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1:
我的資源庫,如果有,應該是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和做事方式。只是自己從未意識到或正式的將它發展成為一個資料庫。
之前的使用,只是體現在了小說的角色里。需求分析、項目推進、數據分析、結果反饋,等等。
寫過《產品經理泡妞法》,《如何應對老婆出軌》,以一種極為理性的態度、客觀的方式來處理情感問題。
計劃:將資源庫整理,做得更系統,更易調用。篩選出幾種適合接入故事的,反復練習,要講得易懂。
作業2:
日常的關注的作家,死掉的居多。而活著的還在繼續產出的作家,看他們的作品越多,越覺得他們并沒有在做什么“創新”。他們找準了自己的風格,將一種或兩種技法,進行反復的磨練,提升。比如,伊恩麥克尤恩,畢飛宇。將作者的所有作品按出版年代讀下來,感覺尤其明顯。
活躍的網絡文學作者,創新且能保證一定質量的話,就很容易紅。舉例:
拳王(豆瓣ID)——專寫美食故事,四流小說加食譜,某種食物或菜品會貫穿整個小說,荒誕水準可算三流。
《究竟是不是臺灣人發明了茶葉蛋》:https://www.douban.com/note/564140861/
作者對自己的作品定位很準,故事通俗甚至惡俗,句子結構簡單,沒有復雜邏輯,口語化。注重娛樂性、傳播性,每篇文都會嘗試設計一些特色語句,比如,「獲得眾人的口*交稱贊」,便于成為“爆款”。
已正式出書《英雄的食材和神做法》,之前的很多日志已經被關掉了。估計是發在了新書里。
我個人不認為他寫的是小說。但確實要歸類為創意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