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更多的渴望、擔心錯過的恐懼、與他人比較的傾向、群體的影響以及對勝利的期望。天呀,這些我基本上都犯過,大師已經總結得非常完整了,正是這些欲望導致了不斷犯錯誤。
利用無效性是持久卓越的唯一方法。
很多人會通過分析得出相似的認知結論,但是,因為各自所受心理的影響不同,他們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所采取的行動各不相同。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信息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
即使大家都通過分析獲得了一樣的結果,但是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做法,這就是導致每一個人結果不一樣的原因。
貪婪和恐懼一樣,意味著過度。第三點就是自欺欺人,相信某些基本規則不再起作用。第四點是從眾,在所有人都是顯而易見錯誤的時候個人仍然不敢堅持己見。第五點是嫉妒,一個在孤立環境下感覺快樂的人,當他看到別人做得更好時,可能會變得痛苦不堪。在投資領域,投資者大多難以坐視別人賺錢比自己多這一事實。第六點是自負。
金融領域。很多人認為歷史沒有作用。
但是還有心理因素和群體影響的介入。在大多數時間里,資產被估價過高并持續增值,或者被估價過低并持續貶值。最終這種傾向會對投資者的心理、信念和決心造成不利影響。你舍棄的股票別人在賺錢,你買進的股票在日益貶值,你認為危險或者愚蠢的概念—熱門新股、無收益的高價科技股、高杠桿的抵押貸款衍生品—日復一日地被宣揚與傳播著。隨著定價過高的股票走勢更好,或者定價過低的股票持續下跌,正確做法變得更加簡單:賣掉前者,買進后者。但是人們不這樣做。自我懷疑的傾向與別人成功的傳聞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使投資者作出錯誤決定的強大力量,當這種傾向持續時間加長時,力量的強度也會增大。這是另外一種我們必須對抗的力量。
上面這一段簡直太傳神了。
投資成功的關鍵在于逆勢而行:不從眾。那些意識到他人錯誤的人可以通過逆向投資而獲利豐厚。如果你做了大多數人都做了的事情,那你永遠不會獲得突出的成就。
在所有人賣出時買進(因而價格很低),或者在所有人買進時賣出(因而價格很高)。正如史文森所說,這種行為是孤獨并且令人不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