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1號這天完成了這一篇這一年關于工作的復盤。
有一個還算不錯的感受是,很多事情你在做之前覺得萬般艱辛,做完之后覺得不過如此。
也是團隊共同用的思考框架,共6個問題,給2016一個交代。
2017,你得加速成長了。
2016年本職位的職責是什么?評價一下自己這一年在自己職責上發揮的作用有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回顧年初和每月的戰略目標、數據、個人期待在本職位發揮的作用)現在的差距各自是什么?哪些是做好的?哪些是有待提升的?
2016年重點工作梳理:
以“提升社群活躍度”為目標,組織了以下活動:
年初,6300人參與的新年計劃活動“定制2016”
4000人參與的改變自己訓練營·夢想熱身版(基于三件事的打卡活動,有選對導師支持,并打磨出了工具)
橙子學院成立之初,以活躍度為目標做了這些事情
1000人參與的自控力UP訓練營(正式使用基于服務號的三件事打卡工具)
以社群粘性為目標,做了以下工作:
招募城市合伙人,建立橙市合伙人活動制度
確定生命之花研習會玩法,出同一版本的活動手冊
4月完成29個城市合伙人對接
6月發布橙市合伙人激勵制度,6-8月實現全國活動場次快速增長
以會員服務(滿意度)為目標的活動運營
在2016年3月至今,通過12個會員群為會員提供服務
橙子TALK活動策劃,每周一期會員交流,共11期
策劃執行了第一期高效能訓練營的課程運營
和產品同事配合,提“橙汁伙伴圈”/社群中心的功能需求并運營
核心用戶篩選和維護
通過橙子TALK篩選出優質活躍會員200+
超級大隊長團隊運營100+
橙市合伙人團隊招募和前期運營150+
以口碑為目標的線下活動運營:
上海橙子會員見面會
618年中大趴
1218成長節2016
做了以上這些事,回看目標,有沒有達到預期?有什么差距?
其實整體捋下來,發現做了這么多事情,還蠻想給自己點個贊的
但是整體卻并沒達到預期,年初的時候我們對于橙子都抱有很大的期待,現在感覺還遠沒有夠得到當年的期待
從我自己的角度來看,我覺得自己差距最大的部分是
1.目標不清晰
上半年做活動以活躍度為目標的時候,活躍度到達一定的標準卻并不一定有獲得好結果的感受,或者說,當時以群活動參與人數等低維度作為結果考量,但其實并不正確。
2.運營沒體系:
都知道有用戶金字塔,都知道種子/核心用戶的維護很重要,有二八原則,但一直都并沒有對他們的具體描述,更多是培養了一群在需要的時候能站出來幫忙的人,我們的核心用戶是誰?聽課多?活躍?還是優質?要和他們一起做什么事情?并沒有具體定義出來。好的是,能明顯的看到一批人,成長比較快比較好,就是城市合伙人,他們在社群中很容易找到成長同盟。
3.結果可衡量程度低
在這一年,做了很多事,但很多事情只是感覺做了,但對于結果的質量還需要更靠譜的數據支持和評估。
4.調性呈現不足
一直強調希望展現的好玩有趣酷炫的調性,其實并沒有在社群活動中充分呈現出來
5.個人成長
在個人的專業成長上,沒有超預期,其實我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在活動運營的單點上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速度我還是不滿意的,這也是最讓自己焦慮的點,如果做社群,自己的成長速度跟不上的話,才是最大的問題
這一年我取得的重大里程碑是什么?
定制2016:對于線上大型活動的策劃和運營流程方面練成了相對成熟的經驗
橙市合伙人團隊成立:從這個項目中,初步獲得了傳說中的運籌帷幄,慧眼識人的初階能力
618年中大趴&成長節2016活動策劃:中型線下活動策劃統籌能力GET
如果一定要說的三個失誤,按影響重要程度
1.種子用戶沒有建立明確的篩選標準,沒有確定明確的運營目標
2.個人成長,專業成長都不足,社群運營的人應該具備一定“異于常人”的影響力和個人魅力,離不開不斷的個人成長發光發熱,專業方面,目標感,系統思考方面我覺得自己的速度都不理想。
3.打造社群影響力的方式沒有深入嘗試,或者說,淺嘗輒止,比如每次活動在前期預熱或者后期傳播階段,從渠道運營到展現形式都很乏力
對2016年自己的業務板塊有什么新的認知
社群是某種價值觀的呈現形態,社群運營是手段,目標就是盡可能的暴露和傳遞這種價值觀。
其實可能并沒有所謂社群組一說,因為整個橙子學院就是在做傳遞社群價值觀的事情。
如果說我所在的業務板塊應該做的工作內容,是負責全年的以各種目標為導向的活動運營
另外一個是,幾年很明顯的感受到,社群的“邊界”在消融,很多人會同時加入多個社群,因為每個社群從基調到內容都會有不同,社群間的合作能順應社群成員日益提升的更高要求。
2016年對自己職業發展的期待
1.能做好至少兩個系列的很酷的品牌活動(比如夢想基金、搞砸之夜…),有調性,有影響力
2.走出去,在活動運營中,盡可能多的嘗試去和市場上其他品牌或者社群進行資源搭接,形式比如合作活動,贊助提供等等
3.個人的快速成長,工作方式、思考方式的迭代,不再掉進之前的坑里,建立運營的思考框架
最后還是在用標題來結下尾吧
所有過往,皆為序章,2017,你得加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