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龍場悟道”:?人到絕境,必有轉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云,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余姚人。明憲宗成化八年生于余姚北城,卒于明世宗嘉靖七年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等軍功而封爵新建伯,隆慶時追贈侯爵。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可以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的直接源頭是陳獻章與湛若水的“陳湛心學”,陽明心學和與陳獻章的學說堪相一致,已是學界的共識 。萬歷十二年(1584年),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王守仁從祀孔廟,他與薛瑄、胡居仁、陳獻章一起成為明朝從祀孔廟的四位學者。王守仁的從祀,表明王陽明心學最終得到了官方的認可。王陽明心學后來還傳入了日本、朝鮮等國。其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其文章博大昌達,行墨間有俊爽之氣。有《王文成公全書》。

大雨過后,抬頭看天

大雨過后,有兩種人:一種人抬頭看天,看到的是雨后彩虹,藍天白云;

一種人低頭看地,看到的是淤泥積水,艱難絕望。

王陽明屬于前一種人。

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隨后在京城做官,三十三歲時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仕途順利。

然而在他三十五歲那年,人生的一場大雨,一場生死攸關的特大暴雨傾盆而下。

他因為出于義憤,上書皇帝言政,觸怒宦官劉瑾,被打四十廷杖,貶到貴州龍場驛站當驛丞。

驛站是古代為傳遞官府文書而設立的中轉站,驛丞是驛站的小官,不入品級。王陽明離開京城后,劉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隨,想尋找機會加害。

王陽明在錢塘江邊拋下衣物,裝出投水自盡的假象,然后搭乘商船去舟山。途中又遇上颶風,一日夜間被大風刮到福建邊境。

上岸后跑了幾十里的山路,夜晚去敲一座寺院的門,要求借宿,被一個和尚拒之門外。他只好找了一個無人管理的小廟,靠著香案睡覺。

半夜里,突然來了一只老虎,繞著走廊大聲吼叫,卻沒有進去。

第二天清晨,那和尚想他一定被老虎吃了,卻發現王陽明安然酣睡,喊他才醒。

和尚吃驚地說:“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否則怎么會沒事兒呢?”就請他進寺。在寺里,王陽明遇到了一個曾經與他有一面之緣的道士。

道士為王陽明卜了一卦,得“明夷”卦,告訴他“君子利艱貞,晦可明”,意思是君子只要堅守自己的貞操,就能度過艱難,黑暗終會過去,光明終會到來。

王陽明決定先到南京探望父親,再赴任貴州,離開時在寺院墻壁上題了一首詩。

其中一句是“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把所遭遇的兇險艱難看成是天空中的浮云。

獨善其身,兼善天下

到了龍場驛站,困難重重,沒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與當地居民的語言又不通,因為水土不服,不久隨從們都病倒了……

王陽明生火做飯,照顧生病的隨從,并且唱歌給他們解悶;開荒種地,與當地的居民交流溝通,并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

在惡劣的環境下,王陽明不忘時常靜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尋的圣賢之道,“如果圣人處在這種環境下,會怎么做呢?”

終于在一天夜里,他大徹大悟,“圣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種振聾發聵的思想——王陽明“心學”就此誕生,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

時間一久,當地居民與王陽明的關系非常融洽,為他建造了“龍崗書院”,四周學子紛紛前來求教……這一切,為他日后得以迅速復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王陽明在“大雨過后”,選擇了“抬頭看天”。

這種樸實的智慧其實就是古人說的“君子居易以俟命”,在無法逃避的困境中,保持平靜的心態,默默地努力,以順應不斷變化的局勢,等待機會的到來。

“居易”是保持一顆平常心,“俟命”絕對不是“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消極心態,而是一種達觀坦然的智慧。

抬頭看天”的王陽明終于得以悟道,“獨善其身”之后,當然要“兼善天下”,他在龍崗書院賦詩云:“寄語峰頭雙白鶴,野夫終不久龍場。”

他能感覺到,在日復一日地不懈努力中,自己內心的力量正逐漸強大起來,龍場這個小地方是不能拘束住他的。

果然不久之后,王陽明就告別了龍場,踏上了輝煌而充滿傳奇的人生之路。

可見,“大雨過后,抬頭看天”的智慧,是一種隱忍等待的韌勁,是一種大丈夫能屈能伸的氣度,是一種拿得起、放得下的胸襟;

是在不得已的境遇中,通過反求自身,以心去參悟生命,從而使內心無比強大,又慈悲善良。

人到絕境,出現轉機

人生沒有真正的絕望。

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

瀑布的壯觀是在沒有退路的時候形成的,繁星的璀璨是在黑夜到來后彌漫的。生活的道路不可能永遠是坦途,必然會遇到令人無奈的困境,甚至是人生絕境。

絕境不僅僅是一場磨難,更是人生的一種醒悟和升華。

無常的生活將絕境橫亙在你的面前,也是把你置于人生轉機的懸崖!

是粉身碎骨還是奇跡生還?是飛珠濺玉還是化險為安?絕境之中的你處于什么樣的心態,都將決定最后的結局。

所以,請你相信,也請你珍惜“置身絕境”的轉機,只有直面困難,錘煉自己,才會涌現新的智慧,絕境也就轉為佳境。

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轉機。

大雨過后,不要低頭看地,而是抬頭看天,就會發現全新的天空!

王陽明主要成就

功績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守仁恩威并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陽明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思想

陽明學,又稱王學、心學,作為儒學的一門學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發展的儒家學說。陽明心學并非單一地、直接地淵源于陸九淵心學,其直接的源頭是“陳湛心學”。陳獻章開明代心學之先河,經過弟子湛若水,而影響王陽明。對陽明心學與陳湛心學的淵源關系,學界一直有明確的說法。陽明心學始創于“龍場悟道”,其“悟道”的理路,與陳獻章的“靜養端倪”堪相一致,這一看法已是學界的共識。而且王陽明與湛若水交往甚密,進行了長時間的學術論辯與切磋,而影響王陽明。如朱維錚說,“陳獻章,是王陽明學說的真正教父”;“廣東,是王學的策源地”。

根據王守仁一生中的經歷,其受到道家的影響明顯多于佛家,但其終究不離儒學本質,王守仁繼承陸九淵強調“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致良知”,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與行的關系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里,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

陽明學是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后傳于日本,對日本及東亞都有較大影響。

陽明心學是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學說之一。陽明心學不是唯心之學,也不僅僅是心理之學,而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既強調道法自然,又主張天人合一,更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等一系列哲學思想之集大成,通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統一、主體與客體的統一和內圣與外王的統一。站在今天新的歷史方位上,傳承發揚陽明心學,有著重大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367評論 6 532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001評論 3 41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213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535評論 1 308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317評論 6 40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4,868評論 1 32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2,963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090評論 0 28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599評論 1 331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549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712評論 1 367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233評論 5 35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3,961評論 3 34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353評論 0 25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60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321評論 3 389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686評論 2 370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