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 王學藝
何以物質生活富足的當下多數人幸福缺位?何以社會高度文明進步而我們卻失落彷徨?今天的幸福指數應該還不如物質匱乏的年代,應該說這是當今時代的悲哀。
幸福病了嗎,幸福到底怎么了?
讀書讓人幸福,讀書能使人視野開拓,充實內心,淡然胸懷,物我兩忘。
看看那些焦慮者何以平靜不下來。工作、生活、家庭各種壓力重負不堪。各種無奈,各種彷徨,各種不安。其實很多無奈僅憑自我綿薄之力只能束手無策,望洋興嘆。這使很多人沒時間,無心情去平靜、去深刻、去全情忘我深入一本真正意義上的好書。更妄談過去讀書時描述的廢寢忘食,如饑似渴,海綿汲水。
主持人白巖松說上世紀戰亂時代,偌大的中國,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而今日,偌大的中國,再難找到平靜的心靈。
不平靜,就不會幸福,當下的時代,平靜才是真正的奢侈品。 平靜與幸福,是我們當下無法回避的主題。
古人聰明,把很多的提醒早變成文字,放在那兒等你,甚至怕你不看,就更簡單地把提醒放在漢字本身,拆開“盲”這個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何談看見。這樣一想,拆開“忙”這個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下的中國人都忙,為名為利。很物質很現實,以至于缺位了真正意義的精神層面這一席。
我們的教育,我們的社會,我們的靈魂作為精神層面的人來講是一種進化仰或倒退呢?
我們能否稍停自己對物質的狂熱追逐,擠出時間讓書和靈魂相伴?
讓我們讀書吧,讀書讓人有信仰,尋覓到類似靈魂相伴的共鳴者,讓類似者的歷程釋然自己的糾結,以史為鏡,坦蕩面對來臨的迷惑和挫折。好書是他人生活智慧的結晶,明白了人與環境的偶必然關系,我們內心就坦蕩了,我們就安然了,淡定從容最幸福。
就像以前的股市,貪婪者最痛苦。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大部分人都是無奈的貪婪者,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是可以理解的。凡事有度,過猶不及。
讀書使人理智,理智促人淡定。所以,讀書讓心縱情山水,談笑江湖,得失于從容。
讓我們讀書吧。一本好書能讓我們寧靜,寧靜才能致遠。一本好書能讓你釋然,釋然使你從容,從容使你不迫。一本好書能讓你愉悅,愉悅才是心底幸福的源泉。填不滿的物質欲壑給書騰出些空間,書才是我們更上一層樓,觸手可及的精神家園。? ? ?
讓我們讀書吧,書是幸福心靈的棲息地,是治愈焦慮的祖傳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