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企業做硬件似乎已經成為常態,360的隨身WiFi、路由器、兒童衛士等,墨跡天氣的空氣果,樂視的超級電視,世界佳緣的情侶手環,高德的車聯網硬件,美圖的手機,小米更是大規模進軍硬件市場,發布了智能電視、無線路由器、小米插座、小米盒子、小米凈化器等系列智能硬件。那么這些互聯網公司為什么要做硬件呢?在我看來,原因有以下幾點。
1、搶占入口,生態布局
互聯網背景下,有一句話叫做“得入口者得天下”。隨著人們社會化、碎片化時間越來越多,人們對于移動終端設備的需求與依賴性越來越高,若將每一臺設備比作一個入口的話,那這個市場不容小覷。而隨著互聯網服務同質化越來越嚴重,企業很難在內容上吸引到更多的用戶,越來越多企業試圖通過硬件切入搶占入口,繼而輸出服務獲取利益。以小米為例,小米的生態布局是以人為中心,以設備為延伸。小米從三個入口掌控硬件層面:一是手機,二是電視,三是路由器。其中,路由器是一個極具潛力的入口。手機連接個人,電視連接家庭,而路由器則連接家庭所有智能設備。而小米則從路由器起步,試圖建立一個智能家居生態圈,為用戶提供獨特的內容,硬件產品繼而圍繞用戶形成內容持續輸出傳播的生態閉環,成為后繼內容消費的流量入口。
2、軟硬結合,獲取數據
從2008年蘋果發布iOS 2.0同時引入AppStore開始,移動App已經深入人心。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各式各樣的軟件層出不窮,但“軟”、“硬”結合的產品并不普及。近幾年像智能手環、手表,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設備開始大規模涌現。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單純依靠軟件獲取的數據太有限了。以健康管理的軟件為例,我們很難通過手機去獲取用戶的心跳、脈搏、體溫等相關數據,我們需要借助一些可穿戴設備比如智能手環去連續監測并實時獲取數據,繼而再利用軟件去分析這些數據,提供實時的健康指導和更科學的實施個性化健康管理。所謂的硬件就是這些數據的入口,把握好入口,才能將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形成大數據的互聯網結構模型,而正是這些數據模型能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指導。
3、服務轉型,商業變現
我們都說這是一個內容為王、服務為王的時代,很多互聯網公司依靠優質的內容、高質的服務獲取了大量的用戶,雖然他們擁有巨大的流量,但是做到流量變現的卻寥寥無幾。以墨跡天氣為例,雖然擁有2.7億用戶,4500萬日活躍用戶,但是只能依賴廣告,盈利來源單一,仍然難以支撐墨跡天氣的未來。而硬件讓互聯網公司看到了快速變現的曙光。墨跡推出了空氣凈化器,想要通過售賣硬件實現商業化變現。再者,硬件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用戶粘性。因為用戶放棄一個APP的成本是極低的,但是放棄一個硬件產品的成本卻并不低。舉個簡單的例子,用戶可以選在通過閱讀類的APP在手機上看電子書,但是假如用戶很忙沒有時間去看書,或者用戶覺得這個APP的使用體驗不好,那么用戶很輕易就會放棄該產品。但是當用戶買了一個kindle的時候,用戶會不停的去督促自己看書,因為假如用戶把kindle遺棄在一旁,那么買kindle的錢就相當于打水漂了,這對用戶尤其是價格敏感型的用戶而言,是一種極大的損失。
互聯網企業如何切入硬件市場?
但是,中國互聯網企業崛起和形形色色的免費脫不了關系,360-軟件免費,土豆優酷-免費正版視頻,微信-免費短信工具等,可以說在現在的互聯網上,我們看到所有的核心服務都是免費的,所以互聯網企業想要通過高價售賣硬件似乎有點背道而馳。也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大力推廣硬件免費模式。
1)硬件免費,依靠價格優勢打入市場
和傳統硬件廠商相比,互聯網公司在硬件的設計、研發、生產都不占優勢,品牌知名度也有待提升,但是像軟件、內容、服務是互聯網公司所擅長的,所以應該盡可能的降低硬件價格,通過價格優勢打入硬件市場,獲取一定數量的用戶。所謂的硬件免費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免費,而是以成本價零利潤出售硬件,然后依靠用戶規模和流量進行變現。互聯網就是免費的,用原材料成本價銷售產品,就是免費。再者,互聯網公司擁有傳播平臺和用戶,具備較強的流量變現能力,互聯網平臺擴張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它們的營銷成本其實也并不高。
2)盈利,核心是服務、內容
既然硬件不賺錢,那么互聯網企業該如何實現盈利呢?硬件免費背后需要有強需求的收費模式做為支撐,因此硬件免費的前提是價值鏈的創新,在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的時候,需要提供差異化的服務,服務才是未來競爭的核心。先通過價格優勢打入硬件市場,然后再通過軟件、內容、服務盈利,這是互聯網公司深耕硬件產品比較可行的路。
3)付費內容服務助力硬件免費
為什么以前做不到硬件免費,而現在卻可以實現呢?這和內容付費的興起也有很大關系。過去在人們的潛意識里,不論是音樂、影視還是新聞、小說,就應該都是免費。而如今,不得不承認,消費升級推動了內容付費的趨勢,問答、直播、影視、圖片、資訊、音樂、音頻、課程等眾多內容付費市場都將迎來一個全面的爆發,伴隨著知識付費的流行,內容付費開始真正在各個領域全面興起,這也為硬件免費提供了有利支持。以樂視為例,它之所以能做到在414硬件免費日突破23.2億銷售額,是因為這個時代不同了,用戶為付費內容服務買單的習慣逐步養成,所以精品內容、獨家服務體驗能夠吸引用戶購入智能電視、手機等相應的硬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