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圓桌派》的一期節目中,竇文濤講述自己失戀的經歷:失戀后像瘋了一樣,去全國各地徒步旅行,沒有目的,也沒有計劃,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后走到長沙,才意識到這是女孩的老家,內心還是忘不了她。
在電影《 重慶森林》中,金城武扮演的警員何志武失戀后,不停地去買女友最愛吃的鳳梨罐頭,希望女友能夠回心轉意。
分手、離婚,感情破裂造成的傷痛到底會有多沉重?為什么他們會做出一些非理性的、甚至瘋狂的行為呢?
英國著名離婚指導師薩拉·戴維森認為:“離婚的痛苦僅次于親人的離世”。那么我們怎樣才能走出痛苦的沼澤,不再去想念對方,不再去怨恨對方,徹底放手,從過去解脫出來呢?
美國婚姻與家庭治療協會會員布魯斯.費希爾博士,經過對離婚事件的長期研究,發現一套衡量離婚過程的標準《費希爾離婚調整標準》,這套標準將離婚后人們情感上經歷的痛苦總結為19個階段。這套標準被翻譯成了多種語言,全世界的心理治療工作室都在使用。1981年同為婚姻與家庭治療師的羅伯特.艾伯蒂博士和費希爾博士一起將這一套標準改成了通俗易懂、操作性極強的可普及讀物:《分手后,成為更好的自己》。
對于那些深陷失戀、離婚痛苦中的人來說,這本書將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人們越過“離婚”“失戀”的感情大山,登上重獲自由、幸福的峰頂。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離婚調整標準的19個階段,以及處在每個階段中的應對方式。這19個階段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感情失敗帶來的負面情緒;第二部分是如何從分手事件中得到教育和成長。下面就是這本書的主要內容:
一、分手后需要經歷的19個情緒階段
離婚后首先要經歷的情緒階段就是否認,因為一些心理和情感慣性,我們可能很難接受和面對離婚的現實,通常會有逃避心理。接著就會產生恐懼:將來可怎么辦呢?孩子會不會受到不好的影響?對未來陷入深深的不安中。但是事實已經發生,我們只能慢慢適應,接著我們還會感到孤獨、內疚、悲傷、憤怒等負面情緒。必須經歷這么多痛苦的感情階段,才能順利度過情緒過渡期。我們就會慢慢放下過去,開始重建自我,調整狀態,自信滿滿的迎接未來的生活。這19個重建階段如下所示:
它就像一座高山,只有一步一步堅持攀登下去,才能到達自由的峰頂。我們可以將這個漫長的階段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如何克服離婚帶來的多種痛苦,真正放下過去;第二部分構建新的自我,追求新的未來。
二、如何克服離婚帶來的多種痛苦
根據痛苦的種類,我們會依次感受到恐懼、孤獨、悲傷和憤怒等。感知到這些情緒都是很正常的現象,不能因此質疑離婚決定的正確性。無論離婚原因是什么,雙方當事人都會經歷這些負面的情緒折磨。
1、接受并直面傷痛
逃避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阻礙正常狀態的恢復。面對痛苦和傷害是需要邁出的第一步。“把自己關在屋子里,天天以淚洗面,想著自己為什么這么命苦。”這是失戀后人們的常態。只有接受現實,我們才能改變現實。“告訴自己,感情雖然失敗了,但是我要好好照顧自己。”
《分手后,成為更好的自己》一書中寫道“ 一旦你認清恐懼,直面它們,你就會發現它們沒有那么可怕。”
《紅樓夢》中,黛玉魂歸之后,賈府上上下下都瞞著賈寶玉,害怕他承受不了這種打擊。在猜忌和懷疑中賈寶玉變得癡癡傻傻,精神狀態特別不好。薛寶釵深知長痛不如短痛的道理,直接將真相告訴了寶玉。雖然賈寶玉瞬間暈死過去,但是醒來之后精神便漸漸恢復如常。
失戀了、離婚了,這的確是很糟糕的事情,但是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躲避傷痛,不但不能讓自己擺脫折磨,還會遭受痛苦的凌遲。只有勇于面對,痛苦才會隨著時間逐漸減輕。
2、合理發泄痛苦
首先,每個人都有權利發泄痛苦。
不要刻意偽裝成堅強的樣子,也不要裝作無所謂不在乎。這些對治愈傷痛沒有任何幫助。小時候,當我們丟失了心愛的玩具而傷心哭泣時,大人會說:“不要哭了,這樣怎么算男子漢啊。”這樣的教育壓抑了孩子的情緒,最有效的勸慰不是鼓勵對方要學會堅強,而是告訴她:“我理解你,誰遇到這樣的事情都會很難過,換做是我也一樣。”
其次找到合理發泄情緒的方式。發泄情緒不是軟弱的表現,只有發泄出來,才不會被情緒控制。如果我們不為情緒找到出口,就可能引起生理上的疾病。
作者羅伯特.艾伯蒂博士認為只要發泄行為不具有破壞性,例如哭訴、叫喊或者痛苦的打滾等方式都是合理的。找別人聊天也是發泄情緒的一種有效方式,但是要注意談話的內容不能只是簡單的宣泄情感,喋喋不休像祥林嫂一樣,不但得不到同情,反而讓人厭煩。溝通的正確方式是盡可能細致的、深切的談論感受,深刻的談話有利于幫助我們更理智的審視自己的感覺:一直忘不掉前任到底是因為愛,還是因為不甘心曾經的付出。
3、徹底放下才能輕松
有時候痛苦會反反復復,卷土重來。想要徹底解脫和放下我們需要建立安全感,獲得重新掌控人生的感覺。
我們可以通過建立良好的支持體系獲得安全感,比如獲得身邊親人的支持,獲得一份好的工作,獲得陪伴并理解你的朋友。也可以通過投資自己獲得安全感。也許你談戀愛時將過多的關注點放在了對方身上或者孩子身上,現在正是一個難得的投資自己的機會。但是要注意一點這種投資是對未來的投資,不要試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挽回對方的心,這么做不僅是徒勞的,甚至還會讓你重新陷入痛苦情緒的深淵中。
三、如何構建新的自我
1、提升自我價值感
很多人離婚之后才猛然發現,原來這些年的婚姻生活中,為了迎合對方,自己一直扮演著不喜歡的角色,從來沒有真正做過自己。離婚正好給了我們一面鏡子,我們得以換一個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你原本渴望的幸福是什么模樣?你為什么會變成現在的樣子?一段失敗的戀情或者婚姻,會教會我們很多東西。
根據書中的內容,我們可以嘗試以下三種提升價值感的方法:
展現自己的優點
這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在別人面前把自己的優點說出來。如果實在說不出口,那就用第二種:寫出自己的優點,貼在家里醒目的地方,這能起到很好的心理暗示作用。
清除固有的負面概念
我們肯定收到過來自父母、伴侶的負面評價:“你怎么什么事都做不好?”、“你怎么這么不會說話?”、“你怎么這么笨”等等,你認為這些評價客觀嗎?面對這些聲音,我們要批判性的接受,不要讓這些聲音歪曲了自我認知。
多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交流
記住重要的一點:在沒有完全擺脫之前的感情陰影之前,多交一個好朋友遠比開始一段新戀情更有意義。朋友之間的坦誠交流不但能減少孤獨和悲傷,還有助于自我反思。
2、獲得完整性人格
“ 離婚其實是一個心理重建的機會,之前在婚姻中掩蓋的一些問題會凸顯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改善自我和重新認識自我的機會。”
首先我們要識別出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對我們婚姻模式的影響。例如我們通常會在伴侶身上找尋心理上的缺失,找尋曾經沒有被滿足的渴望。或者踐行從父母那里習得的伴侶相處模式。盡力擺脫這種影響,我們才能建立健康的感情關系。
獲得完整性還意味著在單身階段能夠享受孤獨和單身狀態,一個人也能讓生活豐富多彩。我們追求的愛情形式應該是1+1>2 ,而不是0.5+0.5=1。
作者羅伯特.艾伯蒂博士說:“真正的愛是彼此都是完整的個體,兩個完整的個體相愛,愛情才能更成熟,更長久,更健康。 ”
四、你不得不知的一些離婚真相
1、從離婚中恢復過來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要經歷兩年左右的時間。想要短時間內得到解脫是不可能的
2、只要離婚,感情上必定有遭受痛苦,無論離婚的原因是什么:另有新歡、感情破裂還是和平分手。
3、走出離婚的痛苦,重新恢復的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你可能發現自己剛前進了幾步,等幾天卻又退回到原來的狀態中。重建的經歷其實是一個反復的過程。
4、這19個情緒階段同樣也適用于父母離異的孩子,他們在感情上通常不會有成年人那么明顯,但是也會大致經歷這19個階段。
桐華說:“過去已如地上燃燒殆盡的篝火,只剩烏黑的灰燼,可若想立即把灰燼掃去,又會一不小心就燙到手,不過總會有冷卻的一天。 ”時間總會治愈一切傷痛。
美國最受愛戴、最受尊敬的心理治療大師之一,維吉尼亞.薩提亞在《分手后,成為更好的自己》序言中說:“ 離婚就像一場手術。”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肯定會遭受很多痛苦。但是只要我們能從這些傷痛中恢復過來,就能重塑新的自我,擁有重獲幸福的權利,擁有自由選擇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