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學貫中西的西方大師之一---空降重慶的“高人”:高羅佩
八角捋須微笑道:“談到中西文化傳播,我們可以看一些具體的例子。不然的話,有很多時候,人們并不知道融會貫通之后的文化大師是什么樣子的。這一堂課里面,我先給你介紹一下三位學貫中西的西方大師。在下周的課里面,還會再介紹下三位學貫中西的中國大師。”
小武睜大了眼睛,快活道:“好啊,好啊,我還不知道在大家的眼中,學貫中西的漢學家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八角呵呵笑道:“好,好,先說說第一位‘學貫中西的外國大師’---風流才子高羅佩。作為荷蘭人,他生得有兩米高,偏好中文名又姓高,但可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哦!他絕對是個‘高人’!”
小武皺起眉頭,道:“高-羅-佩?這名字好像在哪里看到過,但又印象不深,想不起來。”
八角微笑道:“你看過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杰》沒有?可知道最早的《狄公案》是誰寫的?”
小武身軀一震,道:“想起來了!《神探狄仁杰》我最愛看了,每季都不落的,實在是驚險迷離!還有電影版的,徐克拍的狄仁杰破案系列,《通天帝國》什么的,我也是每場必看。”
“早就聽說《大唐狄公案》是能夠代表中國的公案小說,也是唯一能跟西方的偵探小說媲美的。也聽說其作者是一個外國人,我一直很佩服,但是不太了解---莫非就是這個高羅佩?”
八角笑了笑,道:“不是他還有誰?”隨手一揮,于是一張白紙又從袖筒中飄飄搖搖地飛了出來,小武趕忙上前一接,低頭一瞧,正是高羅佩所著的《狄公案》(Judge Dee)歷年出版目錄。
圖表 14高羅佩著《狄公案》出版目錄
小武連看了幾眼,贊道:“好家伙,這么多部?!高羅佩連寫了十幾年吶!”
八角嘻嘻笑道:“最初,高羅佩(Robert Hans Van Gulik)只是偶然看到一部清代無名氏寫的《武則天四大奇案》,非常佩服,又想推薦給西方世界,于是就據此翻譯和再創作了幾部英文版的《狄公案》。因為高羅佩的文言文造詣很深,行文格式也嚴格遵照中國的公案體,所以很快,極具中國特色的Judge Dee便風靡了西方世界,讓大家知道中國古代也有媲美福爾摩斯的大偵探。”
“由于《狄公案》大受歡迎,高羅佩也受到了開門紅的鼓舞、以及出版商的催促,于是他便不斷地將續集寫了下去。由于是兼職撰寫,一年超過一本的速度已經是很快了,而最后一部的《黑狐貍》直到他逝世后一年方才出版。”
小武點頭驚訝道:“這么說來,除了最初的四五本《狄仁杰》是以翻譯為主,后面的二十本都是高羅佩自己憑空創作的?”
八角點了點頭,道:“不錯。而事實上,高羅佩的頭腦思想絕不囷于窠臼,他早已將中國傳統的經典智慧,同西方現代的偵探思維合二為一了。其所創作的《狄公案》既充滿了中國古代的文化思想,同時也如西方小說般的邏輯縝密。”
“很多西方政府,都要求駐中國外交官在床頭放置此書,睡前研讀,以便了解中國傳統的思想方法。不過呢,有些地方也體現了高羅佩自己的創意---能不能代表中國傳統,是沒人知道的。”八角不知道又想起了什么,嘴邊微微露出了一絲笑意。
小武點頭笑道:“高羅佩肯定是腦洞極大的。但著作中很多地方到底是他自己的創造,還是對中國傳統思想進行轉述,那是誰也說不清楚的事。想必,兩者應該是有機融合、不分彼此的。”
八角呵呵笑道:“不錯。但是如果你直接去問高羅佩本人的話,他會一口咬定中國的傳統一貫就是如此---他寫的內容絕不是架空之作,而是真正體現了中華精髓的文化。從性格上看,高羅佩是個玩世不恭的人,而且不管一生中遇到到多少困難,他都是個‘歡樂英雄’。”
圖表15高羅佩的琴畫元素
圖片來自互聯網
小武奇道:“高羅佩怎么能夠這么了解中國文化呢?他不是自小在中國長大的吧?能夠掌握和隨意使用文言文,對一個外國人來說,語言天賦可真是非同小可。”
八角哈哈大笑,吹起胡子道:“那你也太小看高羅佩了!”
“除了荷蘭文(母語)以外,高羅佩還精通英文、中文、日文、梵文、藏文、印尼文、馬來文、德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古希臘文和阿拉伯文等15種語言文字。”
小武目瞪口呆,拖長了音道:“不---會---吧……你在開玩笑?”
八角嗤道:“高羅佩的父親本是一個軍醫,當荷蘭殖民印尼的時候在軍中服役。所以5歲的時候,小高羅佩就隨父去爪哇島上小學、中學,同時也學會了印尼語、馬來語、漢語。”
“等到回荷蘭讀大學時,在五六年的課業中,他主修了東印度法律和印尼文化。但同時還兼修了中文、藏文、梵文、日文,結果他有了很多個學士、碩士的學位。”
小武倒吸了一口涼氣,道:“真難以置信,那幾年他到底是怎么個忙法?”
八角又道:“不過,在各種東方文化中,他最感興趣的還是中文。在博士畢業論文剛通過之后,他就著手翻譯中國古代哲學家《鬼谷子》的一些論著,可惜的是,眼見寫得差不多了,文稿卻全毀于抗日戰爭的烽煙戰火之中。”
小武詫異道:“抗日戰爭?跟高羅佩有什么關系?”
八角捋須道:“忘記說了,高羅佩的本職工作一直是外交官。1935年,高羅佩博士畢業以后,就被聘去荷蘭的外交部工作。其后幾十年間,他輾轉東亞、東南亞、南亞等地,在印尼、日本、中國、美國、印度、黎巴嫩、馬來西亞等地,擔任當地荷蘭領事館參贊直到大使一職。”
小武恍然道:“原來他一直是荷蘭的外交官!可是,當他完成正當職業的同時,又怎能有那么多業余時間研究各種文化?”
八角笑道:“這只能說,‘興趣能夠驅使人做一切事情’。高羅佩也是在每天下班之余,甚至是外交酒會之后,才開始自己感興趣的工作,經常忙到深夜。”
“可是,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時,高羅佩正在荷蘭駐日本領事館里工作。由于日本同美國宣戰之后,立即同英、法、荷等歐洲國家也宣戰,高羅佩旋即一同被捕---這就是他的書稿散失的原因。”
小武點了點頭,笑道:“在那個時候,人身安全也沒保障了,翻譯版《鬼谷子》自然也沒了,關鍵是當時也沒法保存U盤。”
八角莞爾道:“不過,人身安全終于還是得到了保障。為了將駐荷蘭的日本領事館人員換回來(他們預先也不知道會開戰,所以也被捕了),日本同荷蘭兩國政府事后約定,將雙方的外交人員都運到東非埃及那里去做交換。”
“就這樣,高羅佩被運到了埃及---但剛被交換,轉頭他又被人懷疑有日本間諜的嫌疑---于是不準回歐洲,而是被送去了印度新德里。之后他又離開了印度,輾轉到了中國戰時的陪都---重慶,在荷蘭大使館當秘書。”
小武深吸了一口氣,道:“又行萬里路!這可是真夠坎坷曲折的呀!”
八角捋須笑道:“在重慶的這段時間,對高羅佩的一生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首先,抗日戰爭之時,中國優秀的文化名流大都去了重慶,高羅佩終于有了一個近距離直接接觸他們的機會。其次,高羅佩所精擅的中國傳統手藝---琴棋書畫---終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如魚得水,很快同當時許多知名文人打成了一片。”
小武詫異道:“高羅佩還有空去搞琴、棋、書、畫?”
八角一揮衣袖,又是一張白紙從袖筒中飛出,飄飄搖搖而下,小武連忙伸手接過來一看,正是高羅佩在中國國粹各方面的造詣細節列表。一邊耳中聽八角說道:“基本上除了圍棋之外,無論對哪一種國粹,高羅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他曾花費大量心血寫成英文專著《中國琴道》一書,使得中日名流,都對他刮目相看,非常尊敬。”
圖表 16高羅佩中國國粹造詣(部分)
小武細看了一會兒高羅佩的部分作品和事跡列表,不禁長吸了一口涼氣,道:“這也太夸張了吧?內容涉獵如此之深而廣,他也太牛了!”
八角繼續侃侃道:“一般來說,在國粹方面的這等造詣,是外國人所極少能夠達到的。所以,雖然當時重慶的文人名流所交往的圈子、往往是對外國人封閉的,但是高羅佩例外---于右任、馮玉祥、徐悲鴻、齊白石、郭沫若、饒宗頤等,都成為高羅佩交往的座上賓。”
小武贊道:“識貨的人一瞧就知道他的造詣,高羅佩的確能跟所有喜歡國粹的文人打成一片。”
八角捋須道:“在重慶那幾年,高羅佩不但‘高山流水會知音’,而且看到了對他而言極為重要的話本《武則天四大奇案》---不過他斷言30回以后都是偽作,所以只肯翻譯前面的部分。”
“與此同時,高羅佩還解決了終身大事:他結識并迎娶了一起工作的中國名媛水世芳---交通系成員、曾任中國駐蘇聯領事、天津市長水鈞韶的八女兒。”
小武笑道:“哇,真是因禍得福啊,再坎坷一點也是緣分!”
圖表 17高羅佩與水世芳夫婦小像
【一人坐著一人站著】?
?圖片來自互聯網
八角微笑道:“另者,高羅佩在中國傳統繪畫方面造詣同樣很強。當他寫《狄公案》的時候,一邊又覺得光寫還不過癮,為了夠給讀者更加直接的感受,于是又自己動手給每個故事畫上插圖,然后再出版。”
“事實證明,這一招十分有效,其插圖對中國和西方讀者的沖擊力和吸引力是巨大的。以前的話本小說多數都是沒插圖的,但在這以后中國出版的各種話本小說,插圖成為了標配。”
小武翹起大拇指,嘆道:“實在是牛!不過,高羅佩既然懂那么多國語言文字,那他寫作的時候,首選是用哪種語言呢?”
八角捋須道:“高羅佩的作品,無論是論文還是小說,一般會用英文先寫,然后根據需要翻譯成各種文字。但也有少數文章例外,他會使用拉丁文來寫---比如在中國性文學中的關鍵部分。”
小武大為驚訝,失笑道:“他還研究中國性文學?”
八角微笑道:“不但研究,而且他在這個方面的造詣極深!高羅佩后來發表的《秘戲圖考》、《中國古代房內考》、《艷情愛典》等等一出版就造成了洛陽紙貴---也使他被學術界譽為中國‘性學家’,而不僅僅是‘漢學家’。”
小武哈哈大笑,道:“怎么會這樣?他對中國的性方面極有興趣?”
八角笑著搖頭道:“也不完全是這樣。高羅佩認為,研究中國古代性文學是很嚴肅的事情---他將中國古典性文化聯系上道家的丹鼎之學、以及‘性命雙修’之道,認為是研究重要的哲學思想。”
“但是這些理念畢竟難以被西方的普通百姓接受,所以,相關的英文著作中凡一遇到關鍵和隱晦的地方,他就改用拉丁文來寫---因為在歐洲,文化不高的人是看不懂拉丁文的。”
小武又再大笑道:“原來如此!用拉丁文寫的部分想必都是‘少兒不宜’。”
八角莞爾道:“不過呢,高羅佩研究性文學的起因還是日本人造成的。當時,他翻譯的日文版《狄公案》正要出版,日本書商按照當地習慣,要求他配上裸女畫封面,以擴大銷量。”
“但是高羅佩堅決不同意,認為這不符合中國傳統---他只接受書商使用中國版畫作為封面。然而日本書商也是十分執著,認為按中國傳統也是可以使用裸女圖畫的(明朝),于是雙方就寫信爭辯了起來。”
小武失笑道:“這個也需要辯啊?”
八角捋須道:“為了驗證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是否正確,高羅佩給自己認識的日本、中國數十家古董商分別去函,詢問他們是否保有明代的木刻裸體畫像庫存。結果,不問不知道,這一問高羅佩就從多處得到了明朝刻板的彩印春宮圖冊,甚至因而可以解決中國名著中的一個懸案。”
小武越聽越奇,忙問:“什么懸案?”
八角捋須道:“就是《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高羅佩從日本京都獲得的二十四幅明代春宮版畫《花營錦陣》上,有明代作家屠隆的筆跡,同時有一幅圖上還有‘笑笑生’的署名。如果說之前有人推測屠隆就是蘭陵笑笑生的話,這些明代原版圖畫就提供了最原始的證據!”
小武連連點頭,道:“這下子收獲不小啊---蘭陵笑笑生到底是誰,中國學術界一直爭論不休,現在有了突破!---難怪高羅佩會一直研究下去。”
八角微笑道:“當然,一切研究都跟高羅佩自己的性格有關。他天賦擅長各種語言和文化,但是在鉆研學術時又‘不走尋常路’,完全是個‘非主流’的頑主!”
“不過,高羅佩的中國性學研究成果雖然社會影響巨大,然而學術界并沒有把他發表的內容當做完全信得過的考據。原因是后來有些漢學家揭發,其中某些春宮圖可能并非傳自中國古代---不排除是高羅佩自己畫的!”
小武又再哈哈大笑,笑聲經久不絕,半響才上氣不接下氣地喘息道:“竟還會有這種事?到底高羅佩是擅長傳統人物繪畫的呀!”
八角抿嘴嘿嘿道:“當然,如果你有機會當面質問高羅佩的話,他也是一定不會承認的。”
小武連連贊嘆,翹起大拇指道:“但是不得不承認,高羅佩絕對是個大才子!”
八角一甩手,道:“最后給你看一首高羅佩所做的小詩,感覺一下。”
小武連忙接過飛來的小箋,開始賞鑒:
贈友人徐文鏡
高羅佩
漫逐浮云到此鄉,
故人邂逅得傳觴。
巴渝舊事君應憶,
潭水深情我未忘。
宦績敢云希陸賈,
游蹤聊喜繼玄奘。
匆匆聚首匆匆別,
便泛滄浪萬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