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一直是在外地求學/上班,每周都會與家里有一到兩次的溝通,以前,電話和短信是我與父母的溝通工具,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這些工具已經落伍了,基本被視頻完全替代,依稀記得當年第一次嘗試與父母視頻通話時的喜悅。就像面對面交流,除了語言,還可以通過肢體動作、表情等傳遞更多信息。久而久之,習慣了晚上下班回來,開著視頻,邊吃飯,邊與父母聊著天,有時會順帶收拾下東西,疊疊衣服等等,他們在那邊可以做點別的,似乎在形式上完美的實現了效率的翻倍,物理上的千里似乎也已經消失?!
然而,很多時候半個多小時下來感覺卻很空虛,仔細想來還不及之前通過電話,抽出十分鐘空閑時間來專門聊天的實際效果好。在與父母視頻聊天的時候,總覺得看的見,不看也覺得聽得到,注意力越來越缺乏專注,因此實際溝通效果并不佳,且不說消除代溝、增進情感,單從時間上來講,原本電話十分鐘溝通的內容,現在因為各種其他因素的介入,需要三十多分鐘。視頻這種本可極其高效溝通的工具,帶來的效果卻反而下降了?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了科技創業圈。在大約4年前,“碎片化時間”創業火遍一時,碎片化時間創業是指圍繞人們上下班、吃飯、地鐵等小片空閑時間,提供學習、娛樂等內容服務,一時間,各種X分鐘掌握xx的app玲瑯滿目,小片空閑時間從此可以過得從未有過的充實。隨著幾年的發展,現在我們的時間卻“成功”的碎片化了,比如周末本有大片的時間可以安靜的閱讀一本賞心悅目的書,卻會抱著xx頭條或者某公眾號文章連續看上碎片化的內容好幾個小時,最終充實效果反而變差了?
是新工具誤導了我們的生活嗎?
新工具的發明都旨在方便人類,促進社會發展,提高社會效率和生產力。很多工具的創作初衷是好的,然而我們在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卻逐步走偏了,也許是用的太久了,卻常常忘記了創造它們的本意。就拿這些年討論火熱的“低頭族”話題來說,微信等IM工具的出現讓我們與朋友間的溝通順暢無阻,即便遠隔千里,也能實時了解和關心朋友,而我們卻在它們出現之后,即便大家面對面坐在一起聚餐,仍在各自低頭用手機聊天,似乎語言消失了一般。實際上,我們應該認識到新科技工具是一把達摩利斯之劍,并不是新的科技工具誤導了我們,而是我們在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不加注意,越走越偏,最終背離了當初使用的初衷。
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在利用新事物提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時,時刻提醒自己出發的初衷,是我們免于陷入盲目的局部空間的最有效疫苗。勿忘初衷,是我們要始終銘記于心的警句!上海站地鐵4號出口就有位老者用自己行為在時刻提醒我們。他風雨無阻,每天晚下班高峰期,站在樓道口,見到低頭邊走邊看手機,就會厲言提醒。
猶記之前在廈門普陀寺拜佛的時候,寺廟工作人員在寺廟出口處免費派發佛語海報,上面寫著“勿忘初衷”四個大字,當時并不太理解。現在回想起來,這是佛家高僧在提醒我們凡塵世子,別因為忙著趕路,而忘記了出發的原因。
勿忘初衷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