可以將清單界面切換到日歷界面,日歷界面可以按照日
、周、月等多種靈活方式展開,點擊右上角安排任務選項,右邊會出現清單的任務,只需要通過拖拽到左邊日歷對應時間段的方式就可以創建該事項的提醒。今天,2周,3周,1個月內要完成的任務有哪些,變得清清楚楚了。
anki幫助記憶
如果你要快速記憶點什么,背單詞,準備一次重要的考試,學習一些前所未有的新知識概念的時候,那么anki
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神器。原本anki是日本某位學生為了背單詞而開發的軟件,經過長時間的不斷發展和更新,現在的anki的作用絕不僅限于背單詞。anki會根據你首次學習該卡片組的時間和學習效果,依據學習曲線去制定下一次應該學習的時間并提醒你。
我經常會在pc端做好學習卡片,然后同步,同步后會很方便在手機或者ipad上面利用一些零碎時間就過一下幾張卡片,起到隨時溫故而知新的作用。
anki除了同步這個重要的功能以外,還有兩個功能讓我愛不釋手。
一個是插件功能,另外一個是支持下載別人的卡片功能。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的復習方式并不是單純的背單詞式的題目+答案的文本卡片形式。
有時候我們有多種復習的需求,比如需要記錄一個人體醫學圖片各個部位對應的名稱,那這個時候我們可以用到**enhanced image **這個插件,它可以讓你自己創建一些遮擋塊,起到掩蓋,揭曉答案的作用。
我自己常用的是這個,用這個的優勢就是制作卡片很方便快捷,當然還有其他更多的插件,可以多去探索下。
另外,anki還可以在官網的社區里面直接把別人的卡片下載給自己,比如一個行業,一個專業的成套知識卡片都可以找到,直接下載即可。
使用procreate進行繪圖
如果你希望學習點手繪增加點生活樂趣的話,我覺得ipad+procreate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繪畫過程中可以保持專注,體驗到專注的樂趣。
markdown寫作工具Mweb和有道云筆記
我常用的寫作工具是Mweb加羅技k380鍵盤,Mweb有很多方便的快捷功能,在手機上面編輯和添加樣式都是一個鍵就能夠搞定的,并且支持在mac端和ipad端全部同步,適合利用碎片化時間寫作的人??梢允褂胕pad加羅技的K380鍵盤,隨時隨地輕量化辦公。
有道云筆記是最近一個朋友馬老師推薦的,其支持markdown語法和全平臺同步,而且能夠支持latex
語法渲染,用完以后確實體驗感覺很好,在此表示感謝推薦。
總體來說,Mweb的功能更強,而有道云筆記能夠全部平臺同步,適合mac和windows端交叉使用的人。
markdown語法如何遷移至公眾號
一般來說,markdown語法以其語法的簡潔性在寫作圈子里面是比較流行的,但存在一個問題,微信公眾號不支持markdown語法的渲染,這個確實很頭疼。
我自己常用的方法有兩個,一種是使用chrome
的插件神器MarkdownHere,這個神器可以讓我們把markdown文本復制到編輯框中,選中之后按下ctrl+shift+m
,一秒鐘不到就把原本的markdown文本轉變成了漂漂亮亮的html樣式,當然你還可以修改這個插件的css設置,產生不同的樣式。
第二個方式就是直接用現成的一個網頁,直接把markdown文本粘貼到輸入框中,就會自動轉化好,復制渲染后的內容到微信公眾號里即可。
善用airdrop分享各種文件
在微信上經常有一些文件傳輸,如果是需要精讀和做筆記的話,在ipad上面進行會更加方便。
以微信傳輸的文件為例子,打開文件,點擊右上角的三個點,
然后點擊airdrop按鈕,
即可發送到ipad,然后用notability打開。
ipad本身還有很多隱藏功能,比如可以用safari瀏覽器將網頁保存為pdf,然后用第三方app打開等等,只要發揮充分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
隨時同步
我認為現在與以前電子科技所賦予的一個很大紅利就是各種知識和資料都隨時同步,隨時跨平臺使用。
我所使用的有關知識的軟件工具都有個共同點,就是能夠自動同步。以前我并沒有發現同步有什么重要性,覺得寫作就應該是好好專心致志坐在書桌的電腦前面碼字,實際上這樣的時間利用效率會有點低。實際上,我算了下,如果每天在車上花的時間有45分鐘,日常排隊上電梯,排隊吃飯有30分鐘,這部分時間如果用來看風景或者是刷微信,確實一下子就過去了,但是如果能用任務列表來對日常這部分規律的模塊進行利用,那么效果是很可觀的。
比如可以在等公交車的這個7分鐘內就把一篇文章的章節用mweb寫好,回去以后直接打開macbook接著編輯;
在等待吃飯排隊的過程中就滴答清單GTD將一個任務分解以后依次完成一些子任務,比如為周日去哪里玩看一下攻略,整理好路線等等,然后把相關的公眾號或者馬蜂窩攻略一鍵發送到滴答清單,回去后再進行進一步整合。
我個人之前一直可能會利用碎片時間來刷手機,比如一些公眾號的文章或者是微博,但我現在開始要轉變形式,因為我發現知識如果只是一直在用碎片時間來輸入,其實是沒有留下什么的,刷與不刷其實是沒有區別的。但是扎扎實實去寫文章,一方面頭腦得到思考的鍛煉,另外一方面,還確實沉淀了自己重要的內容,這反而更加顯示出碎片化時間利用的價值。
總結
通過以上的介紹,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我已經慢慢把ipad變成了我的主力生產工具,事實上ipad所提供的功能已經足夠強大,并且便攜性比macbook好,以至于我除了做ppt或者是編程以外,都比較少用到macbook。
ipad pro從某種程度上已經改寫了學習的方式,以前我希望的理想的學習工具應該要具備的功能:便攜,方便檢索,手寫等特性,ipad全部具備了。
新系統ipados會在9月底正式推出。
看完以上的介紹,有沒有心動想要入手一部ipad pr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