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沒什么錢,若用半個月的生活費買了一套佰草集,同月再買一個防曬,肯定就是大寶了。一段時間蠻討厭窮的,因為當咬咬牙買了一件自己喜歡的大衣,卻會發現沒有一雙合適的靴子與其相配。
你說這是虛榮么?
我想是的。
那時的父母還用著二三百塊錢的手機,穿著百元以下的衣服,而我每次回家,都是一個勁的塞錢,給我買著他們能力內最好的東西。一個普通人家的姑娘,在父母的極力付出和對物質本能的需求中,很多時候是自責和不安的。
不過,若通過實際的能力,讓家人和自己買的起更好的東西,過得上更好的生活,以此而感到滿足和心情愉悅,那么,我并不排斥這樣的虛榮。
畢業后在一個縣城工作,工資2k,還一直拖延,記得用的最多的化妝品是豆乳和水密碼,七八十整套能用半年。一直用臉上爆痘來安慰自己:不能擦亂七八糟的,這樣挺好。于是乎,媽媽送的口紅從來用不上。那時沒有信用卡,在連續幾個月手里只有二三百塊錢的情況下,我練就了一個神功,全身由上到下的衣服價格控制在100左右,三四套能過一個夏天。
你說這暗淡么?
我想是的。
可能這樣說有些悲觀,但我們必須去承認自己某一段時間的狀態,當已經可以買得起過去一直惦念的東西,在想著心情不再的同時,也要告訴自己,未來還長,要對自己更好一點。
現在在北京,每每回家離家都很不舍,如果有一天爸媽感性的告訴我別漂著了該回家了,我可能會毫不猶豫的結束北京的一切。而母親不是這樣,她總是和我說要在北京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能留下來才是更好,年輕的時候多盡可多付出,年齡大了才會輕松一些,而不是為生活過度奔波。父母為子女計之深遠,大抵不過母親這樣的“口是心非”。
姑娘,你的未來,不只自己。
想起了大學時候老師說的一句話,大抵是女性若不能好好經營自己,便只能是結個婚帶個孩子。自己一直有偏激的想法,一個人就一定要結婚么?婚后女性就一定要生小孩么?可能女性從結婚生子的常態生活中獲得幸福感相比從一個人終老狀態中獲得,要容易的多吧。
那么努力吧,去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很久以前,敷在臉上的是一兩塊的廉價面膜,現在,十塊二十塊的可以心安,也許有一天,冰箱里可以隨意的放著幾片sk-II或是其他,用起來就像喝白開水一樣平常。
可能這樣說比較物質,但就像我們希望要嘗試更好的工作、住更舒適的房子一樣,對于女生來說,化妝品、衣服這些美的形式也應該不斷的豐富和有所提升,畢竟見了更大的世面才會知道什么最適合自己。
即使吃過了山珍海味才知道自己原來最愛小籠包,那么這時候的小籠包,已經成為了自己的最愛,而不是自己有限的選擇。
那么努力吧,追求精神的豐富和物質的充盈。
去勇敢的嘗試,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東西,也許是一瓶香水,也許是一支口紅,那代表的,是另一個層面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