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平安喜樂夏
第一章? 財富自由準備階段(24個文摘重點)
平心而論,以上對于財務自由的理解都僅僅局限于“財務”兩個字,但是還有重要的“自由”呢
我個人比較喜歡康德(Immanuel Kant)對于自由的解讀:
自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你不想干什么就不干什么。
對于大部分工薪族而言,財務自由的定義很簡單,就是能夠安心辭去當前的工作而不用擔心生計,被動收入能夠維持當前的生活水平,這就是自由,對不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有說不的自由
1.
工薪族實現財務自由,實現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and Retire Early,財務自由、早早退休),意味著通過自己的投資獲得被動收入,提前退休,不再受制于工作和生活的種種現實束縛,不再等待遙遙無期的法定退休年齡。
趁早退休,以便能把自己大把的時光“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可以是自己熱愛的事業,也可以是自己向往的某種生活。
Fire是我們底氣的,對不喜歡的事兒,我們可以勇敢地說不
2.
影響財務自由的因素其實就三個:本金、收益率、開支。其中,被動收入=本金×收益率,而開支決定了我們需要多少被動收入才能實現財務自由。
只要被動收入>開支,那我們就實現財務自由了。我在這里先給大家一個估算數字,只要積累下10~20倍當前年度開支水平的本金,就足夠實現財務自由。這并不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3.
每個人都有實現財務自由的能力,只是大部分人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還有這樣一個能力
4.
財務自由是一種生活狀態,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意味著充分獨立、不受制于人,可以不再為了金錢從事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維持自己不喜歡的關系。當一個人實現財務自由后,思想和態度都會發生變化,會變得積極樂觀,因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效率會非常高
5.
大部分人用10年時間足夠踏入財務自由的門檻。如果盡早準備,40歲以前退休享受生活并不遙遠
6.
從表1.1可以看出,10年的時間足夠讓自己的被動收入增長到可以維持生計的水平。
如果更加勤儉,只支出收入的50%,一方面存錢變多、收益增加,另一方面財務自由的門檻也隨之降低,7年后即可達到財務自由的狀態
7.
實現財務自由并不難,大部分人經過努力奮斗都可以實現,所需的工具只有書籍、網絡、決心和家人的理解與支持
11.
整個財務自由計劃可以概括為:開源、節流、加固,分別對應著積累本金、投資和保險
12.
財務自由不等于從此蹉跎人生
工作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財務自由并不是讓我們從此脫離社會不再工作,而是給我們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讓我們有底氣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13.
實現財務自由并不是人生進取的終點,財務自由只是給我們說不和選擇人生的底氣。
14.
為了實現財務自由,我們其實需要做五件事:
?制訂計劃,制作一個可量化的時間表,明確相關里程碑節點。
?提升收入,既包括主動收入,也包括被動收入。
?開始投資,培養自己的投資意識,使收益最大化。
?開始儲蓄,理性消費,控制開支是儲蓄的第一步。
?理性決策,我們的生活實際上是“選”出來的
15.
計劃最大的價值并不僅僅是執行,而在于幫你準確地梳理目標和行動的關系,幫你檢查自己當前的行動是否匹配或者偏離了既定目標,以及量化自己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16.
當前的工作收入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財務自由以后的收入水平,投資理財本質上就是一個將職業價值和人力價值持續變現的過程
17.
從小白進階的最有效途徑就是系統地學習,很少有只憑碎片知識和他人點播就能進階的小白。碎片知識對于有系統知識體系的人來說是良藥,對于沒有的人來說反而是砒霜。而讀書正是最具性價比的系統學習方式
18.
對于剛剛開始設計預算的朋友,建議把預算目標設置為:
預算=(收入-目標儲蓄額)×80%
從我的經驗來看,新手預算超支是大概率事件,預算往往太理想化。很可能你覺得自己還沒干啥,預算就已經“亮紅燈”了。所以,建議乘上80%的系數
19.
財富積累靠的是儲蓄增加,而儲蓄是收入增長與開支控制的共同結果。如果收入和開支同步增長,那么早期的財富積累也就無從談起了
20.
在《鄰家的百萬富翁》這本書中,作者為銀行和資管機構調查了很多高凈值人士,最終發現他們無一不是擁有很高的儲蓄率,對消費非??酥疲ㄏ鄬τ谒麄兊氖杖肭闆r而言),而且大部分家庭都有非常明確的年度預算計劃
21.
克制消費、增加儲蓄并不總是等同于降低生活質量?!缎」峰X錢》一書中給過一條很好的建議:
每當面對收入增長時,總是用一半來消費、改善生活,另一半則用來增加儲蓄。
22.
針對“我沒錢”解決方案,比如:
?每個月工資到手,先投資,剩下來的用來消費。
?漲工資后,只把漲幅的一半用來改善生活,另一半用于投資。
?制訂每月預算計劃,少購買用不上的東西
23.
“我沒有時間”
如果確實很忙,平時閑暇時間很少,對應的解決方案也很多?;鸲ㄍ痘蛘叽箢愘Y產配置再平衡,都花不了多少時間,每個月幾十分鐘,甚至每年幾十分鐘就已經足夠。獲得市場的平均回報,買入并持有被動投資,對于時間要求不高
24.
當前養老金模式的困境
當前的養老金模式是財政統籌發放,本質上是一種資金轉移模式。年輕人交的養老保險,付給現在的老年人;等現在的年輕人老了,再由新的年輕人來供給養老金。但是問題來了,年輕人越來越少,而且這個過程目前來看基本不可逆。年輕人不夠了,養老金自然也就不夠了
25
當你要家人接受記賬理財,最有效的方式不是通過語言勸說,而是通過行動來相互影響。
舉一個我的真實例子,我想讓妻子嘗試一道被低估的菜品,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先吃起來,而且吃得比誰都香。這比重復一百遍“你嘗嘗吧,挺好吃”有用得多。讓家人接受記賬理財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雙方都沒有做過這件事的時候,只憑其中一方的意愿和想法來勸說另一方并不容易。最佳的方式應該是發起的一方先行動起來,用實踐證明自己想法的可行性和意義
26.
通過行動示范的效果總是好于無力的勸說。凡事先從自己做起,先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先把自己做好,同時思考有沒有充分考慮另一半的訴求。
?暫時承擔起另一半的工作,如果對方不愿意記賬,自己先幫對方記。
?別總說“我們一起……”,這和“甩鍋”給另一半時說“你應該……”沒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