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真正意義上“金庸的第一篇小說”。其實讀這本書是本著這樣一個原則:之前已經(jīng)讀過《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天龍八部》、《雪山飛狐》和《飛狐外傳》,鑒于讀過天龍后再讀飛狐,就覺得沒那么激動人心,那就按照寫作順序讀吧,先讀不太成熟的作品,把《笑傲江湖》等留到后面。
這本書還是金老爺子的一貫作風(fēng):第一個出場的一定不是主角。果然,開場便是李阮芷和陸菲青這對師徒。
全書看下來,對陸菲青這一角色還沒有太多的描述,只是一個武功高強的前輩、一個穩(wěn)重的長者,李阮芷的戲份也不算多,但每一次出場都強化了她的性格:過于活潑、無知無畏以至于愛捉弄人。一開始,陸菲青只是她的教書先生,卻被她無意中發(fā)現(xiàn)會武,從此拜師學(xué)藝,后來跟著師父闖蕩江湖。當(dāng)時自己便說,這樣的徒弟真讓人頭疼,什么都不懂,功夫不到家,偏偏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敢做。她喜歡余魚同,就大膽追求,甚至不惜假意放走張召重,連讀書的我都捏了一把汗:她就真的不怕假戲成真,一個不留神真的救了這個大惡人嗎?不過江湖兒女嗎,情感總是簡單的,余魚同起初成婚是勉強答應(yīng),李阮芷受傷后便開始細心呵護,這樣的套路,老爺子倒是用的真不少。
再說主角陳家洛。知道這個人還是在《飛狐外傳》里,當(dāng)時還道他和福康安是失散的雙胞胎,不想老爺子腦洞這般大,干脆讓陳家洛做了乾隆的兄弟,福康安尚且是陳家洛的侄子。(反正我不敢這么寫)。陳家洛給我最深的印象是: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他往返于霍青桐和喀絲麗的愛情中,遲遲做不出選擇,因為兩個都愛。所以真的懷疑,老爺子寫死香香公主只是替他做選擇而已。
對于霍青桐和喀絲麗這對姐妹,在我心中似乎也是沒有偏向的。我喜歡霍青桐的智計、沉著,也喜歡喀絲麗的天真無邪,難得看見兩個女孩沒因為愛上同一個男人而反目成仇,反倒讓我覺得,如果他們?nèi)齻€人能生活在一起一定幸福無比。(更正:愛上楊過的那些姑娘也沒反目成仇,愛上胡斐的程靈素和袁紫衣也沒反目成仇,這就是最早的開后宮嗎?)
霍青桐在全書中最重要的一段劇情就是智計斗清兵,這段劇情一石二鳥,明面上表現(xiàn)了霍青桐智計無雙,暗地里還有一條感情線索,自己的妹妹愛上了自己的心上人。矛盾也從這感情上來,陳家洛和香香公主被困,心硯向霍青桐求助,霍青桐安排計策,但因為回族和清兵相差甚遠,因此大兜圈子,造成誤解。
而香香公主最重要的偏偏是她最后一場戲,為了救陳家洛寧愿自殺。或許這就是兩種表露感情的方式:霍青桐的喜歡是含蓄內(nèi)斂的,所以盡管一見鐘情,被誤解后也只解釋了一句:你去問陸老前輩就知道了。香香公主相反,同樣是一見鐘情,從一開始就明確的表達了:你說的我都信。陳家洛也是不負眾望的始終沒向陸菲青求證,始終認為霍青桐已有意中人(有意中人還送你劍干什么?)。
相對于后面更加成熟的作品,這本書即使在我看來也是有缺陷的:把武俠小說“能動手盡量不說話”發(fā)揮的淋漓盡致。比如在周仲英的鐵膽莊,紅花會不分青紅皂白地亂打一氣,壓根不給人解釋的機會。周仲英和周綺也是奇怪,自己家孩子都被坑死了還跟紅花會的聯(lián)姻啊?
陳家洛和霍青桐之間也有強行制造誤會之嫌,明明陳家洛問一句李阮芷就能解決的問題,生生拖了大半本書。(女扮男裝真看不出來?)
能把乾隆寫進武俠,還是個武功高手,這是我沒想到的。但讀完有個疑惑:這本書的大反派是誰?理論上說是乾隆才對,但最后一個殺死的似乎是張召重。
總體而言,前半部分體驗感極差,香香公主出場后開始變好看了,水平不能和后期的射雕、天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