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如果不這么膩歪,自己也不會作的要死要活。也許,每天上班下班 ,小日子甜蜜。有人愛有人疼,兩年后抱個娃,在一起把娃養大。一輩子煙火里的塵埃,柴米油鹽。在這個城市里,做最默默無聞的一群人。
可是,偏不。
英兒走在路上,搖搖頭想著從前的日子。要說輝子有啥不好,那到沒有。他待人實誠,溫厚老實,早早的就考個技校,應聘到公交公司上班,當維修工,工資不高但穩定清閑。從小輝子就待英兒好,大伙兒打趣輝子長大娶英兒當老婆呵!輝子也是抿著嘴直笑。
當然了,英兒啊在他心里就是未來的老婆呢。于是“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干里 ,兩小無嫌猜。”由于是一個大院里,又住在相鄰的前后樓。對于英兒來說,輝子就像一個可以依靠的哥哥一樣。有好吃的了,輝子給英兒留著,家里的活爺爺干不動了,輝子就承包了。爺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輝子真的是好小伙子咧!
且不說家里家外知根知底,父母都是廠里的職工,勤勤懇懇的本分人。輝子人長的也是體面吆,182cm的大個子,濃眉大眼的,站在那里就妥當。到是英兒纖弱了些,雖是清秀,可不是多漂亮呢。
要說這三線軍工廠啊,原來在隱藏在大山里,專門承接軍工委的木材制造,比如槍桿、子彈箱、槍支箱子等。當年是比較火的工人階級啊!不是一般人能進的來的噢!英兒的父母是上海知青,支援來廠工作的,后來在廠里相愛成家,有了英兒。一家人是甜甜蜜蜜,幸福美滿。
可是這生活就有不測風云一說,原本是英兒爸爸跟著廠里的卡車,去縣里拿工程圖紙,不想回來的路上出了車禍,當場人就不行了。這英兒媽媽喪夫之痛不可承受,加上畢竟是山區,條件艱苦,從此是臥床不起,兩年后隨她爸而去。
這下好了,英兒成了孤兒。英兒姥姥就這么一個女兒,大學畢業原以為到了安徽成了家,沒想到年紀輕輕就這么走了。于是姥姥傷心過度,沒兩年也去世了。這世上最親的人,就剩爺爺了。廠里還是講人情的 ,英兒爸因公殉職,這革命遺孤得負責,所以廠里先是補貼了一筆錢給英兒,又按照規定,承諾把英兒撫養成人到十八歲,每月支付一筆撫養費。
爺爺是個老師,當時已經退休,先是跟過來照應媽媽和英兒,后來媽媽去世后,就剩爺兩相依為命。一來二去的 ,祖孫倆以廠為家 ,后來廠子從山里集體搬遷進城,蓋了廠區和宿舍,英兒也排隊分了房呢!
光陰荏苒,英兒在爺爺和輝子的照應下,安然幸福的長大成人。因為爺爺是老師,英兒的性格也比較沉靜,爺爺就讓英兒報考師范學院 ,畢業后在市38小當語文老師,日子就這樣安安穩穩的向前走去。
水到渠成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輝子學習成績不好,自己也無心學習,生活中除了對英兒好, 貌似最大的愛好就是打打小麻將。于是,兩家人一合計 ,大擺筵席,就風風光光的給他們倆把婚事給辦了。
大事一辦,爺爺心里一松 ,這生命貌似也支撐到極點了,一天早晨再也沒有起來。幸好有輝子打理,英兒才艱難的度過了那一個難過的階段。
只是英兒,在一天下班后,回到家 ,輝子也不在,英兒就坐在沙發上有點發愣。輝子估計是去打麻將了,工作幾年了,也沒啥進步,整天就是和一幫哥們喝喝小酒,有時候英兒說他兩句。他總嬉皮笑臉的應付過去,還說什么,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喝喝小酒,打打小牌。
英兒在那一刻,心突然有找不到點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