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講“點評”就是針對某個事或者某個內容進行評論,發表自己的個人見解和看法,包括對內容、用詞、折射出來的思想理念等。
我這里說得的“打卡點評”指的是在學習共同體中一起學習,把“學有所獲”的內容在打卡圈打卡的時候需要點評,并可以推出每天五篇的“置頂”文章,以供更好地相互學習。
從這個“工作性質”來看,“打卡點評”就得對打卡的文章“讀透”——“思考”——“評價”——“撰寫”,是完整的“讀、寫、思、悟”的過程,這是最好的歷練,也是比較有效的學習方式。
首先,作為點評員的收獲
我最有感觸的是新網師2020春選修《人是如何學習的》這門課程時做了一個月的打卡點評員。
通過一個月的打卡點評后,我發現由于要完成自己的“點評任務”,得“博覽群書”,長很多的見識。因而能吸取來自全國各地不同地區、不同風格、不同實踐理念的經驗。
然而,如果我不是打卡點評員,更多的時候或許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打卡。每天的動作便是:寫好——發出去——完成打卡。如果有一點時間,隨便翻看前后的幾篇,就算是結束。壓根不會像作為打卡員身份那樣——一篇不漏、仔細閱讀、構思評語。
其次,點評讀懂他人的一項挑戰
作為點評員關注優秀作者、推出優秀文章后,下一步是仔細斟酌,力求完美地把“優秀點”展現出來。這個過程就是讀懂!
讀懂他人是一項具有挑戰的活,比如:
1.語言組織
要挖空心思,充分建構語言,展現文章優點和作者的思想理念。
2.以“專家的身份”給予評定或者建議
對文中所記敘的事作出客觀、合理的評定,力所能及地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一些寶貴的意見和建議。但是,要杜絕對他人的言行進行評判。
當然,具體、長時間做下去,收獲不僅僅這些,對學習有意無害。
所以,每每加入到一個學習體,加入一個打卡圈我都給自己貼上“點評員”的標簽,逼自己去“博覽群書”、“仔細斟酌”。否則,將會變成為了打卡而打卡的膚淺的學習者。
我也希望所有的學習者能嘗試做一名點評員,真正尋找學習中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