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當我們的所思所想,所做所為,
不被他人所理解,所接納時,
我們經常會要求別人“換位思考”,
希望他人”感同身受”,獲得與自己一樣的切身感受,
從而得到他人的認同和接納。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時候,很多事情,
要想讓他人獲得“感同身受”的效果,是很難的,
是強人所難、也是不現實的。
好多事情只有自己親歷親為之后,
才能真正體會到他的不易他的難處。
曾有位朋友說他以前的對門,經常是把屋門拍的啪啪山響,
不管是睡覺時間,還是吃飯時間,
而對門一家人又是生活極沒規律的,
有時是早早的就出動了,有時是很晚才回來。
弄得他們是無所適從,煩不勝煩。
雖然和對門溝通過幾次,但是幾乎沒有效果。
仍然是我行我素、一意孤行。
時間一長,他就感覺到心煩意亂、什么事情也做不到心上,
再后來就有了恐懼癥,一聽到對門的門響,就莫名的感到恐懼,
再后來只要聽到對門的說話聲或走路的腳步聲都會感到恐懼。
沒辦法,他只好躲出去,能在外面待著就決不早點回來,
眼不見,耳不聞,心不煩。
當時,我對此深不以為然,還認為他是小題大做,我還大言不慚地勸解他,
“你不要把他當回事,不要把他們放在心上”,
“要學會轉移注意力,比如看看電視、看看書了”,
甚至告訴他“不要把他們當人看,咱們不和他們一般見識”。
直到后來我也遇到類似的情況,才對他當時的境況“感同身受”。
樓上一位女士,平時喜歡穿高跟鞋,
進門后不馬上換鞋,而是在客廳走一圈,
敲的地板“嘎達、嘎達”,聲音非常刺耳。
時間久了,心里就有了陰影,也有了恐懼感,
只要一聽到她上樓梯的腳步聲,就想立馬找個地方躲起來,
等她換掉皮鞋后,才敢出來。
針對此事,自己也曾開導自己,勸解自己,
但是絲毫不起作用。
自己曾產生過買房搬走的念頭,
幸運的是在我還為買不買房猶豫不決之時,
她們就喬遷新居了。
經過此次刻骨銘心的經歷,
對他人的感受,尤其是不愉快的、煩惱的境遇,
我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解勸、開導他們了,
因為好多事情你不親身經歷,你是體會不到其中的真實滋味的。
你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嗎?
你就得親口嘗一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