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的意義是什么
——《月亮與六便士》讀后感
《月亮與六便士》是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毛姆的作品,他被譽為“全世界最會講故事的人”。
毛姆出生于巴黎,10歲前父母雙亡,由叔叔接回英國撫養,因為身材矮小,說胡結巴,總被同齡人欺凌,性格孤僻敏感。18歲在倫敦學醫,后棄醫從文。
在文學界,毛姆是一個優雅、老到、冷漠的人性觀察者,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看到自己,這也讓毛姆成為二十世紀擁有最多讀者的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月亮與六便士》《人性的枷鎖》。
《月亮月六便士》講述的是一位名叫查爾斯.斯特里克蘭的英國人,曾經是一位家庭美滿,事業成功的證券經紀人。一夜之間,他拋棄了一切,只身遠走他鄉,從倫敦來到巴黎,沒有給出任何理由,后來才知道,他是為了想要完成畫畫的夢想。在巴黎窮困潦倒,吃盡苦頭,差點死去,多虧德克.斯特洛夫相救,才撿回一條命。他不但不感激,卻勾引德克的妻子布蘭奇,最后導致她自殺,這些都沒有讓他停下腳步,他對家人、朋友、情人都是如此的冷酷、殘忍,對世俗的一切冷嘲熱諷、傲慢不屑,但對藝術卻又一種本能的、堅定的、讓人無法抗拒的追求。最后,他厭倦了文明世界,來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島,娶妻生子,與世隔絕,終于創作出了改寫現代藝術史的不朽之作。后來得了麻風病,在他將要死去的時候,叮囑他的土著妻子阿塔一把火燒掉了他畫在墻壁上的壁畫,一件杰作就這樣化為烏有……
這部小說的主題講的是理想與現實的沖突。名為《月亮與六便士》,但是通篇沒有提到“月亮”和“六便士”。作者用“月亮”來代表高高在上的理想,“六便士”則代表著充滿世俗的現實世界。
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以現代繪畫家高更為原型而創作的,塑造的一個性格迥異的畫家,他不斷的戰勝內心的欲望和生活的艱辛,去摸索,去創造,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不僅是藝術的感召,生活的呼喚,原始的回歸,更有一種莫名其妙、難以說清的精神訴求,可以讓一個人不惜一切代價,就像永不止步的朝圣者,不停地在尋找一處心中的圣地。
文章中有幾個問題值得思考。什么是個性?
本書中作者講到在過去的那些日子,我們都羞于表達,因為怕人嘲笑,所以盡量約束自己,不讓人覺得驕傲自大。主人公斯特里克蘭對世俗的冷漠,他毫無興趣,他表現出自己的個性,這種個性仿佛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讓他違背自己的意志,去拋棄一切。在巴黎時,即使是住的非常簡陋,吃的也非常簡單,借錢生活,他也沒有去想他的妻子和孩子,他覺得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永恒的現在。他沒有時間去談戀愛,他覺得生命短促,即使是情人布蘭奇死時,他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悲痛。后來淪落到流浪街頭,也不在乎。因為他的心中一直都有一種對藝術的渴望與追求。直到最后,來到塔希提島后,娶了名叫阿塔的妻子,他專心于他的創作。最后創作出絕世佳作。這就是個性,一個人因為看到另一種生活更有意義,只經過片刻思索就拋棄大好前程,這才是足夠的個性。勇敢走出這一步,絕不后悔,這才真有個性。
什么是生活的意義?什么是成功?做自己最想做的事,過自己最想過的生活,心平氣和。做一個有名的外科醫生,一年賺一萬英鎊,娶一位漂亮的妻子,就是成功?這取決于你如何看待生活的意義,取決于你對社會應盡什么樣的義務,你對自己有什么要求。人生如夢,生活中有些人渴望名聲,追求利益,也有的人名利雙收;也有的人按部就班,追求平庸乏味的生活;也有的人,突然間有一天如夢初醒,去追尋有價值的人生。無論如何過一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這也是我們一生中尋找的課題。
什么樣的愛情是完美的?
文章中講到了三對夫妻,一對是斯特里克蘭夫婦,一對是斯特洛夫夫婦,一對是斯特里克蘭和阿塔。他們之間的相處模式,不僅讓我們思考,到底怎樣的愛情才是世間完美的。
先說說斯特里克蘭的家庭,那時的查爾斯.斯特里克蘭,是一位說話不多,忠厚老實、枯燥乏味的普通人,他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一個誠實的證券經紀人。斯特里克蘭夫人則是一位愛慕虛榮、喜歡社交,她能把家里布置的優雅,房間整潔清爽,擺滿鮮花,她是一位能干的家庭主婦,一位合格的賢妻良母。兩個孩子也是非常健康陽光。但是這種情況為后面的斯特里克蘭不辭而別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看似和諧的家庭,能夠享受天倫之樂的環境,卻成為束縛斯特里克蘭的枷鎖,他想要逃離,逃離單調的、令人厭煩的生活環境,去尋找心中畫畫的夢想,即使生活中充滿著驚險。當我勸他回來時,他對自己的行為供認不諱,勸導的人也拿他沒有辦法。他不怕別人的非議,良心的譴責。他有去意已決,絕不回頭的決心。
當斯特里克蘭離開后,斯特里克蘭太太的在孩子面前卻是裝作漫不經心,若無其事,打點孩子上學,真是煞費苦心,從這里看出一個母親的偉大。她期待著先生能回來,而且把家里弄的還是和以前一樣整潔。后來,她知道先生是為了畫畫而離開,她選擇恨他,不能原諒。后來的斯特里蘭夫人表現出她的精明,不再談論她的諸多不幸,因為她知道這樣會惹人生厭。她學會了速記和打字,開始了自己的生活。
再來說說德克.斯特洛夫這對夫婦,德克.斯特洛夫也是一個畫家,但他畫的不怎么樣,但是他評論畫的眼光獨到,他認定斯特里克蘭是一個天才畫家,所以在斯特里克蘭快要病死的時候,不顧妻子的反對,接他回家,并細心的照料。看的出他非常的善良,也正是因為這種善良毀了他的妻子和家庭。他把斯特里克蘭帶回家其實有些引狼入室。同時,德克.斯特洛夫他很愛他的妻子,他們的結婚,也是在他妻子懷了別人的孩子被趕出家門后,結婚的,婚后三四個月孩子死掉了。他們看似生活的很幸福。但他們并不般配,德克對妻子的感情異乎尋常,這種愛超過了愛情。他們的結合是建立在德克的犧牲之上的,一個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所做的犧牲。當布蘭奇和斯特里克蘭在一起后,德克選擇的是離開,把房子和畫室都留給了他們,自己搬出去了。他又一次做出犧牲,他等待布蘭奇回心轉意,她卻在意識到自己得不到斯特里克蘭的愛情后選擇喝藥自殺,也不見德克一面。她很軟弱,但控制欲極強,滿腦子現實,嫉妒理想。男人的靈魂在天際游蕩,女人卻想將它囚禁在自己的賬本里。所以布蘭奇和斯特里克蘭注定走不到一起。德克的善良和做出的犧牲,讓他們之間的愛情看似甜蜜,卻也是脆弱的。
最后,說說斯特里克蘭和阿塔,他們的年紀相差懸殊很大,阿塔十七歲就嫁給了斯特里克蘭,他們生活的很幸福,住的地方也是仿佛人間仙境,芒果樹、椰子樹、各種鮮花都是應有盡有。阿塔給他做飯,照看孩子,他叫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一個女人能給他做的,她都給了。即使是在斯特里克蘭得了麻風病后,依然不離不棄,最后將他埋葬,后又尊重斯特里克蘭的遺愿,把他創造的那幅絕世佳作連同房子一把火燒了。他們之間的愛情互不干涉,但又相互扶持,這也許就是人間最完美的愛情吧。
愛情這個東西是人世間最不值錢,但又讓人深陷其中,身不由己的。男人拋棄深愛他的女人,永遠是畜生,但是,如果他真這樣做了,女人的過錯其實更多。感情自有其理,理性難以知曉。
人的生命是短促的,如何過這一生是每個人值得思考的問題。像斯特里克蘭去無怨無悔地追求自己的理想,還是順應世俗,平淡無趣的過一生,這都取決于你的追求,和你想要的生活,心平氣和,努力生活,一切都會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