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別看電視了,快去寫作業!”
孩子:“哦”
(三分鐘過后)
媽媽:“怎么還在看,不是跟你說了,快去寫作業!”
孩子:“馬上,馬上。”
(又過了三分鐘)
媽媽:“你到底怎么回事兒!我告訴你呀,作業寫不完,睡覺時間就得晚,明天早晨你又會起不來。”
孩子:“在看五分鐘。”
媽媽:“快點兒,不許看了,看電視這功夫都寫多少道題了,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回家就先寫作業,你看你”
孩子:“哎呀,媽,你別嘮叨;額,煩不煩啊!”
我相信作為父母對這樣的情景都在熟悉不過了,很多孩子的家長經常對我說:衡老師,我家的孩子老是不聽話,真讓人操心,一件事情要說很多遍才聽得進去。“還有的家長說:”不管你說多少遍,他都不會理會,跟沒聽見似的。“
究竟是孩子不聽話,還是另有原因呢?曾經有一項調查,青春期的孩子對媽媽最大的希望是什么?結果74%的孩子都說:”我希望媽媽不要總嘮叨。“面對這樣的回答,家長在抱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有沒有意識到自己喋喋不休地一遍遍嘮叨也存在一些問題呢?
喋喋不休的嘮叨是一種過猶不及的溝通方式,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定的逆反心理,你總是老調重彈,一遍遍、反反復復地述說同樣的話題,引起的后果要么是孩子甩門離開,要么是讓孩子產生 一種”習慣性的模糊聽覺“------就是看和孩子在聽,其實根本就沒往心里去。無論是哪種情況,父母都會煩惱不已。其實,掌握了一定的溝通技巧,有時候輕輕幾句話就能把事情解決了,不用急也不用躁,更不用吼,家長可以借鑒一下幾種方法。
01提前約定
凡是要事情一遍遍嘮叨的事情,比如吃飯、起床等,我們做家長的可以和孩子進行事先的約定,可以這樣說:”孩子,媽媽從下次開始再叫你吃飯,請你在10分鐘之內結束手頭的事情來到飯桌前,我再也不會一遍遍喊你了。“一旦約定好之后,就一定要堅決地執行,如果孩子沒有在10分鐘之內來吃飯,那么其他人可以先吃飯,家長這個時候一定要狠下心,孩子少吃一頓飯沒有關系的。
再次給大家舉一個例子:有一次我兒子在看動畫片,老公叫了他好幾遍吃飯,他都說等一會,于是我就跟我老公先吃了,而且把飯吃的流干凈。吃完之后我們就收拾起來了。等兒子看完在來飯桌吃飯的時候,早就啥都不剩了。兒子還很委屈的說:”你們倆咋不等我,還不給我剩。我還沒吃呢。“我跟兒子說:”叫了你那么多遍,你都不來吃,我們都以為你不餓呢。當然就不等你了。“
兒子說:”那你給我出去買點吧,我還餓著呢。“我說:”天這么黑,咋去買呀?餓著吧,明天早晨在吃吧。“兒子很傷心的去自己臥室了。第二天早晨可能真的是由于晚上沒吃飯,早早的就自己起床吃飯了。而且從此以后我兒子在也沒有過類似的事情發生。
02不要信口開河
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懂得說話算數,切不可信口開河。比如說,規定孩子做好作業再開飯,那就一定要等孩子做好作業在開飯。據我了解有很多父母雖然話講出去了,可心里又怕孩子肚子餓,就沒事找事地說:“兒子,你餓不餓?”“飯都凉了,我們還是先吃飯吧?”或者說好了,做完作業帶孩子出去玩,然后說,一會天太熱了,要不我們先去玩吧,等回來在寫作業。諸如此類自相矛盾的話,反應了家長自己情感上的軟弱。所以你要想克服嘮叨,首先要在對孩子講話前經過一番理智過濾,不要信口開河。
03不要強行命令,多和孩子講悄悄話
家庭語言的低聲調是親子關系和諧的一個重要因素,也有利于避免氣氛惡化。如果讓孩子做什么事,可以用親切的語言在他的身邊輕輕地告訴他,尤其對青春期的孩子,悄悄一句話比家長大聲喝斥的作用大得多。
父母的態度不但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還會影響孩子的行為和道德發展。當孩子步入青春期,他們會遇到很多需要自己處理的事情,以及復雜的人際關系,他們的行為會受到父母態度的影響。如果父母是用一種比較溫和的態度去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交往,那孩子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也會很融洽。如果你總是嘮叨孩子限制孩子的交往。尤其是你越說不讓他跟誰誰在一起玩。他就越會跟這個孩子在一起。因為他不明白為什么?一種好奇心也趨勢他去嘗試跟這個孩子玩。所以我們做家長的要多跟孩子講悄悄話。讓 孩子真正明白很多事的原因和真諦。
還有就是當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他們更注重了自己的所謂面子。尤其是孩子有了錯誤之后,很多家長就會在孩子的老師和同學面前喋喋不休的說:“跟你說多少遍了,不要跟他玩,你就是不聽,你看看怎么樣。”等等的話。這樣很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而且也不利于幫助孩子認識和改正錯誤。還有很多孩子會跟家長吵起來或者離家出走。那樣的結果相信都不是我們 家長愿意看到的。
04不要事事叮囑
可以說,家長對孩子講的話雖然多,但很多都是“無用功”。事無巨細,都反復強調叮囑高的家庭上下不得安寧,大人為孩子不聽話而氣憤,孩子在繁雜的語言環境里定不下心來做功課。結果會適得其反。
我記得我兒子上4年級的時候,他就開始自己上下學。其實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現在的這個社會家里的孩子都特別的嬌貴。兒子自己上下學,爺爺奶奶就說孩子這么小,就讓他自己坐公交車上下學,你看人家都車接車送。而且他們在孩子走的時候總是說:"打車去吧,下學我去接你吧。“而我只是說一句:”路上注意車輛,注意安全。“后來我還跟孩子的爺爺奶奶說:”孩子上學走的時候你不用跟他說那么多。他已經長大了,很多事情他自己可以的。“你們的心我明白。但是你總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們啰嗦的。所以我們各位家長在跟孩子溝通中也要注意不要實時叮囑,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少說,最好別說。因為青春期孩子相當不喜歡有人“管頭管腳”
我的原則就是只要不涉及到安全的問題,很多事情都是孩子自己決定。但是在孩子決定做啥的時候要跟我說一下。我可以給孩子一些建議。至于采納與否那就看孩子的了。我相信如果我們家長懂得更多的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方法,那孩子一定會尊重我們的建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