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漫長旅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而有些人卻如“有毒”之物,給我們帶來無盡的困擾和痛苦。正如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在股東大會上所提到的那樣,要盡快遠離那些“有毒”的人,即便付出一些經濟成本也在所不惜。對此,我深感認同。
一、垃圾人:遠離是非,守護內心安寧
網上曾有一個提問:遇見垃圾人怎么辦?有人給出了明智的答案:年輕人可能會有沖勁想要懟回去,但上了點年紀的人會告訴你,不要跟他們斗,無論輸贏。
垃圾人,他們往往充滿戾氣,缺乏理性和道德約束。與他們較勁,只會耽誤自己的時間,還會惹來一身麻煩。媒體人@桌子就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年輕時,他和父親騎著自行車去縣城趕集,在一條窄巷子里與兩個騎摩托車的男人相遇。本可以一方讓路就解決的問題,卻因雙方的僵持和惡語相向而陷入僵局。直到父親趕來,拉住桌子讓對方先過。回家后,桌子抱怨那兩個人囂張不尊重人,而父親卻平靜地說對方一看就不是好人,跟這樣的人糾纏下去沒什么好結果。
的確,和垃圾人在一起,只會拉低我們的層次。尼采在《善惡的彼岸》中說:“與惡龍纏斗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對付垃圾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理睬。永遠不要跟他們講道理,默默遠離,才是最高明的做法。因為與他們爭論,我們不僅無法辯出輸贏,還會沾上一身泥。我們的時間和精力是寶貴的,不應該浪費在這些毫無意義的爭斗上。
二、認知低的人:停止消耗,保持獨立思考
有人說:“認知水平,是人與人之間最大的鴻溝。”在過去,我們可能不以為然,以為遷就些就能與認知低的人交往。然而,有了一定閱歷后才明白,認知層次不一致的人,本就不適合相處。
你對他們掏心掏肺,滿心赤誠,他們卻覺得你在算計自己。你說再多,也是對牛彈琴,他們從不會入耳。跟認知低的人相處,對自身就是一場消耗。網友@云帆的經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大學畢業后在城里工作,回家時建議發小去城里開一家干洗店,卻遭到發小的拒絕和冷嘲熱諷。發小認定云帆是在坑自己,把火氣都發到了他身上。盡管后來干洗店發展得蒸蒸日上,發小卻仍舊嘴硬堅持自己的觀念。
道格說:“別和山洞里的人交流,因為那樣你必須先走進山洞。”無知的人,思維早已固化,任你解釋再多,他們也不會接納半分。跟這種人相處,我們應該保留自己的想法,不要試圖改變對方,也別讓他們影響我們。我們要學會在認知不同的人群中保持獨立思考,堅守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
三、三觀不合的人:尊重差異,勇敢放手
當年水木年華憑借《一生有你》一炮而紅,但在走紅后,成員盧庚戌和李健卻對如何發展產生了分歧。盧庚戌認為要緊跟潮流,唱流行樂;李健卻想保持音樂人的初心,走純音樂路線。他們爭論不休,關系幾近破裂,李健一度情緒低迷,失去創作靈感,只能借酒消愁。最終,李健深知兩人三觀不合,不可能長久,果斷退出了水木年華。后來,他憑著自己的音樂才華,成為了樂壇中獨一無二的音樂詩人。
三觀不同的人,就像兩條相交線,走著走著分歧就會越發明顯,最終塵歸塵,土歸土。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會有這樣的經歷:即便是要好的朋友,卻總會為一些事情爭執不下,最后還是走向了分離的結局。兩人三觀不同,連快樂都不能分享,永遠都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相處起來太過心累。聽過一句話:人與人之間的大部分矛盾,都源于彼此的三觀不同。不要為了維系一段感情,拼命委屈自己。遇到三觀不合的人,別再湊合了,早早離開,才是對雙方最好的結果。我們應該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勇敢地放手那些與我們三觀不合的人,去尋找真正與我們心靈相通的伙伴。
四、心窮的人:堅守善良,遠離貪婪
聽過一個心理學概念,叫受助者惡意。意思是幫助別人,對方不一定會感激,反而會從內心深處生出惡意。這類人,往往內心貧瘠匱乏。一旦跟他們糾纏在一起,對人生就是一場災難。
在電視劇《人世間》中,周秉昆做生意賺了些錢,給家人買了套大房子。得知好友肖國慶和妻子吳倩下崗沒地方住,便好心把空出來的老房子給他們免費住,還幫吳倩介紹了一份書店的工作。多年后,周秉昆因買的大房子是騙局要搬回老房子,吳倩卻一改往日的諂媚,撒潑打滾非要他給丈夫找份工作。周秉昆雖憤恨自己識人不清,但還是幫肖國慶找了工作,之后便與他們不再來往。
心窮的人就像一個無底洞,無論你給予多少,他們都貪得無厭。到最后,反而會把你拖到坑里,不榨干你身上最后一滴血不罷休。我們永遠不要把自己的善良,浪費在惡龍身上。對那些不知感恩的人,關上心門,才能過好自己的人生。在付出善良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辨別那些真正值得幫助的人,避免讓自己的善良被心窮之人利用。
五、吸食你能量的人:守護能量,專注自我
我們身邊有這樣一類人,只要他們心情不好,就向你抱怨最近發生的一切,發泄心中的不滿。他們一靠近你,便會像黑洞一樣吸食你的能量,讓你越發糟糕。坦白講,我們人生中遇到的大多痛苦,都源于這些黑洞人。
作家李悠悠在留學期間,曾遇到一位年紀相仿的女生。兩人同在一家酒店兼職,很快便成了朋友。李悠悠打算苦練英語,尋找更多工作機會,并鼓勵女生一起行動。不料對方每次都沮喪地說自己不行。而且每當李悠悠回到宿舍,她就撲過去抱怨一天的遭遇。久而久之,在女生的影響下,李悠悠也生出一種無力感,情緒越發暴躁。意識到這點后,李悠悠開始有意疏遠女生。跟對方不再來往后,她拼命學習,很快就找到了更好的兼職,最終成為一名作家。
富蘭克林在《窮查理歷書》中寫道:“一顆爛蘋果,弄壞一筐蘋果。”那些消極悲觀的人,就像這顆爛蘋果,最終也會讓你染上負能量。我們要知道,自己的能量有限,不要為不值得的人消耗。遇到負面磁場的人,該回避就回避。收起你的善意,你才能騰出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學會辨別那些“有毒”的人,并果斷地遠離他們。一份壞的關系,不僅消耗我們的能量,還會把我們的感情、生命力、動力和身體的種種機能都一點點耗盡。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與那些積極向上、善良真誠、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相處。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綻放出更加絢爛的光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遠離垃圾人,我們能避免陷入無端的紛爭和麻煩;遠離認知低的人,我們能保持獨立思考,不被固化的思維所束縛;遠離三觀不合的人,我們能找到真正的心靈契合者,享受美好的人際關系;遠離心窮的人,我們能守護自己的善良,不被貪婪所傷害;遠離吸食我們能量的人,我們能守護自己的正能量,專注于自我成長和發展。
讓我們勇敢地對“有毒”之人說“不”,以堅定的步伐邁向充滿希望和美好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辨別能力,學會保護自己的心靈和情感。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地去尋找那些能夠給予我們正能量和支持的人,與他們攜手共進,共同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
人生短暫,我們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浪費在那些不值得的人身上。讓我們以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決心,遠離“有毒”之人,擁抱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