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罪人地說一句——
Sir并不看好蔡康永老師的導演處女作,《“吃吃”的愛》。
作為一個摩羯座,Sir從來不信什么天上掉餡餅,這事具體到電影,就是從來沒有一團和氣拍出來的佳作。
無需諱言,Sir愛的導演,即使是商業片傾向的, 周星馳、卡梅隆,甚至大衛·芬奇,都是片場暴君,他們會為一句臺詞、一個眼神、一件道具,使勁地磨、耗、折騰到死。
他們都是強迫癥,細節控,事逼狂。
都聽說過吧,“你嚇不倒我,因為我在為詹姆斯·卡梅隆工作”。這半真半假的玩笑話,曾印在卡梅隆劇組工作人員的T恤衫上。
那,康永哥是個什么樣的人?
就性格來說,他是一個“好人”。
他周到到什么程度,上周六《奇葩說》,首要冠名贊助商老板雷軍充當男神,坐在辯論臺上,辯題是,《該不該當一個邀功精》。
辯賽中途,主持人何炅幫贊助商吉祥物“米兔”向雷軍邀功,感慨“米兔”工作如何努力,這時,鏡頭帶過另一個贊助商(的吉祥物),一閃而過。
只有蔡康永留意到了。
等何炅說完,他用“你真的很讓另一方失望”,巴拉巴拉,又把話題Cue回去補償。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人,會在片場為了一個細節,不妥協地干到底。
電影,某種程度,就是導演的夢,而其他人,包括演員、攝影、美術、剪輯,都是幫導演圓夢的人,換句話說,導演需要完美地控制他們。
而控制人,大概是康永哥最不想干的事吧。
所以,對《“吃吃”的愛》的正確期待,是別把它當成一部電影,把它當成是對《康熙來了》粉絲的回饋大禮,蔡康永寫給小S的情書都好過。
而毒舌更好奇的是,康永哥是如何用他的“說話之道”,說服小S跟林志玲這對“宿敵”,同臺演出的。
請別以為她們的“撕”都是演出來的,康永哥明確告訴我們記者:不是。
媒體見面會上的撕逼戲碼
Sir不是相信康永哥,Sir更相信這是兩個女明星遇見后的必經宿命。
PS.一般《毒舌電影》的采訪稿都會采用敘述體,但因為本次采訪猛料很多,且康永哥能說會道,百分百以對話體呈現,效果更好。
至于Sir的感想,照例留到最后。
毒舌對話康永哥,最毒的問題當然要直接問。
但八卦并不是我們的重點,事實上,我們要探討的是宿敵背后的“關系”、“羈絆”,及娛樂圈或明或暗的規則等等。(以下毒舌簡稱毒,蔡康永簡稱蔡。)
毒:電影我看了,感覺就是四個字“戲假情真”,電影本身就有做夢的設定,但是能看出有真實的感受,特別是演藝圈小咖、諧星辛苦的打拼經歷。我想,你在《康熙來了》中應該見過比電影更古怪、更離奇的真事吧?
蔡:如果讓我們《康熙來了》來設計小演員的段子,可能比這個手段還要古怪得多吧。
我為什么會把這個故事設定在娛樂圈,有很大原因是我真的碰到太多人他們要當明星了。
小朋友很容易在沒有想好人生方向的時候,就說他們想要做演藝工作。
我想讓他們看一下,做藝人跟所有工作一樣,都得證明你自己。當你沒有辦法證明你自己的時候,會比在一家公司擔任一個不重要職位的職員挫敗感會更強。
毒:所以,電影想傳達的主題就是“教訓”這些小朋友嗎?
蔡:這應該是附帶的一部分。
我們人生很多的奮斗其實是為了向別人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
我跟小S離開了《康熙來了》以后,拍這個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想要證明自己的過程。
我想做一個實驗,當不可抗拒的死亡來催促你的時候,你是選擇放棄還是會更加努力。
在我看來,死亡,就是一個讓人生有意義的依據。那么小S這次的角色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要用喜劇的方式去表現,如何認真地死。
毒:林志玲和小S一開始就是你電影的不二之選嗎?
蔡:一開始就想好了。
志玲跟小S的恩怨其實很像是我一路弄出來的。一開始兩個人都是我的朋友,小S才有那么強的嫉妒心。
她每一次較勁的時候,都把志玲拖入這個不得已的戰場中,這個戰火延續了12年。
我應該有這個義務用一部電影去化解兩人的恩怨吧。
毒:但是好像永遠都沒有辦法解決。
蔡:我想只是惡化而已。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兩個女明星互撕的戲確實很好看。
毒:如果兩個女明星互撕失控了,鬧得不可開交,你會怎么辦?
蔡:我可能會同步拍一部紀錄片,在旁邊側拍。
調解是沒有用的,小S在演這出戲的時候,只要有林志玲在,她還是忍不住要跟她較量。她連同一場戲被她搶過風頭,都不愿意忍受這件事情。
不管怎么想象她跟志玲會是一對很有友誼的小朋友。可是她說,你不要幻想女明星在同一個場合里會愿意被另外一個女明星蓋過去光芒,所以每一次只要是她跟志玲的對手戲,如果志玲演得用力一點,她會還一個更用力的。
林志玲:早上好!進嗎?
小S:進來就飛踢喔!
毒:我能看出在演職名單里面其實算是小小的平衡,女一號是小S,林志玲是友情出演。但是從觀眾角度看,林志玲戲份也不少,說雙女主都說得過去啊。
蔡:你要是有這個說法,小S會殺了你的(第一次要殺我)。
她絕對不會容忍聽到雙女主這三個字,她每次走進片場都要求我們說唯一女主角到場,然后她門上都要貼“唯一女主角”幾個字。
毒:你的片場是一片祥和嗎?
蔡:我的劇組祥和是因為小S,她很會營造祥和的狀態。
不斷帶好吃的、好喝的東西到片場來。她一邊招待所有劇組員工,一邊誹謗所有沒有請大家的女演員,包括林志玲在內。
只要她請客,她就一定要補一句,志玲都沒有這樣招待你們,都是我在照顧你們。這很好笑,可是又是真的。相對來講,我很冷淡。
毒:其實你完成了一個難度非常大的動作,類似于在內地找范冰冰跟李冰冰演姐妹電影,了不起。
蔡:我相信應該有別的導演可以克服這件事情。
當時范冰冰來上《康熙來了》的時候,小S有邀她,不如我跟你演姐妹吧。然后范冰冰有說,好啊。可是那時候我就想,如果小S跟范冰冰同臺,她也是要跟她較勁的。
小S和范冰冰互摸臉頰,比較誰皮膚好
后來我看了《風聲》,看周迅與李冰冰同臺,兩個人也是使勁渾身解數去演,戲才那么好看。
《風聲》周迅 VS 李冰冰
毒:如果把女明星比喻成某個物種的話,爭斗,好像是她們的天性。
蔡:因為明星必須是宇宙的中心,一個宇宙怎么會有兩個中心呢?這沒有道理。
毒:我們很少說男明星,至少表面上還維持君子之道。
蔡:男明星比較常呈現合作的關系,這很妙。
像我們喜歡的很多經典電影,兩個男主角絕大多數都沒有問題,就是我們可以認同兩個都是男主角。
可如果拍像貝蒂·戴維斯和瓊·克勞馥的《蘭閨驚變》的話,那個撕的簡直就太黑暗了,像恐怖片一樣地撕。
《蘭閨驚變》貝蒂·戴維斯(左)和瓊·克勞馥(右)
從心理動機來說,《日落大道》里面葛洛麗亞·斯旺森就把自己當成全世界唯一的明星來對待。
所以小S呈現這種宇宙唯一女明星的態度,似乎要壟斷所有人的寵愛跟注意力,而不愿意跟別人分享,不是孤例。
《日落大道》葛洛麗亞·斯旺森(中)
毒:會不會是因為性別原因,娛樂圈女性比較弱勢,她們更渴望資源?在娛樂圈被關注、被寵愛,其實也是一種資源。
蔡:我覺得是因為志玲在任何判斷女生天性的標準上,都占了優勢。
所以常常被壓迫到的,像小S這樣的,就會感覺到她勢必要在某一個戰場有壓倒性的勝利才能夠平衡。
毒:目前她在哪個戰場上有壓倒性勝利?
蔡:她認為這部電影是她壓倒性的勝利,就是她的戲份,完全是以她為主的,連海報都是她。
小S在整個剪輯過程中,很急著看電影,我都不能答應她。因為配音也沒有做好,特效也沒有做好,是很邋遢的狀態,不想給女明星看。
她很在意,問的問題永遠都一樣,你正在剪輯嗎?我說,是。她說,是不是越剪越好看?我說,是。她下一題就會問,我演得好不好?我就會說,非常好。然后她下一句一定是說,有沒有比林志玲好?
這一巴掌可不輕
毒:她是直接說出林志玲的名字,還是只是說她?
蔡:她是說有沒有比林志玲好?把這個名字直接說出來了。
我就很肯定地回答說“有”才會放過我,要不然會一直傳簡訊繼續煩我。
她從來沒有隱諱過這件事情——她要稱霸演藝界。她會用喜感的方式表達,所以大家會覺得很可愛,而不是覺得很恐怖。
毒:所以我就懷疑她這種不爽是演的嗎?是真的有那么不爽嗎?
蔡:我認為是真假參半的,她不全然都是演的。
對這個我還是蠻有把握的,如果她全部是演的話,她平常就會很放松。
可是她平常還是會有謹慎、恐懼的戰斗感。她是一個非常有斗志的人。
我會證明 諧星也是會演戲的
毒:你欣賞這種斗志嗎?
蔡:當然,當明星就得要這樣啊。
比方說蔡依林的演唱會請她去當神秘嘉賓,那她出場的那3首歌,都得要壓倒蔡依林才行,這就是她的斗志,她不管那是誰的場子。
我覺得明星的天職應該要這樣子,這是好習慣。
毒:你之前是學電影的,也看過很多經典的電影,那么,你對小S演技專業和真實評價是什么?
蔡:我很珍惜的四個字是渾然天成。
我認為她是一個“抓馬”(drama)的人。這種渾然天成的明星,其實非常少見。她就算擺在路邊,我都會覺得你會注意到她這么一號人物。
渾然天成的人,其實需要給她可信的角色去鞏固自己的魅力。
“渾然天成”的小S
毒:假設換一個被公認更有演技的女演員,是不是會幫助你完成得更好?
蔡:這(電影)是要向《康熙來了》的粉絲交代我們去干嘛了的事情。
如果我叫停《康熙來了》,我自己交的成績單沒有她的話,我覺得是對《康熙來了》粉絲很過分的做法。
而且我很好奇她會演成什么樣子。
毒:《“吃吃”的愛》里絕大多數人,人生中認可的兩件美好的事,一個是吃,一個是愛。但是有一樣東西沒有說,就是性。為什么?
蔡:根本沒有考慮過。
因為是小S演的,我不想讓她碰性這個東西。
我當時避開是因為我認為所有想看小S演戲的人,會理所當然地判斷這里面會有很多床戲,很多風騷的戲。
我把這些去掉了,我不想要那個東西,不要讓任何人聯想到過于典型的《康熙來了》中的她。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狀況,喜感跟性感有的時候是抵觸的。如果在床上有人笑出來,事情就毀了。
性感的志玲姐姐
毒:所以,更性感的還是林志玲吧,她承擔了傳遞“性感”的信號。有一場練習耍棍子的功夫場景,我注意到林志玲的網眼緊身衣是黑色的,但里面的bra卻是紅色,是故意的吧?
蔡:真的很厲害,因為你跟我的男性剪輯師是唯二跟我提到這件事情的。他就說這個安排太好了。
小S當時看到林志玲那個打扮的時候,她有嚇到,說她輸了。你要是敢說林志玲更性感,小S會殺了你的(第二次想殺我)。
毒:在小S的生命中,你是金世佳那個角色嗎,永遠陪伴,無怨無悔。
蔡:我覺得有一點,就是她最悲慘的時候會找我,她也樹立了一個行為的模式,是她知道事情不到她承擔不了的時候,她不會找我。
因為她知道我不那么喜歡扯在柴米油鹽的事情當中。
她有自己的姐妹,可以消化一些事情。可是嚴重到她需要具體建議的時候,她就會找我。
毒:不累嗎?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是有偷懶的本能,都很怕這種情感的壓力。
蔡:所以上官娣娣(小S 飾)的遺言里面說,我從此可以躲在你的心里,再也甩不掉我。
我寫這個話的時候,其實意思就是說(提醒),如果你沒有死掉的話,你可能有一天會被甩掉的,就是你太煩人了。
毒:涉及到的幾個當事人,小S和林志玲看過全片嗎?
蔡:志玲還沒看到,小S已經看了兩遍了,就是爽到不行。
她覺得整個電影看起來好棒,沒有想到她第一部電影可以這么好哭好笑,她很開心。
我就回了她一條簡訊,會不會是你一個人在High而已?
我想要澆一點冷水,不希望她過度。因為萬一全世界沒有跟她一起High的話,她會不會過度失望,所以我就先提醒她。
她就回,就算只有我一個人在High,我也覺得好值得。
毒:如果大家都覺得因為你太愛小S了,而犧牲了做導演更多的追求,明明去表現更好的機會被錯過,這種取舍值得嗎?
蔡:我覺得是值得的,因為我對人生的定義,其實是你在別人人生留下的痕跡遠超過抽象的成功。
上雜志封面、得獎、票房數字都是成功,可都是抽象的成功。
你在別人生活里留下一個明確的痕跡,那才是真實的人生。
我這部電影如果賣得很好,我當然會非常感激大家。可是它是一個抽象的東西,如果你因此而讓小S沒有那么High,那你在她人生留下的痕跡就淡很多。你讓我選,我一定會選一個留很重的痕跡。
我就是諧星
我的專長就是讓人家看笑話
毒:其實我們都看到很多你為小S做的事情,認定你太愛她而包容她、呵護她,反過來說她有沒有這樣愛你、呵護你?
蔡:她這次演出前,其實有接到好幾個邀約。
《康熙來了》停了之后,她就接到不同的導演找她去演戲。她沒有告訴過我這件事情,后來我都是從別的導演那邊聽到的。
小S認為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只能是我的。(除此之外呢?)如果我有一天要求救,她一定會來救我。只是我目前還好,還沒有到那個地步。
毒: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你讀的書比她多,更成熟,關系相對來說容易平衡,如果是旗鼓相當,就像兩個女影后,關系就沒那么牢固了。
蔡:有趣的設定,如果有一天我解決不了的事情,只是讓她更困擾的話,何必要找她?
我覺得男生跟女生真的不一樣。
為什么說我們寵愛一個女生?是因為我們給她更多,而不求回報,這才叫寵愛。
毒:這里面有沒有一點點成分是來自于一種優勢?或者是性別,或者家庭,知識等等。
蔡:一定有,就是我比較成熟。
然后我比她的家庭編制小很多,所以她的脆弱范圍很大,她有三個女兒,然后有丈夫、公婆,確實很大。
我的脆弱范圍很小,相對來講她被打擊到的幾率比我高很多。
說實話,我對她的感激是來自《康熙來了》這么多年,她雖然承擔了大部分的光芒,也承擔了大部分的炮火。
社會上有負評的時候,都是沖著她去的,我就算出面也替她挨不了幾刀,就是她得自己挨刀,這是個很殘忍的真實。
毒:這個好像沒有聽你說過。
蔡:這是我很真實的想法。
因為真的擺明了這個社會一旦有部分憤怒的傳統人士,比如家庭主婦。罵人的時候從來沒有一次是指著我鼻子罵的,全部都是指著她的名字罵。
我是Sir還有話要說分割線
最后,循例再多說幾句吧。
除了《康熙來了》,大家都知道,康永哥今天另一個知名身份,是《奇葩說》的四季導師。那么今天,按照辯論風格,我們也把這次對話,做一個總結好了。
“求仁得仁是可以做到的。”
在相對緊密、封閉的關系圈里,平衡的要義就是各取所需。
比如在《“吃吃”的愛》里,小S要成為絕對的焦點,海報上是大大的她,請注意,所有媒體宣傳稿,都要提她是唯一的女主角。
蔡康永給了,林志玲配合了,小S得到了。
而為了對得起這份寵愛,小S也要拼命去演,在戲里尬戲。
戲里尬戲的小S
但,庸俗地講,林志玲是輸家嗎?
不是。
除了康永哥提到,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如果你看過電影,你會發現,林志玲雖是“友情出演”,戲份并不少,扮演的角色甚至有點帶勁。
林志玲應該知道,康永哥不會因為一個“友情”的虛名,而完全忽略掉她。
況且,某種程度,這次合作,又可以在林志玲仗義和高情商的媒體資料庫中添上一筆鐵證。
而蔡康永呢,只需要做到導演的本分,就可以平衡關系,順利拍完電影,不像《宿敵》里那個胖導演兩頭調情、曖昧,越搞越亂。
無為,克制,就是康永哥的厲害之處。
“強弱非一時定局,
也不是你們所能看到的表面現象。”
都說蔡康永包容、呵護小S,做足好閨蜜的本分,小S似乎盡享就可以了。但是,今天蔡康永才說出真相,固然因為自己夠成熟,有更多的生活智慧,占強勢;
問題來了,小S就一定弱勢嗎?
不是,仔細回想一下,在《康熙來了》節目中,因為有蔡康永這個定海神針,她才可以放心大膽地去“揩油”。
而在節目之外,12年來一直飽受婚戀上的各種傳聞、爭議,比如與黃子佼,比如家暴等等,小S以放得開的諧星身份嬉笑怒罵,不也都一一過關。
換了更像知識分子的蔡康永,遇到類似的事兒,你確定他的教養、學識會不會成為枷鎖,反倒手足無措?
《康熙來了》對兩人而言,都是互相保護,攻守一體的。
“與其說女明星是“奇怪的物種”,
不如說,她們在配合所有人,
“想當然”履行職業的使命,甚至是“宿命”。”
都說演藝圈擅長炒作,炒作是無中生有,炒作也可以是添油加醋,況且,謊言重復一千遍,也極可能在當事人心中,戲假情真。
我們很難掂量、勘破任何一對情侶、兄弟、姐妹、宿敵真實愛恨的比例——可能連他(她)們都不清楚。
但我們能確定——
即使是宿敵,任何一方都因為對方而更有生命力,當你真的失去那個“恨不得吃掉對方”的敵人,你也會失色不少。
以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