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后期,楚國成為南方最強大的諸侯國。齊國與楚國相隔不遠,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與楚國結盟。楚國君主為了顯示自己國家的優越,總喜歡為難各國來楚的使節。
有一次齊國派晏嬰出使楚國。晏嬰在齊國擔任要職,且口才很好。之前出使楚國的時候,楚國君主為難他,他不僅機智地化解了,而且每次都讓楚國君主有苦說不出。
這一次,楚國君主聽說又是晏嬰來訪,早就想好了主意,趁機為難他,以報之前的仇。
晏嬰身材矮小,楚國君主讓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小門。晏嬰到的時候,守衛讓他從小門進去。
晏嬰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入,我是奉命出使楚國,也要從這里進去嗎?守門人沒法,只得讓他從大門進去。
楚國君主很生氣,見到了晏嬰,就問,齊國沒人了嗎?為什么又派你這個矮小的人來。
晏嬰說,齊國的人很多,人人展開衣袖就能遮住太陽,人人揮一把汗就能下雨。街上人多得肩擦著肩,腳挨著腳。齊國的使者,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被派往賢明君主那里,無能丑陋的人出使無能的國家。
楚國君主本想趁機羞辱晏嬰,結果被晏嬰反將一軍,從此之后再也不敢小看齊國和晏嬰了。
后來人們根據晏嬰所言:“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引申出“比肩繼踵”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