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男主角最親愛的女兒,最親愛的哥哥逐一喪生。他的人生一如墨菲定律,一切還可以更壞。
當厄運降臨,是有多堅強,才可以與之搏斗并且戰勝它?電影并沒有采取尼采“超人意志”的路線,它用冷峻的鏡頭逼視一個人最真實的無奈與憂傷。
在工作時,不止一次被客戶投訴;
在酒吧喝酒,常與人干架;
他并不是神經病,只是痛苦太過于強大,吞噬了他所有的清醒。
當一個人失常,忽然變得暴躁或沉默,他一定是承受了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換作是我們,未必會比他更好。不如試著以最大的敬意去懷抱與理解他。
海邊的曼徹斯特有他的千瘡百孔,也有他的甜蜜回憶。
從前,他與哥哥、侄兒在這里出海的時候,逸興飛揚,大西洋的風徐徐吹來,親切的話語也隨之鼓蕩。累了回家,總能看見老婆與女兒在那兒等候著他……
然而,回憶越是美麗,現實越是殘酷。
侄兒反復問他,你為什么不留在曼徹斯特?
他壓低了嗓子說,我沒法擺脫往事,我走不出去。
一句蒼白無力的回答,依稀有男主角心碎的聲音。
是啊!并不是所有的陰暗都能被擊潰,并不是所有的創傷都能去面對,并不一定有解脫與救贖……
世界上沒有一定的事,無常像幽靈般揮之不去。如果那些不堪,堆積成不可逾越的禁忌之地,那么,就允許自己暫時走不出去吧。留一些空隙,接納生命中的不完滿與殘缺,一如男主角接受親人的離去。
留一些空隙,讓悲傷得以釋放,也讓生命有一個休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