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表姐的孩子來北京,出去逛廟會選擇了公共交通,回來跟我說“小姨啊,北京的地鐵真大,那么多條線,像蜘蛛網一樣,我覺得我就像是蜘蛛俠……”簡單的一句話,將我的思緒扯回到十幾年前自己還是她那個年齡的時候。那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年需要去幾次英國,每次的時間都不長,半個月左右,而我現在英國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地下鐵,那時候的北京只有兩條地鐵線,長長的一號線,圓形的二號線。說起在英國的事情,唯一自豪的就是在我第一次到倫敦的第二天,就學會了如何坐倫敦的地下鐵。
“書到用時方恨少”,這話在我踏上大不列顛國土的那一刻便深深體會到了。自己蹩腳的英文口語讓我覺得自己象個殘疾人,后悔自己在上學的時候沒有發奮圖強。
倫敦地鐵,十多種不同線路的地鐵,把整個倫敦地下搞的象是要做一種叫做核磁共振的檢查,切的一層層一片片的;三百四十多個站名,象一個三維立體的蜘蛛網把整個城市分成大大小小的片落,可以說是四通八達,地鐵站遍布城市的每個角落。穿梭在倫敦的地鐵里,會讓我想起蜘蛛俠。說真的,我非常喜歡電影里的蜘蛛俠,當時我還可以很熟練而且優美的作出蜘蛛俠的動作,只是我不會飛,我是在“蜘蛛網”上爬行的“蜘蛛俠”。
我喜歡看倫敦的地鐵圖,就是在任何一個地鐵站方便游客免費取閱的小地鐵圖冊。倫敦地鐵的十幾條線,分別用不同的顏色標示,整個圖冊看起來象是一副兒童蠟筆畫,很好看。黃色的那條很象北京的環線地鐵,在倫敦市中心劃了一個圈;銀色的是速度最快,設施最先進的地鐵線;綠色那條是倫敦最古老的一條地鐵線,已經運營了很多年,設施比較破舊;紅色的象一個大跳繩,連接倫敦的這一端到那一端;藍色的那條,在整個地鐵圖上,象是一個大蜘蛛網的源頭,從希思羅機場引進來,連接到城市中央;……。
說來好笑,我只認識地鐵各個站名的字母,絕大多數不會準確的發音,每每這個時候,就會后悔大學時候只知道風花雪月而沒有好好精進一下我的英文,當時的男朋友是我們班少數幾個能和外籍英文老師輕松對話的學生之一,現在想起來他的發音算得上是純正的“倫敦音”呢。這些地鐵站中,有幾個是我經常出入的,比如VICTORIA站,相當于北京的六里橋客運站,是這個城市最繁華的地方之一,好多車都是在這里中轉,可以從這里出發去到英國的任何一個城市。OXFORD-CIRCUS站,和北京的王府井差不多,各種顏色的皮膚的人都可以看到,各個品牌的店鋪云集于此,是個集中購物的好去處。BROMLEY-BY-BOW站,是瑪麗皇后大學的所在站,我的一個可愛的小妹妹在那里攻讀電子工程師的博士學位,專業聽起來很古板,而她的人,依然鬼靈精怪,冰雪聰明,現在也已經是兩個寶寶的媽媽了。RICKMANSWORTH站,在這個站附近的是倫敦的富人區,價值千萬英鎊的別墅比比皆是,我的朋友泓嫁到了這里,不是為她釣到了金龜婿老頭兒而慶幸,而是因為她的先生是真的很愛她,由衷的替她高興。WESTMINSTER 站,上來可以看到英國著名的大本鐘,還有可以縱覽整個倫敦城市、擁有著美麗名字的“倫敦眼”,這是倫敦的一個代表性建筑,也是我所知道的倫敦經典景點唯一還沒去的地方,我要等以后有機會有可能的話帶著自己的寶寶們一起去英國的時候,感受倫敦的“摩天倫”。
我認得的少數的幾個站名中,“HEATHROW”是我最衷愛的一個名字,在我看來,那是唯一一個充滿濃厚情感的名字,這是我的地鐵情結。只要在英國,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地方,我看到這個名字都會微笑——HEATHROW,倫敦希思羅機場。因為看到它,我似乎就看到了萬里之遙的北京,看到了家。
不在家,就會想家。走的越遠,想得越深。目前,英國是我離開家之后到過的最遠的地方,孤單自不必說了,孤單讓人沉靜,尤其是生病時候凄涼的讓人害怕,會突然覺得自己象個孩子,渴望一個擁抱,一個可以把臉埋起來的胸膛。
那個時候才知道,其實,只要在北京,整個城市就象一個敞開的懷抱,給我溫暖,讓我不害怕,不孤單。現在的生活每天忙于工作,也會因公四處出差,一直想找時間帶孩子們一起去倫敦,圓了那個摩天輪的夢,只是還沒有實現。但愿,很快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