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天,一個人在那做衛生,做了一個多小時的樣子,做完了四處打量一下,貌似還挺干凈的,就像剛洗完臉照鏡子一樣頓時覺得清爽了許多。想一想,做家務也挺有成就感的,即使只是洗一下碗,你把它洗得清澈透亮,握在手里跟鏡子一樣亮堂,心里也會覺得舒服很多。但是,說實在話,作為一個男生,花了十分的心思,結果頂多只能有七八分的樣子,該照顧不到的地方還是會有瑕疵,這還不包括出了七八分力氣以后的些許累意。所以這點成就感是要打折扣的,頂多只是自己沒有偷懶而已,萬萬還算不上盡心盡力。
? ? ? 仔細想一想自己以前母親在家的時候,要做的衛生可是幾層樓一家四口的衛生,她每做一次衛生,要洗的衣服,要拖的地,要擦的桌椅,要整理的東西,要清洗的油煙......這樣的任務量放在我身上,我做個一次兩次,自然不會想太多。但是如果真要幾十年如一日,還毫無怨言的堅持下去,我能做到嗎?未必!況且被母親打理以后的家總是井井有條,干干凈凈。不說遠近聞名,但是每次鄰居街坊進來總會客氣地說道說道。在我的眼里,母親出了十二分力氣,掙來的同樣是十二分的里子,還有父親連帶著的十二分的面子。我想在中國,自己的母親也只不過是眾多平凡的母親之一,身邊像這樣比我母親付出更多,犧牲更多,受累更多的母親必定也不在少數。這讓我意識到,你把一件小事做好,是的小事,真正的也許在一些男人心里看不起的無足輕重的小事,而且還日復一日的堅持的把它做下去,你贏得的不但是他人對你的尊敬,更會收獲來自內心所生出來的充實與自足。但是,她們也許根本得不到來自家庭需要應當給予的同等程度的理解和關心。未來我不清楚,但是至少是現在,掌握話語權和輿論導向的始終都是男性,那些不同階層里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的女性,她們的努力多半還是收到了認可和肯定,但是社會里更多的還是位居幕后,甘愿做好一名母親的女性,她們背后的故事大抵是不可能為人只的,即使被人知道了,換來的可能頂多也只是一句:你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但我覺得,她們得到的應當比現在要更多。
? ? 退一步想,包括我在內的很多男生,心里頭總覺得自己是要干大事的人,心里頭自然裝的也是女人體會不到的所謂“事業”,當你看到她在家里把一切都安排得妥妥當當,你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哪里有那么多理所當然?所謂的平等只是你認為合理的,她都滿足你了,你才覺得是平等的。作為男人,在外頭受累了,受委屈了,被上司壓著干,被業務纏著轉,一旦回到家里,總覺得自己付出的挺多的,于是乎就想當然的覺得回到家里自己的老婆就應該對自己關懷備至,噓寒問暖,至于飯菜,自然是怎么香怎么來,家里的家務,自然是怎么好怎么做。菜沒炒好,恩,你會心里有想法,洗澡水燒晚了,你又會有想法,衣服被收拾得找不到了,你更會有想法。你會想象自己老婆在家里這樣一片小天地里折騰來折騰去,做著看似輕松的活兒,和你在外面自認為的出生入死是等價的嗎?不,當然不會,他們的忙前忙后我們是看不到的,她們彎腰彎到頸椎酸痛,洗菜洗得手糙皮紅,我們更體會不到。每次你總說自己不容易的時候,也許你應該也想想,她們也許更不容易,因為養家糊口,我們男生只是做到了糊口,養家的責任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老婆幫我們做了。對了,還有育子,至少我身邊我父親那一代大約是這樣子。
? ? ? 前面所說的問題我父親多少犯過一些,比如父親從來不會問,母親在家里做家務累了一整天,累不累,要不要晚飯我來做,要不要給你煮點東西吃,父親可能比較多的是說:“我累了,不要打擾我。”,相信身邊應該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作為兒子,說自己的父親做得不好,這是十分不尊敬的一種行為,因為自己暫時還沒有做父親,如果我將來做了父親,未必有我父親這么好,這是不應該的。父親,還是我敬重的父親,但是這里也只是盡可能的就事論事吧)。有時候我也會看不下去。但是那時候自己不懂事,每次母親做家務的時候,自己也只是在那看著,也不知道搭把手,就算是幫母親說了幾句話也只不過是以五十步笑一百步罷了。即使是到了現在,公司里的女同事也面臨著一樣的問題,孩子還很小,但是奶孩子(當然,這點我們男生確實做不到,不過,哎,也許養過奶牛的人應該知道奶牛其實也挺辛苦的吧,做母親的堅持母乳自然更不容易),照顧孩子,哄孩子,多半還是同事來做,自己的丈夫似乎并不怎么上心(至少沒有把該做的做好),同事每天上班很辛苦,夜里還睡眠很差,所以可以說身心俱疲,但作為一個母親,她還是默默地把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得很好,孩子也被她喂養的很好,這在我看來是很值得敬佩和學習的,因為當愛情暫時缺席時,支撐自己下去的更多的是來自為人母對子女所抱有的一種浸透在血肉里的感情,母性,的確能配得上偉大這個詞語。包括中間有聽到她說,待產的時候自己的老公做的不好甚至不夠的地方,相信我父母那時候,這樣的矛盾只會多不會少,因為母親當年的確也受了不少氣,有我父親的,也有來自婆家的(恩,婆媳關系很復雜,所以對與錯這里不予評論)。? ?其實類似于這樣的(包括我在內)大男子主義,據說在中國尤其嚴重,似乎與生俱來,似乎還合乎情理,換來的是什么?摸著腦門想一想我們應該是知道的。
? ? 有一句老話,道理人人都會說,可是你懂嗎?你不懂,你總覺得自己好像很懂,但是你沒做過,你就一定不會懂,而且你做過,但是你可能僅僅只是把這件事情做到了你認為的該有的樣子,還遠遠談不上是做到位了,更談不上做好了。你又怎么會懂得道理背后真正的道理?作為男人,這輩子做了男人,如果不出意外,比如去做變形手術,這輩子可能都不會經歷月經,經歷分娩,經歷真正的“養”和“育”,經歷作為一個妻子,一個默默承受不吝付出的角色。但,至少可以學會努力的理解對方,學會對家庭和妻子再多一點責任心,多一點溫柔;學會體諒自己不能體諒的。這些我們最起碼還是可以做到四分或者五分的,假如這五分能讓成年以后的我們,對自己的母親,對自己的另一半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為什么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