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十歲之前沒用過多少腦子,說是傻白甜吧,談不上,白和甜差點,光剩傻了。
究其原因,無非衣食無憂,說是優渥吧,也談不上,全靠母親死撐。
母親長年出差,因為出差補助高,坐綠皮火車,也不全是坐,有時候是站,風餐露宿的,如果沒買到車票,或者事情沒有辦完,過年過節也不能回家。
這樣一年年,天南地北,回家總會掏出當地的特產,或者是我們本地沒見過的新奇玩意,也會有新衣服和新玩具。碰上寒暑假,有時還會帶上我,小小年紀也跟著學看外面的世界,上海的繁華,北京的莊嚴,見過了,也多了幾分自信與從容。
也是因為母親經常不在家,外公外婆也沒有給我多少學習壓力,更談不上指點和引導,傻不拉幾的隨風長大,然后讀書上班,腦子自然用得少。
腦子用得少,就少了對未來的規劃和未雨綢繆,多了幾分淡定和隨遇而安,甚至還多了很多的幼稚和天真。可怕的是,年少的幼稚與天真,等到長大,都被更新成了愚蠢。
先是相信世界很美好,相信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真誠,相信老天的公平,相信認真努力總會有對等的回報。
后來又相信老公只愛我一人,老公會一直愛我,相信獨生子女的我如果將他的兄弟姐妹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那么他的兄弟姐妹自然也會將我當成他們自己的兄弟姐妹。
相信如果對公婆好,他們也會像愛兒子一樣地愛我;相信我生的孩子絕對優秀,還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能輕松解決所有的家庭矛盾……
相信得太多,當一切沒有如我所信,否定世界前,先開始了自我懷疑。
真誠為什么會換來假意?信任為什么會換來背叛?真相為什么被忽略?人們為什么追求化簡為繁?努力為什么沒有換來成功?孩子為什么那么普通?
強烈的自我懷疑沒有讓腦子快速運轉,因為太久沒用,他啟動得有點慢,慢到怎么理也理不清,一團漿糊般懵懂。懵懂到最后只明白了一件事,我是個傻子,旁人都知道我是傻子,也把我當傻子,只有我,不自知。
也沒錯,沒有腦子可不就是傻子嗎?突然想起少年時的老師也曾呼我小傻瓜。
意識覺醒,讓我很快承認自己的愚蠢,但單獨的意識和承認并不會帶來改變,一個愚蠢的傻子,要改變從母胎里帶來的思維和觀念,何其難?
比如,你心中善良的君子道德感,有可能是他人眼中的老實軟弱可欺負。
比如,你覺得雪中送炭更可貴,可有人就喜歡錦上添花的繁華和喜慶。
比如,基于愛而對親情友情愛情的付出,付出多了久了,就會換來理所應當的淡漠,一旦減持,立遭反噬。
再比如,流言和詆毀,原來更多的是來自于親朋好友,他們擔心你過得好,更擔心你始終過得比他們好。
再比如,別人投之木桃,你報之以瓊瑤,但是你的瓊瑤有可能被扔掉,也有可能被遺忘,甚至被鄙視。
世人都只記得自己披荊斬棘翻越的大山,哪里又會在意他人千里送鵝毛的情分?
所以,愚蠢不分年齡,傻也不是因為讀少了書。年輕時看再多的書也沒有領悟的道理,最終生活讓我醍醐灌頂。性格里那些自帶不懂收斂的鋒芒與棱角,最終生活也會幫你修剪得平滑而無痕。
還好,不太遲。不太遲的意思是,我猶豫,是否要將那些碰過的釘子,撞過的南墻,那些看錯的人,遭過的惡,都警示給孩子?
因為畢竟他們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
而我,那時也太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