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每一段生命都是有軌跡的,那么我們一生所需要的努力就是把自己帶到正確的軌跡中去。
人生百態,命運跌宕,生活中有許多我們看不見的洪流,有時,稍不慎重,便被卷入萬劫不復的急流中。
生命之花如何在這短短一生中,開得美麗,那是真的必須放下一些無謂的執著。
佛陀用大智慧滲透癡迷,為世人找到不快樂的根源。相由心生,這話指內心的倒影反應到外界事物上是有不同感受的,這如同光線照射在萬物上,同樣發出不一樣光芒和色彩一樣。
同樣一件事,如果關聯到雙方,而彼此沒有同頻,就很難有真正交集。而沒有真正交集的雙方感受到的境界也各不相同。
人有時候為一些幻想痛苦,就是佛教中說的執念痛苦。所以修為的第一步是放下,放下不光指那些事,還指我們心中的念頭。其實事還是那些事,但如果你心中的執念放下了,那些事已開始改變性質了,它們雖然依舊存在 ,但已經針對你不再產生作用力了,那么它們與你的糾結和痛苦也就開始解體。
有時候我們會想,生活中有許多同類性質的事物都一直存在著,為什么我們會對有一些產生連接呢?這連接就是我們的執念引起的,其實看透了,你會覺得這些事物本質都一樣的,一樣可以可以存在,一樣也可以與你無緣。
生命只有糾結那些引領你走向更多美好體驗的事物,針對個體生命的時光來說才有價值,一切讓你糾結,負面能量,拖垮打擊你的東西都是無價值的。我們要遠離他們的最快捷徑就是自我執念的放下,讓它們與你沒有糾纏,它們便失去傷害打擊你的條件了。如果你不懂放下,那它們產生的負能量和作用力就會找上你。
無論生活中遇到什么事情,放下執念才是智慧。
對名利執念令我們為名利奔波勞碌一生。
對情感執著令我們為情感糾結痛苦一輩子。
如果我們學會從快樂成本來解析它,懂得從生命成本來衡量它,那么放下,就是另一種生命質量的重新擁有。
所以在追逐快樂和美好的這條路上,其實許多快樂與你先前的快樂是一樣的,許多美好與你先前的美好也是一樣的,只是你的執念一直禁錮了你的身心。
回過頭來,你是否發現你垂手可得的幸福美好一直就在你身邊,只是你一直不去經營關注和享受它。
當你眼里只有別人的美好時,你就無形冷落了你自己的美好。
因為心里仍負美好,才會學著不誤時光。
因為傻過,才明白聰明人是怎么活著。
玄鳥歸,執念放……
你是迷失歸途的鳥,也是放下執念的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