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沙灘上的美腿,剛剛看到朋友圈一個大美女曬得,可讓我足足“嫉妒”了好幾分鐘呢。思考了一刻,決定寫篇文章“酸”一下。
《要么讀書,要么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不知是哪位作家哪一年寫的一本書,書寫的怎么樣,我是萬萬不敢妄加評論的,不過我只知道,自從這本書的這句話火了之后,似乎更多的年輕人喜歡去旅行。
說來也怪,不知為什么,對這句360°無死角正確的話深信不疑的年輕人大有人在,看過這本書的人卻寥寥無幾。
五一去避暑山莊玩水吃西瓜,十一去三亞吹海風吃海鮮,春節去泰國看人妖,除了節假日,還是有大把的朋喜歡友抽出各種各樣的空閑時間去吃吐魯番的葡萄,去香港買化妝品,去埃及看金字塔,去日本買馬桶蓋,去巴黎游盧浮宮。每天,全世界行走的我們都能在朋友圈相遇,就像約定好的那般,想想我們那都是極守諾的呢。
在朋友圈,有人做微商被屏蔽,有人發雞湯文被屏蔽,有人天天家長里短被屏蔽,但是旅行一直以來都是正能量的代表,似乎總是值得炫耀的。
想來,對于未知的人、事、物,大家都是好奇的,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去體驗人類的智慧,去探索世界的盡頭,光是想想,就令人心馳神往呢。
誠然,出去玩這事,誰能不喜歡呢,不過算算日子,距離上次遠行也有2年的時間了。
2年前,我和一個驢友相約一起去新疆。當然,神秘的天山大峽谷讓我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南疆維吾爾族牙哈小鎮讓我體驗了一把當地的人文情懷、昆侖山腳下的和田綠洲讓我敬服生命的勃勃生機。
不過,峽谷下,同伴擋住我的去路,讓我給她來個十連拍;牙哈小鎮老板娘的那一桌子美食,同伴愣是拍了半個小時后,才讓餓的發昏我下筷子;昆侖山下的客棧里,同伴半夜搖醒我,讓我給她的朋友圈點贊。這一系列行為,讓我哭笑不得。
自這次新疆之行后,我雖然仍舊喜歡旅行,仍舊向往周游世界,但卻總有那么一絲害怕與人同行。
說實話,旅行固然是美好的,但是,旅行中的喧囂,讓我累覺不愛。
有人說,一次旅行便能看出一個人的層次。我倒是沒覺得拍照、購物、炫耀是多么敗層次的事,只是忽略了旅行中即時即刻的感受錯過了很多眼前的美食、美景、美人罷了。
對了,剛剛朋友圈的那雙美腿還是當年和我同去新疆的伙伴的,2年來,她還是不知疲倦地,國內國外,天上地下的買著、走著、拍著、秀著。
當然,很多人可能也喜歡買、拍、秀,不管怎樣,出去旅行,除了自拍桿、錢包、相機,記得帶上靈魂,去遇見當地的“美人“,去品嘗當地的美食,去感受當地的文化習俗,去融入當地的山河土地。
其實,生命本就是一場不知終點的旅行,我們一直都在路上。