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想想以下詞語的英文:圣誕快樂、新年快樂、春節快樂、情人節快樂、復活節快樂、國慶快樂和生日快樂。咦,快樂家族貌似除了圣誕節是Merry其余都是Happy?
但是如果回顧2017年的英國女王圣誕演講https://v.qq.com/x/page/g0524os3rap.html,在結尾她送上了真摯祝福:I wish you a peaceful and happy Christmas!一切都很完美,但是好像有哪里不太對啊……怎么女王又不走尋常路用了Happy?難道這么多年我說的都是假英語?
源自古英語myrige的“Merry”原本僅僅意味著幸福而不是快樂;公元四世紀起人們開始圣誕節慶祝,直到17世紀才出現了“Merry Christmas”的字樣。Merry Christmas被廣泛地與圣誕節聯系在一起,要從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說起。
1843年,狄更斯的《圣誕頌歌(A Christmas Carol)》出版,在這本書里merry這個詞開始呈現出“快活、快樂和外向”的意義,和現在我們常用的意義一致。憤世嫉俗的主人公Ebenezer Scrooge與幽靈共度圣誕節之后,三觀重塑,一改對圣誕的態度,衷心祝福道:“我和年輕學生一樣快樂,祝大家圣誕快樂!(I am as merry as a school-boy. A merry Christmas to everybody!)”。作為維多利亞時代圣誕傳統的典型代表,這本暢銷書中出現的新含義,使得“Merry Christmas”這個詞被普羅大眾接受并逐漸流行起來。
然而Happy Christmas也在廣泛使用。19世紀后期起,Happy Christmas在英國和愛爾蘭成為一個普遍的口語問候。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維多利亞時代中產階級的影響力,他們試圖將圣誕季的慶祝活動從公共凝聚體和相關的社會行為中分離出來。伊麗莎白二世認為Merry 意味著“intoxicated過于沉醉(從詞根來分析是toxic中毒,可見真的不喜歡merry啊=.=)”,這與清教教義相違背,因此她更喜歡Happy。伊麗莎白二世希望傳達一種清醒、愉快的享受和由勤勞和良性的生活所帶來的滿足。在一年一度向英聯邦表達圣誕節祝福時,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更傾向于使用“Happy Christmas”。
簡單來說,現在“Happy Christmas”在英聯邦使用,而“Merry?Christmas”由美國人使用。這或許是美國英語的例子:人們在殖民地定居之后保留了原本的語言并一直在使用,但英國英語中已經不再使用該表達方式,比如“秋天”,美國人用“Fall”而英聯邦用“Autumn”。
Merry Xmas是圣誕快樂的簡寫形式,它有時讀作/?ksm?s/,但是Xmas和Xtemass等變體起源于典型發音/kr?sm?s/的手寫縮寫。“X”來自希臘字Chi,英文是“Christ”。有人說因為Christ與基督教聯系緊密,使用替代是為了消除宗教的影響。但這個說法在維基百科上沒有被認可。
此外,圣誕和新年因為僅差一個半星期,常常人們會將兩個合起來,打包送祝福:Happy Holiday! 如果對圣誕的祝福語實在糊涂,用這個可以規避麻煩。
我個人覺得,在美國強大的文化輸出之下,曾經英式作風濃郁的香港也難敵浪潮,用起了“Merry Christmas”(此處響起Eason陳奕迅歌聲)。因此,我們年輕人就喜歡哪個用那個吧。如果有人說你錯了,大膽告訴他:女王也是這么用的!
Last but not least,wish you a Merry/Happ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
P.S.今天看到一個犀利的評論:不要說Merry Christmas,有本事說Marry Me!感慨的同時也要注意到merry和marry的發音不一樣啊~?
圣誕節原本紀念為人而犧牲的耶穌,如今還增加了假期、購物和約會的意味,也是很有意思的演變。如果今晚有小伙伴一起歡度,那么祝你有一個美好夜晚have a good time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如果沒有,也不必感到孤獨凄涼,至少還有這篇文章在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