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了劉若英的《我敢在你懷里孤獨》,書中沒有多少鮮貨。無非是她在懷孕期間采訪了幾個人,各自聊了聊對孤獨的看法。對于我這樣一個大多數時候都孤獨著的人來說,見解太一般,起碼沒有觸動到我哪根神經。
其實,人生活在世上,時時刻刻都是孤獨的。即使是善于交際,朋友一大堆的人,也會在哪天夜深人靜時,獨自品嘗孤獨。那種人盡散去后的失落和寂寞會更甚。
每個人都有害怕孤獨的時候,這種孤獨,并不是身邊沒有朋友,而是無助到沒法兒跟朋友訴說。
我其實是一個有些喜歡孤獨的人。一方面的原因,是我性子太急。找個人逛街,若到點沒來,會影響我的興致。買個衣服,轉個七八圈,女伴若還是六神無主的樣子,我會嫌她磨嘰……當然,有些情況下,約個人也挺好,比如看電影,但我也確實一個人看過電影,感覺還OK。畢竟是當了媽的人,不會自嘆居然找不到一男的陪。若真有男的陪著,我還會心慌慌,怕被人瞧見,罵我老不正經。
一個人到陌生城市也生活過。下火車,獨自拎著一行李箱,像只無頭蒼蠅到處找出租房,眼看著天都要黑了。當然,也在心里盤算好了,即使找不到合適的,先在附近尋一旅館貓一夜。
待住處安頓好后,就開始日常生活了。我喜歡四處游蕩。我是個方向感極差的人,跟著別人走好多回的路,永遠都記不住,除非一個人走。我也知道,但凡一個人走的話,我會繞好多圈,走很長彎路。可不經歷這樣的階段,我連住的地方都找不回去。
能找到回家的路后,就開始擴大范圍,從周邊轉起,菜市場是我必找的地兒。一個人吃飯,簡單。但我也不想總是點外賣,主要是花錢多。我會買一個電飯煲,煮面條、煲粥,都行。當然即使是想炒個菜配白飯,電飯煲一樣能滿足我。只要是在外生活過,租簡易房住過的人都能懂。
一進到菜市場,我就覺得溫暖。隨便挑,隨便選。時間長了,知道下午去買菜的話,價格會便宜好多。特別是在廣州,那個差價簡直嚇我一跳。上午的肉賣到下午時分,才要一半的錢。大白菜可以一切四份,一份份賣。魚超過一斤的,劈成兩半賣……這樣的菜市場,多么的人性化。在這里,我解決了我的物質生活。
而后,就是找圖書館,不知為什么,即使是辦了卡,很少去借書,我也要把圖書館的確切位置弄清楚。有那么一個地方,不分外地、本地,不分收入高低,不分年齡大小……只要你愿意去,她的門就向你敞開。
我就覺得有這樣的一個地方在心里,起碼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不會覺得太孤單……找個地方坐下,讀讀書,讓心不再漂泊不定,享受此刻的溫暖和安心。當然,大城市的圖書館一般配套設施都相當完備,上個廁所,喝個水,非常方便。在這樣的地方,待上那么一小會兒,靈魂出竅,讀著別人的故事,想著書中的情境,而后忘了自己……
如今,一家人在一起,我也有我的孤獨。我特別享受坐公交車時的無聊。看著陌生的人上上下下,無意中聽見我感興趣的話,精神為之一振。哪位美女或大媽穿著優雅、得體,氣度不凡,眼睛為之一亮。或戴個耳機,聽喜歡的歌,外面的嘈雜、紛繁,與我不再相干。在這樣一個密集、狹小的空間里,在耳機流淌的輕柔的音樂中,外在的喧囂和內在的寂靜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愛這樣一個鬧中的靜,靜中的鬧……
以前走過一些苦楚的路,寂寞的路,回過頭,再回想,有些已模糊不清了。感謝曾經的過往,讓我釋懷了某些在別人看來很重要的東西……也讓我不怕再獨自一人,踏上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