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沒有什么資格說理財這個話題,因為我既沒有在股市賺到錢,也沒有趁著樓市火爆的時候買過房,更沒有正兒八經地攢過錢,所以這也算不上一篇理財的文章,純粹是一些感想,覺得可以說一說。而且買不買車這件事,在不同城市不同家庭的人的需求是不一樣的。
有車這件事情,十年前還是很稀有的,甚至可以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征。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車越來越普及,隨著而來的是交通狀況越來越差,對我來說,車現在只是一種交通工具。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手上有閑錢,真的沒有買車的必要。因為車就是一種消耗品,不僅消耗你的金錢,還消耗你的時間。
車是個消耗品
車是個消耗品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只要一開出4S店,你的車就開始貶值,并且消耗你的現金流。先來算一筆賬,在一輛車上,你需要支出的費用,包括但是不僅限于以下費用:
1、車的保險費:每年5000至-10000不等。
2、油耗:每月500—1000不等。
3、停車費:每月200-500不等。公司、商場,現在基本上大部分地方都開始收停車費。
4、保養費:每1萬公里幾百到幾千不等。
5、零部件更新費。
6、意外交通摩擦:雖然保險公司會陪,但是事故過多,保費就會增加。
7、車輛折舊費:一輛10萬的車,平均使用按十年算,分攤到每年,費用是1萬。
8、車庫:10萬-20萬不等,看城市看小區。
9、利息損失費:按照車輛10萬,車庫10萬,年利率5%計算,一年也是1萬。實際情況是,你的車輛支出費用更高,投資理財有道,年利率做到10%應該不是問題。
10、罰單,一年少則一兩張罰單,多則就沒有上限了。
……
這樣算下來,一輛車最低的年損耗至少在3萬。如果車更好,車庫更貴,一年5萬的損耗打不住。
比買車更好的交通方式
感謝互聯網時代,在共享經濟如此發達的年代,除了買車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更便利的出行方式可以選擇。
1、城際間可以選擇高鐵
對于高鐵,我個人是很有偏好的。我個人覺得只要是小于6小時的高鐵圈,都可以選擇高鐵出行。開車需要兩個小時路程的城際間,高鐵在40-60分鐘之間即可達到。去高鐵站和下高鐵站以后要去的目的地,可以選擇出租車等交通工具,絕對不會比自己開車慢。
2、同城可以選擇出租車或快車
我算過一筆賬,即使我每天上下班出門都打車,我一年的交通支出都要比自己買一輛車少得多。按照打車每天50元計算,一年也就1.5萬的交通支出。其實一年也用不上每天都打車,如果想節省一點支出,可以選擇打拼車等方式。車的損耗、年利息、車庫,任何一筆費用拿來都夠你一年內打車的支出了。
3、送上門的快遞
隨著服務越來越好,越來越多的大件物品,你可以選擇送貨上門,而不是自己開車出去采購。那些比較重的物品,可以選擇網上采購,很多物流現在都是送貨上門的。柴米油鹽這些又重又是生活必需品的東西,網上購買就可以了。這里又可以延伸出一個話題,大賣場的衰弱將會成為必然的趨勢。
為什么不開車?
開車是一個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
我駕照拿到手已經將近8年,偶爾也會開車,但是每次開車我都覺得是一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事情。因為路況很差,很多人都會橫沖直撞,而在大城市,則是高架、輔路、支路太多,一不留神就很容易跑錯路。開長途車的累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我是能不開車就不開車的人。
開車是一件很耗費時間的事情
在共享經濟不發達的時候,打車確實是一件比較費時間的事情,可能迎著風雪在馬路邊站上半天也等不來一輛出租車,這個時候的我們內心總是想,等我有錢了一定要買輛車,這樣就出門就很方便了。那時候,路上的交通并不擁堵,停車也很方便,唯一不方便的是打車這件事。在這樣的場景下,想要買一輛車的愿望變得非常強烈。
現在,時代不同了,馬路上的交通狀況越來越差,但是打車卻越來越方便。不管是打出租車還是快車,我在網上約了以后,不到一分鐘就必然有人接單。司機過來接我的路上,我也正好下樓,等到我到樓下以后,司機基本也已經到達了。在
高鐵上、出租車上,我一般都隨身帶著kindle或者surface,這一部分時間可以被利用起來看書或者寫一篇文章的提綱。
到達目的地以后,再也不用被停車困擾,現在都是免密支付,下車即可。這里又為我這種停車技術不佳的人節省了大筆的時間。自己開車的話,每次去往一個目的地,光停車就要耗費我大量的時間,而從停車場到達目的,也需要不少的時間。
我覺得不管是從經濟角度,還是從時間成本看,對于年輕人來說,買車都不是一個最優選項。當然,對于有孩子有老人的家庭來說,我覺得還是很需要一輛車,來為家人服務。生活在四五線城市,打不到車的地方的人,也建議買一輛車。那些錢多得沒地方花的人,買輛車也是一個好選項,如果買得起車,還請得起司機的,那也無所謂要去計算劃不劃算這件事情。但是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我們都是平凡的普通人,我們需要買房養家,照顧老人,養育孩子,當然還有一大部分錢用來自我提升、出國旅游、健身護膚,雖然說不需要精打細算過日子,但是也是需要把每一筆錢用在最合適的地方,用在刀刃上,來讓自己過上最好的生活,因為我們都是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