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多巴胺才能控制多巴胺”,路上聽書,這句話一直在腦海里回蕩。
套路,就是玩家利用了你的某種多巴胺回路,讓你無法自拔。只有形成了自我控制的多巴胺回路,才能反套路。
聽的那本書里提到,兒童不能玩電子游戲,容易上癮,是因為額葉還沒有發育完全,無法產生能對抗型多巴胺。相信孩子們如果聽了這個書,熟悉自己大腦的工作原理和既定缺陷,就一定能更好地抵制。
我很早就決定不看電視劇了,原因是我深知自己無法控制自己不被劇情吸引,直接看幾個通宵,熬得兩眼通紅。后來,在語文課上寫作文,也經常一寫到故事,就剎不住車。有一次考試,我洋洋灑灑正寫得歡,語文老師路過看到面露邪惡微笑的我,狠狠瞪了我一眼,我才回過神來,字數要求早達成了,而我早就離題很遠,還未完待續。當然,那次得分很低。所以,后來決定只寫議論文。而自己一直以來主動選擇去看的書,也大多不是故事書。
前幾天,有個不怎么熟的朋友,發了一條消息給我,還轉了某位大神說高考趨勢的視頻。大體是說,她掐指一算,當時決定了不學英語,給他兒子聽弟子規,真是太正確了。懶得點開視頻,也沒有回復消息。退出來之后,馬上看到一篇文章標題“千萬不要做這三件事,否則你的孩子……”。滿世界都是套路,而我曾經并且現在就是那個制作套路的人。那位朋友不知道,自己其實也是活在別人的套路里。孩子現在6歲,聽個弟子規就能決定高考了?有點像我們當時不停發布的洗腦神句:錯過了這個敏感期,就…一定要早點在教育上投資,否則…寫文案一定要有場景,先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體會到主人翁的情緒,之后再植入解藥,完美!
現在普遍對“一定要努力上孩子高中,否則…”的焦慮,實際上是一種社會的套路。大家太需要解藥了,導致任何一種套路都能妥妥地上鉤。如何反社會套路?那就是成為那個制作解藥的人。有人直接不讓孩子去學校讀書了,自己教,長大后也成了大才。有人在某個方向另辟蹊徑,不走尋常路,反而走出來一條陽關道。只不過這種解藥成功案例還太稀有,很多人不信,覺得只是運氣好。如果哪一天,有人能批量制作解藥,像那些人每天發“三十天教你實現月薪三萬”一樣,肯定會是個不錯的方向。
套路無處不在,請永遠以一名套路制作者的身份要求自己。玩熟套路,才能不被套路。當然,也并不是所有套路都一定是壞的,假若能以故事形式傳遞一種正面能量,讓更多人有興趣看到,有何不好?假若大語文時代,人人重新拾起中華文化,有何不好?假若能激勵你奮進,爭過高考獨木橋,有何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