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應該是到了瓶頸+迷茫+不知所措期。
畢業(yè)三年半,都在同一家公司工作,由最開始的懵懂到熟練,再到老油條和現在的迷茫期。
時間除了是一把殺豬刀,還是一個滾熱的油鍋,白嫩嫩的面疙瘩放置油鍋中,炸至兩面金黃,如果不注意過了金黃的時期慢慢的就老了。
迷茫,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階段。
上學的時候總在思考未來在何方,畢業(yè)了不知道工作在何處,生活中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么,能做什么。
總之,迷茫常常在人敏感脆弱的時候隨之出現。
那么我為什么會感到迷茫呢?
因為恐懼。
從前,我很多事情都不放在心上,包括時事熱點,身邊的資源和社會的發(fā)展等等。打開看著各種八卦新聞、時事熱點,什么內容都是一掃而過,從來沒有認真理解和研究。工作三年多來,在崗位上也算是矜矜業(yè)業(yè),直到最近突然多了一些人生思考,才發(fā)現自己對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這是一個人工智能時代。
馬爸爸的未來酒店開業(yè),無人酒店即將來臨。剛開始看到新聞想法是:“哇,馬爸爸又搞什么幺蛾子,這么厲害的啊!”但是,隨著深入思考,我便意識到這個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殘酷。
無人酒店的開業(yè),代表科技的進步,人類實現智能的生活。時代在飛速發(fā)展,20年前,家里有一臺電視機都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如今,人類的智能機器人不僅會和人類對話,還可以幫忙干家務活。
人類,以后要干什么?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務必會將一些程序化的工作所取代。就酒店來說,從高級管理層,到酒店前臺,銷售,甚至到掃地的阿姨,一個酒店開業(yè)為百號人提供就業(yè)機會,但無人酒店的開業(yè)必然就屏蔽了這個機會。
我不得不思考,隨著人工智能的推廣,機器人將來有可能取代人類嗎?我覺得不可能,不管科幻片拍的多么精彩,我始終認為,人類是凌駕于科技之上的,因為科技是人類創(chuàng)造的,人類有情感,有思想,有血有肉。
但是卻不得承認一點,將來有很多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取代。我跟朋友開玩笑說,‘我們這代暫時還不擔心,但是下一代真的競爭很激烈。我決定,以后有寶寶了,胎教就給他們聽編程的課程,出來就會敲代碼,懂AI’。
這是一個知識付費的時代。
得到,騰訊微課等等等等,各種各樣的APP,各種各樣的網站都可以售賣知識和經驗。你可以寫文章、拍視頻、建社群,在平臺上售賣知識和經驗擁有一眾忠實粉絲的同時還能掙得盆豐缽滿。總之,掙錢的渠道數之不盡。
看到別人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長來掙錢,我看了看自己,究竟可以賣什么。
是長相、聲音、還是才華或技術?都沒有。所以我著急的想要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
我發(fā)現,好多人從別人的文章里截取一些文字組合一下就能拿來自己用當老師了,打開網頁,似乎每個人都可以教你怎么樣可以月入10萬,寫文章寫到10W+的閱讀量,教別人怎么教育孩子… …?
我總是很好奇,原來當一個厲害的人這么容易?聽別人說的,好像月入10萬很簡單?你自己真的做到那么厲害了嗎?
這兩周一直在研究一些陌生領域的東西,剛開始查資料的時候總是在知乎上找,***好做嗎?***錢景怎么樣?
然后看各種大V的教程。剛開始會覺得,他們說起來好簡單,好像很容易就能做到,但是隨著深入的查更多的資料,才發(fā)現原來很多事情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甚至門檻很高,有點想放棄。
現在腦子里有個執(zhí)念就是,別人能做到的,我也能,所以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下去。不要太著急,總希望短期內就能取得回報,奔上小康的道路是不可能的,慢慢來,堅持下去,總會有收獲的。
突然灌了一碗雞湯,其實是為了強勢激勵自己。不要隨波逐流,不要放松警惕與社會脫軌,不要當一個太“老實”的人。
PS:現在的教學課程,不論是哪個領域的,很多人出的教程其實都差不多,講得都是很表面的知識,然后再建一個社群,收取會費,后面會有相應的課程再教學。
付費學習知識當然是正道,也是好事,但還是建議好好甄別,選擇一門適合自己的課程,不要盲目選擇,否則就是吃力不討好,花了時間和金錢,反而沒有學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